收藏 分销(赏)

“老阿姨”走了,但精神永存——纪念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874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6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阿姨”走了,但精神永存——纪念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9月2日,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老阿姨”的龚全珍走了,享年100岁。龚全珍,“将军农民”甘祖昌的遗孀,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逝世,自发前去吊唁的人不计其数。在江西红莲,龚全珍和甘祖昌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如果将龚全珍老人的百岁人生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三段。嫁给甘祖昌之前的30年,与甘祖昌相濡以沫的33年,以及甘祖昌离开后的37年。难能可贵的是,她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因不凡的选择和笃定的坚守熠熠生辉,其崇高的品格和无私的情怀令人感佩。年少时,龚全珍目睹了日军的残暴和国人的悲惨,不想当亡国奴的她下定决心离开家乡。流亡辗转多省,她来到陕西城固。在这里,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毕

2、业后,她还参了军。30岁,在新疆天山脚下,龚全珍与甘祖昌喜结连理。“对生活要求不高,为理想可以贡献出一切。”共同的价值观令二人在日后的生活中高度合拍。1957年,34岁的龚全珍拖家带口,跟随甘祖昌回乡下定居。甘祖昌务农,龚全珍教书,琴瑟和鸣。为帮助乡亲致富,甘祖昌捐出了每月工资的80%,龚全珍不但毫无怨言,还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拿出来贴补。1986年,甘祖昌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惦记的仍是乡亲们的农业生产,把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分配做了交代。继承丈夫遗志,龚全珍扎根山村教育的同时,扶贫助学,经年不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过一生,这是龚全珍无悔的选择。为此,她感到心安,感到幸福。她在日记中写道:“人生,

3、各自选择自己的路。我选择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路,生活会愉快些、幸福些。”“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毋庸置疑,龚全珍是后者。庸庸碌碌是一生,轰轰烈烈也是一生。客观上,人们很难拥有轰轰烈烈的人生,但如何将平凡的人生过得有意义,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人生课题。求解这道人生课题,“老阿姨”龚全珍为后来者做了绝佳的示范。1966年,回到农村任教9年的龚全珍在日记里写道:“要像他(白求恩)那样对工作高度负责任,对同志同学无比热忱,更要学习他(白求恩)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闯出一条路来!”在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主席曾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4、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离休后,龚全珍继续发挥余热,扶贫助学,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群众。2015年,她更是郑重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只要有用就全捐。”数十年如一日,就像和煦的春风、温暖的冬阳,龚全珍用无私的爱感染身边每一个人,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最美奋斗者等光荣称号。“老阿姨”走了,但精神永存。让我们以龚全珍为榜样,降低物质欲望,提升精神追求,少谈个人利益,多谋公共福利,争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老阿姨”走了,但精神永存纪念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 本刊记者 钱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