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建“融梦课程”体系 深化融合育人特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862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融梦课程”体系 深化融合育人特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构建“融梦课程”体系 深化融合育人特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叶萍/改革创新案例培育与推广自2012年起,北京市永泰小学围绕“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成长”的办学宗旨,在“融梦共享,幸福绽放”融合教育理念引领之下,创新实践,系统构建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课程融合体系。作为该体系的核心内容,“融梦课程”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需求,立足核心素养,以“融智课程、融心课程、融爱课程”三大课程板块和“同班共读、协同式、陪读式、抽离式”四大教学方式实现整体育人,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科学、可持续的成长支持。一、融智课程:融合学科知识,让特需学生学会学习融智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阅读、信息、科技、实践、书法等10多个基础

2、学科,着眼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相结合。融智课程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以班级课堂为落脚点,重在夯实特需学生文化课基础,让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技能等进行适宜程度的习得。我们要求学科教师关注特需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因材施教,在实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础上采取知识减量、难度降低、策略调整、过程简化、形式替代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提高特需学生随班就读的适宜性和科学性。二、融心课程:融合个别训练,让特需学生补足缺陷融心课程主要应用ABA行为分析法为教学策略,以正向行为支持为切入点,以教学泛化融合为目标,开设了“粗大动作训练、精细动作训练、注意构建“融梦课程”体系深化融合育人特

3、色刘京丽【摘要】北京市永泰小学在“融梦共享,幸福绽放”融合教育理念引领之下,构建立足核心素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需求的“融梦课程”。“融梦课程”包括融智课程、融心课程、融爱课程三大板块,以帮助特需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补足缺陷、提升能力,并促进家校社融合,形成支持有力、稳定合作的融合教育共同体。【关键词】“融梦课程”;融合教育;特需学生【中图分类号】G760永泰小学学生展示班级特需同学赠送的美术作品书签59基础教育研究力训练、绘本教学、绘画社交治疗、阅读治疗、生活数学、沙盘治疗”等14项课程。功能多元的资源教室是实施融心课程的核心场域。我们着眼于特需学生康复与补偿的成长需要,依据资源教

4、室所能提供的课程资源,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从康复训练、心理健康、生活能力与习惯培养等方面入手,有计划、有目标、有策略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补偿学生缺陷与不足,开发学生潜能。近年来我们还突破传统的线下授课形式,以电话辅导课、网络直播课、录播视频课、为家长提供文本训练材料等不同形式开展特殊指导。资源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持续跟踪中对比观察,针对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支持课程;周末在收集和分析学生训练数据结果基础上,制订新一周的训练内容,使课程实施完全建立在数据循证基础上,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三、融爱课程:融家校社合力,让特需学生提升能力融爱课程立足“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共同活动、互助成

5、长”的原则,以学校为主导,融合家庭、社会两大活动场域,推动家校社的联动育人。融爱课程主要是活动课程,有3个大类。一是班校活动,包括学校阳光伙伴互助活动、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建构了联通个人与集体、课堂与课外的融合教育网络。通过融合班级中班风班训的内涵赋予、班队会的引领教育、阳光伙伴日常学习中的牵手帮扶、班级融合小岗位的责任成长、班级文化墙和主题海报的无声润泽使融合教育理念汇成校园中一股悦纳、理解、支持的力量,让特需学生享受到集体关心、伙伴相助的温暖,提升其集体生活适应能力。二是社团和实践活动。除了艺术、科技、体育等常规社团以外,学校结合特需学生发展需求和能力特点,以“尽可能包容、

6、接纳和辅助展现自我”为原则,设计了多元开放的“融梦社团”,如绘本阅读社团、瑜伽社团和运动社团等。实践活动有城市穿越、多学科融合研学实践、生活厨艺操作、科技艺术节、班级合唱节等内容,搭建起贯通校内与校外、家庭与社会的融合教育桥梁。社团和实践活动吸引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主动参与,特需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规则,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提升了社会交往和生存能力。三是家庭亲子实践活动,如“烘焙蛋糕、亲子观影、户外游园、蔬果采摘”,还有家庭生活技能指导、绘本阅读方法指导、家庭教育指导日等内容。结合讲座、培训、互动式体验、线上线下家访等多元形式,亲子实践活动实现了有效的家校协同,为特需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家庭支持。融梦课程集结了家校社共育的融合力量,形成一个支持有力、合作稳定、具有激励和促进功能的融合共同体。课程一方面聚力于特需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和社会,体验成长带来的幸福;另一方面聚心于普通学生、普特家长、社会大众的情感引导,创设普特儿童平等、尊重、和谐、共进的成长空间,让每个孩子熠熠闪光的成长梦想,都能在永泰幸福绽放!(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100085)融合教育家庭亲子综合实践活动责任编辑:叶萍/改革创新案例培育与推广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