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近郊乡镇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近郊乡镇面临征地拆迁、拆违控违、公寓楼安置、环境优化、项目建设等诸多城市发展新问题,承担了城管创建、流口管理、人口计生等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各类社会矛盾呈现出集中、高发、多元的特点,工作重心越来越倾向社会管理。
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社区体制不顺。受多头分散的管理模式的影响,社区功能扩张而相应的管理投入机制滞后。村改居社区的管理职能与城市的发展要求不够协调,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淡薄。
2、社会管理认识不高。一些干部把社会管理仅仅理解为加强社会控制,忽视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等基本任务。
3、流动人口管理困难。城郊结合部,尤其是开发热点区域,人口流动性大,居民居住不够集中,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管理跟不上,容易出现漏登、缺登、信息不详、统计失真的情况。
4、矛盾调处手段较弱。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思想仍然存在。如南坪岗乡金盾花园项目一户拆迁户,拒不拆迁导致项目搁置两年之久,依法强拆后四处上访;朝阳路建设一户拆迁户,上门做拆迁动员一年之久仍暴力抗法阻挠拆迁;还有因土地分配矛盾,多年上访市区的缠访户,都成为南坪岗乡的接访常客,限于政策和实际,只能做解释安抚工作,包保稳控不出现极端事件,毫无其他办法。
二、对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建议
1、以社区建设为依托,夯实社会管理平台。以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借鉴外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居民委员会为主体、以进入(村)居的农民群众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构建融治安信访、人口计生、低保救助、城管创建等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2、以制度改革为突破,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制度,破除农民变市民过程中的各项制度性障碍。积极探索并逐步实现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新型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将近郊农民和流动人员纳入到统一的市民公共服务管理系统之中。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中。扩大近郊农民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抓好福利院、敬老院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加快集中式公寓楼建设。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实际困难。将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逐步引向近郊农村,探索建立“大城管”机制,推进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和扩展。
3、以化解矛盾为重点,筑牢社会管理的基础。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通过打造政民互动网站、设立领导接待日、开通群众求助热线等多种形式的沟通对话平台,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涉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和调整等问题,应组织评估和听证。及时开展社会矛盾的排查、信息反馈和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