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QC.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78938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Q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Q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QC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平胜大桥体系转换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平胜大桥体系转换QC小组成立于2006年3月10日,并同时在大桥局第三工程公司工管中心登记注册。小组成员详细情况见下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职称 文化 程度 接受TQC教育时间 组内 职务 1 冯朝军 34 男 高工 本科 48小时 组长 2 邓 刚 36 男 高工 本科 48小时 副组长 3 王海峰 31 男 工程师 本科 48小时 组员 4 张立军 24 男 助工 本科 48小时 资料员 5 梅 波 27 男 助工 本科 48小时 组员 2、小组活动情况 小组自成立以来,坚持每月活动两次以上,积极解决问题,探索施工方法,积累施工经验。 二、工程简介 平胜大桥是佛山市和顺至北滘公路主干线的重要工程。主桥为独塔单跨四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跨跨径350米,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首位 。 本桥只在主跨设置吊素,顺桥向设27组吊索,吊索标准间距为12米。临近和顺岸锚跨的26#、27#吊索为单根的刚性吊索,其余25组吊索为顺桥向间距0.4米的73Φ5.1平行高强钢丝双吊索,其中最长吊索为1#吊索107.65m,最短为27#吊索2.99m。 吊索张拉是体系转换的一个部分,而体系转换则是各构件应力、应变重分配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力最大的是钢箱梁,达到160MPa;变位最大的是主缆跨中下挠7m,钢箱梁跨中上抬1米多。最终形成主缆受拉、整个主梁受压的自锚体系。 三、选题理由张拉过程中,吊索的受力远大于成桥状态受力,且四个索面共用一个主塔,任何一根吊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吊索的受力。 理由一: 吊索张拉作业面广,最多时3组吊索同步张拉,两幅桥共24根吊索要求同步,同时达到控制目标,难度巨大。 理由二: 吊索张拉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是平胜大桥的最后一道技术难关,也是本桥难度最大、目前在国内外尚无任何成熟经验可借鉴的工作,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是吊索张拉成败的关键。 理由三: 综上所述,我们QC小组选择了“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研究”为活动课题。 四、目标设定 吊索的施工受力不超过120t,同一编号吊索 不同步拉力不超过5t。 目标二 当线形达到要求时,索力误差控制在±5%以内。 目标一 五、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Ø 确定吊索张拉顺序: 负责人:邓刚 完成时间:2006年3月16~18日 小组成员运行“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并请多 名桥梁界专家列席会议,提出了以下三种张拉顺序: 1、从1#向27#顺序张拉; 2、从跨中向两侧对称张拉; 3、从27#向1#倒序张拉。 并将三种张拉顺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张拉顺序比较 序号 张拉顺序 优点 缺点 分析结论 1 顺序张拉 1、吊索与锚管交角小,不会破坏吊索。 2、便于对结构状态进行观测。 3、所用机械设备少。 当张拉完成一半吊索后,有较长梁段没有吊索支撑,梁上的轴向力相对变大 1、便于对质量的控制。 2、方便施工。 3、轴向力在安全范围内。 2 对称张拉 结构变形明显,主缆下降、主梁上升很直观 1、吊索与锚管交角大,可能会对吊索造成破坏。 2、所用机械设备较多。 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可操作性不强 3 倒序张拉 所用机械设备较少 吊索与锚管交角更大,很容易对吊索造成破坏 很难保证质量,可操作性差 经过以上分析,决定采用从1#向27#顺序张拉的方式作为平胜大桥吊索张拉的施工顺序。 Ø 确定每组吊索的张拉步骤: 负责人:王海峰 完成时间:2006年3月21~22日 考虑到吊索的施工安全系数不小于2,因此在施工 中,单根吊索的最大受力不得超过120t。若采用直接张拉到位的方法来满足设计线形时,有些吊索的施工受力就会超过120t,因此必须将这些吊索多步张拉到位。 我们采用PDPC图的方式进行分析,根据每根吊索的施工受力,确定此根吊索的张拉步骤。 13 PDPC图 体系转换开始 索夹安装 吊索安装 吊索张拉 主索鞍顶推 小于120t 大于120t并小于240t 大于240t并小于360t 控制索力 张拉方法 一步张拉到位 二步张拉到位 三步张拉到位 体系转换结束 螺栓张拉 Ø 确定张拉级数 负责人:梅波 完成时间:2006年3月25~30日 平胜大桥四个索面共用一个主塔,任何一根吊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吊索的受力。在施工过程中,同一编号的吊索张拉必须同步,因此小组研究决定采用分级张拉的方法,提出了以设计索力的10%、15%、20%为一级的三种分级方式,并列出对比表格来确定最佳分级比例。 分级对比表 序号 分级方式 优点 缺点 分析结论 1 10%一级(共10级) 划分细致,同步性强 需要回油的次数多,影响工作效率 能够很好的保证质量,但可操作性不强 2 15%一级(共7级) 同步性较强,回油次数适中 可能会超出千斤顶伸长量 能够较好的保证质量,可操作性强,若 超出伸长量则多一次回油 3 20%一级(共5级) 张拉次数少,节省工期 划分过大,同步性不强,并且会超出千斤顶伸长量。 不能很好的保证同步,可操作性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分析,小组研究决定采用第2种方案,即以设计索力的15%为一级,进行分级张拉,来保证施工的同步性。 最佳方案 平胜大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吊索张拉,采用从主塔侧的1#吊索向锚跨侧的27#吊索顺序张拉的方式,单根吊索分步、分级张拉,每级为设计索力的15%。 方案实施中可能 产生的影响因素 吊 索 张 拉 方 案 错位张拉 从1#至27#顺序张拉 吊索受力超过120t 一步、二步、三步到 位的分步张拉方式 多根吊索同时张拉 吊索受力相互影响 以设计索力的15% 为一级分级张拉 六、对策表 序号 影响因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错位张拉 按照顺序张拉 不出现跳跃张拉 从1#至27#依次张拉到设计索力 施工现场 张立军 2006年4月17日~5月20日 2 单根吊索受力 超过120t 分步张拉 单根吊索施工受力不超过120t 1、分为一步、二步、三步 张拉到位。 2、严格控制油表读数。 施工现场 张立军 2006年4月17日~5月20日 3 吊索受力 相互影响 分级张拉 同一编号吊索不同步拉力不超过5t 每一级张拉结束后,锚固并将油顶归零,等待总指挥下达张拉下一级的命令 施工现场 梅 波 2006年4月17日~5月20日 4 多根吊索 同时张拉 分别循环张拉 同时达到 指定拉力 1、先张拉短吊索,再张拉中吊索,最后张拉长吊索。 2、进行3~4次循环。 施工现场 王海峰 2006年4月30日~5月18日 七、对策的实施 按照顺序张拉 实施一 从靠近主塔侧的1#吊索向锚跨侧的27#吊索依次张 拉,并将每根吊索张拉到设计索力。 效果:现场实施后,实施情况良好。 分步张拉 实施二 1) 根据模拟运算的结果,1~7#、26#、27#这9组吊索 采用一步张拉到位;8~10#、25#这4组吊索采用二步张 拉到位;11~24#这14组吊索采用三步张拉到位。 2)将每一编号吊索张拉到位所需的步骤进行技术交底, 并以文字的形式发放给每一个管理及操作人员。 3)预先计算出每台千斤顶受力达到115t时所对应的油 表读数,以卡片的形式悬挂在油表旁边,并提醒现场技 术人员及操作人员时刻注意油表读数。 效果:体系转换过程中,没有一根吊索的施工受力达到115t,均满足吊索的施工安全系数,实施效果很好。 分级张拉 实施三 1) 每天施工前,由现场技术员按照待张拉吊索的指定拉力计算 出每一级油表读数,交给油泵操作人员,并进行现场监督。 2)每一级张拉结束后,做好临时锚固,并将千斤顶行程归零, 报告总指挥。待各组都报告后,由总指挥下达张拉下一级的命 令,如此反复。若张拉过程中某一组出现问题不能继续张拉, 则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下达全部暂停的命令,并临时 锚固。待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由总指挥下达继续张拉的命令。 效果:经现场检查,同一编号的吊索不同步拉力都没有超过5t,效果良好。 分别循环张拉 实施四 由于两幅桥同步共24根吊索要求同步张拉,同时达到控制目标,施工难度巨大,且安全隐患大。为达到这一要求,在调索过程中,先张拉短吊索,再张拉中吊索,最后张拉长吊索,每次将索力分级张拉至该步目标值。经过3~4次循环,将这一步的三组吊索张拉到该步的目标值2t以内。 2)当三组吊索受力达到该步的目标值2t以内时,同时开动24台千 斤顶,利用控制阀将油表读数控制在目标值,并持续2分钟,报告 总指挥,由总指挥下达张拉完毕的命令,关闭所有千斤顶,将吊 索锚固。 效果:现场实施后,三组吊索能够同时达到指定索力,效果很好。 在施工中我们发现,当索力达到设计吨位时,吊索的无应力 长度与设计线形存在一些误差,综合温度的影响、梁塔的实际刚度与理论值的差异以及梁塔的不断变化,决定以无应力索长控制主梁线形,并以索力作为复核,索力误差不超过±5%。 1) 将指定吊索张拉到设计索力后,进行无应力索长的复核。 若无应力索长满足设计线形要求,则无需对索力进行调整,记录每台千斤顶对应的油表读数及传感器读数;若无应力索长不满足设计线形要求,则应对索力进行微调,直到满足要求后,再记录读数。 2)将记录的读数换算成索力,与设计索力进行对比,并列出对 比表格,作为后续施工的参考数据。 效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208根吊索在无应力索长满足设计线形后,索力与设计值相差均在±4.5%以内,合格率达 100%,整体效果良好。 索力误差统计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5% 4% 3% 2% 1% 0% -1% -2% -3% -4% -5% 八、效果检查 质量效果 目标实现了! ≤120t ≤±5% ≤115t ≤±4.5% ≤5t 社会效益 我们的进步得到了业主、监理、监控单位及专家的认可和 赞同,整个施工过程不断有单位参观、学习,并有很多记者前 来采访报道,提升了企业的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 九、巩固措施 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确定了自锚式悬索桥吊 索张拉的最佳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很好 的实施。现在,吊索张拉工作已经结束了,标志着平胜 大桥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我们将吊索张拉的施工方案做了较详实的书面化, 并总结出《悬索桥吊索张拉施工工艺》(PS2006-0301), 制定了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施工的质量评定标准,为 今后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此次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 高,在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得到了增强,尤其在技术水平 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次活动的成功,坚定了我们小组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的 信念,小组决定将“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质量控制”作为小 组下一阶段的活动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