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788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黄应璐杨西玛周宵(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58)摘要为考察父母婚姻满意度、儿童安全感、儿童应对方式与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量表对利奇马台风后 852 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父母婚姻满意度可以通过儿童安全感间接地负向预测儿童 PTSS,还可以通过儿童安全感经过儿童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地负向预测儿童 PTSS。但是,父母婚姻满意度不能直接预测儿童 PTSS,也不能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地预测儿童 PTSS。结果说明,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儿童的安全感和积

2、极应对方式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关键词父母婚姻满意度,安全感,应对方式,创伤后应激症状。分类号B8441引言自然灾难会造成许多问题,如生命和人身安全威胁,以及一些心理疾病(Peek&Mileti,2002)。研究发现,经历自然灾难的幸存者经常会出现抑郁、焦虑、分离、创伤后应激症状(post-traumaticstresssymptoms,PTSS)等消极心理结果(Kopala-Sibleyetal.,2016;Pietrzaketal.,2012;Tangetal.,2010)。其中,PTSS 被认为是超强台风、飓风后幸存者常见的心理问题(Guoetal.,2016;Lenaneetal.,201

3、9)。所谓 PTSS,是指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后出现的长期持续的心理症状,具体表现在侵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负性认知和情绪改变、警觉性症状等方面(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13)。当 PTSS 持续时间超过 1 个月,引起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并且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时,就有可能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s,PTSD)。目前,有研究表明台风或飓风幸存者中 PTSD 的发生率约为 17.81%(Wangetal.,201

4、9)。Lai 等人(2015)对卡特里娜飓风后 426 名儿童的研究发现,有轻微 PTSD 的儿童占 20%,有中等水平 PTSD 的儿童占 12%。Dass-Brailsford 等人(2022)对马修飓风后海地青少年的研究发现,PTSD 的发生率为 36.4%。尽管不同研究的调查时间、研究工具和诊断标准存在差异,致使 PTSD 检出率不同,但研究都发现在台风或飓风之后的儿童青少年中,PTSD 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这也意味着 PTSS 是台风或飓风后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了明确灾后儿童 PTSS 发生率较高的原因,研究者开始关注 PTSS 的影响因素。不过,以往研究大多从受灾儿童自身的视角来考察

5、PTSS 发生的原因。实际上,在重大的自然灾难之后,不仅儿童是受灾者,其家庭也同样遭受灾难的冲击,灾后的家庭因素也可能影响儿童的创伤心理(Zhou,Huang,&Zhen,2022)。那么,哪些家庭因素可能对孩子的 PTSS 产生影响呢?在家庭系统理论看来,家庭系统包括夫妻子系统和亲子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之间都会相互作用并影响着系统中的个体。其中,夫妻子系统是维系家庭系统运行的核心要素,夫妻间的满意度被认为是家庭中的关键因素(Cox&Paley,2003)。当父母对婚姻关系不满意时,这种消极认知和情绪会溢出至亲子关系之中(Erel&Burman,1995),限制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情

6、感表达(Jacob&Johnson,1997),父母很难及时、有效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无法有效地缓冲灾难事件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甚至可能增加儿童的 PTSS(Zhouetal.,2021)。相反,对婚姻关收稿日期:202205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SH167)。通讯作者:周宵,E-mail:。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21(4):510516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DOI:10.12139/j.1672-0628.2023.04.011510系满意的父母更容易对儿童的需求做出敏感的反应(Easterbrooks&Emde,198

7、8),夫妻之间也能够协同处理儿童的问题,及时满足儿童的需要,从而有助于缓解灾后儿童的 PTSS。例如,Cheng 等人(2018)在自然灾害后进行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父母婚姻关系好的儿童比父母婚姻关系差的儿童表现出更少的 PTSS。因此,本研究假设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可以负向预测儿童的 PTSS。不过,由于从父母之间关系视角考察儿童PTSS 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父母婚姻关系会对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Cox&Paley,2003),具体表现在父母婚姻满意度越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越融洽,相互之间更加依赖和信任,这有助于

8、建立安全的家庭氛围,使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安全感。现有研究结果也表明,父母婚姻满意度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安全感(梅高兴等,2012;王旻,2021)。当儿童体验到安全时,他们将会产生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有助于儿童积极面对创伤后的自我、他人和世界,建构对创伤世界的重新解释,这些都可能会缓冲其 PTSS。实证研究也表明,安全感可以有效地降低 PTSS 的严重性(周宵等,2018)。基于此,本研究假设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可以提升儿童的安全感,从而降低儿童 PTSS 的严重性。除了安全感之外,父母婚姻满意度也可能会通 过 影 响 儿 童 的 应 对 方 式 来 间 接 预 测 儿 童 的PTSS。在父母婚姻满意

9、度高的情况下,父母对儿童的需求有着更敏感的回应,家庭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居多,有助于儿童在面对压力情境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原凯歌,刘航,2011;Kim&Kim,2009),积极调整自身的认知和行为以适应内外部环境(Lazarus&Folkman,1984)。因此,在面对创伤事件时,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减少 PTSS(Zhou,Zhen,&Wu,2022)。据此,本研究推导儿童应对方式也可能在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的论述,夫妻婚姻满意度可以通过影 响 儿 童 的 安 全 感 和 应 对 方 式 来 预 测 儿 童 的PTSS,那么儿童的安全感和应对方式之间

10、是否也存在某种关系呢?实际上,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认为(Fredrickson,2001),情绪安全感能够拓展个体的认知资源,有助于个体直面压力事件,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压力事件及其带来的影响。当个体缺乏安全感时,他们往往无法建立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更倾向于压抑个人的想法与情绪(Cummings,2011),容易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以避免为他人带来麻烦;相反,当个体具有高安全感时,他们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信任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姜圣秋等,2012;夏瑶瑶,李颐,2020),如积极寻求支持。可以说,安全感可以正向预测积极应对方式、负向预测消极应对方式。基于此,本研究推导父母

11、婚姻满意度也可能会通过儿童安全感经过儿童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路径来影响儿童的 PTSS。不过,很少有实证研究在考察父母婚姻满意度影响儿童 PTSS 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安全感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更鲜有研究考察两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关系。此外,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自我防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弱,在面临自然灾害等突发应激事件时,容易感到不安(梁一鸣等,2020),更需要家庭提供安全的环境氛围,而父母婚姻满意是营造安全家庭环境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从父母关系的视角来考察其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利奇马台风后的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来考察父母婚姻满意度、儿童安全感、儿童应对方式与儿

12、童 PTSS 之间的关系。根据家庭系统理论、情绪拓展建构模型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假设儿童的安全感和应对方式在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儿童 PTSS 之间发挥中介作用。2研究方法2.1被试台风“利奇马”过境后,于 2019 年 11 月对浙江省温岭市的 3 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866 对学生及家长作为被试,发放问卷 866 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 852 份,问卷有效率 98.4%。在儿童被试中,男生 467 人(54.8%),女生 385 人(45.2%);30 人未报告年龄;年龄范围为712 岁,平均年龄为 10.481.05 岁。在父母被试中,父亲 198 人(23.2%),

13、母亲 654 人(76.8%);142 人未报告年龄;年龄范围为 2863 岁,平均年龄为 37.964.92 岁。2.2研究工具2.2.1夫妻婚姻满意度采用 Wang 等人(1999)翻译的 ENRICH 婚姻满意度量表(Fowers&Olson,1993)对父母进行测查,第4期黄应璐等: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511考察父母的婚姻满意度情况。该量表共包含 10 个题目,采用 5 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其中有 5 个题目为反向计分题,得分越高表示夫妻婚姻满意度越好。本研究中,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8

14、3。2.2.2儿童 PTSS采用 Zhou,Zhen 和 Wu(2022)修订的 DSM-5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对儿童进行测查,评估儿童的 PTSS。共包含 20 个题目,分为四个分量表:侵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负性认知和情绪改变、警觉性症状。采用 5 点计分,“0”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儿童 PTSS 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 Cronbachs系数为 0.92。2.2.3儿童安全感采用 Quan 等人(2020)修订的安全感问卷对儿童进行测查,评估儿童的安全感。该问卷共包含10 个题目,分为生活安全感、归属感、确定控制感三个维度。均采用 5 点计分,“0”

15、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儿童安全感越好。量表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中主要考察整体安全感,总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76。2.2.4儿童应对方式采用程科等人(2013)修订的应对方式量表对儿童进行测查,评估儿童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共包含 17 个题目,分为积极认知、逃避、寻求社会支持和负向发泄四个维度,其中积极认知与寻求社会支持组成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逃避和负向发泄组成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均采用 5 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本研究中积极、消极应对分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分别为 0.93 和 0.87。2.3数据

16、处理本研究采用 SPSS26.0 和 Mplus8.3 进行数据分析。采取 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来检验是否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结果共抽取 8 个特征根大于1 的公共因子,第一个公因子解释总方差变异量为20.41%,小于 40%临界标准(周浩,龙立荣,2004),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3结果3.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对父母婚姻满意度、儿童安全感、儿童应对方式和儿童 PTSS 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 1。由表 1 可以发现,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儿童安全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 PTSS 存在显著负相关;儿童安全感与儿童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 PTS

17、S 存在显著负相关;儿童消极应对与儿童积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PTSS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1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变量MSD123451.父母婚姻满意度38.128.102.儿童安全感40.027.690.13*3.儿童积极应对28.0011.630.050.34*4.儿童消极应对19.059.140.050.010.63*5.儿童PTSS12.6213.880.08*0.35*0.040.21*6.父母性别0.060.0020.0010.010.027.儿童性别0.030.10*0.030.040.11*8.父母年龄37.964.930.070.020.030.080.0

18、49.儿童年龄10.542.920.010.010.070.08*0.05注:*p0.05,*p0.01,*p0.001,以下同。3.2中介作用检验在考察儿童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在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儿童 PTSS 之间的中介作用前,首先考察了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的直接影响。为此,本研究在控制了父母及其儿童的性别和年龄之后,建立了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儿童 PTSS 之间的直接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该直接效应模型完全拟合数据,2/df=0.00,CFI=1.00,TLI=1.00,RMSEA=0.00,SRMR=0.00。路径的结果发现,父母婚姻满意度可以边缘显著地负向预测儿童 PTSS(=0.0

19、7,512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1卷p=0.072)。在直接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将儿童的安全感和应对方式纳入到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儿童 PTSS 之间,增加了由父母婚姻满意度分别至儿童安全感和应对方式、安全感至应对方式、应对方式至儿童 PTSS 等路径,建立了最终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如图 1 所示)。在该模型中,父母的性别和年龄,以及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均作为控制变量予以控制。该模型也完全拟合数据,2/df=0.00,CFI=1.00,TLI=1.00,RMSEA=0.00,SRMR=0.00。路径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父母及其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后,父母婚姻满意度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安全感(=0.15,p0.0

20、01),但对儿童积极应对方式、儿童消极应对方式和儿童 PTSS 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0.01,p=0.753;=0.01,p=0.802;=0.02,p=0.570);儿童安全感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儿童积极应对方式(=0.34,p0.001)、负向预测儿童的PTSS(=0.31,p0.001),但对儿童消极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不显著(=0.02,p=0.599);儿童积极应对方式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儿童 PTSS(=0.13,p=0.026),儿童消极应对方式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 PTSS(=0.28,p0.001)。这些结果表明,父母婚姻满意度可以通过儿童安全感间接地负向预测儿童 PTSS,也可以

21、通过儿童安全感经儿童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地负向预测儿童 PTSS;父母婚姻满意度不能直接通过应对方式来间接预测儿童的 PTSS,也不能通过儿童的安全感经儿童的消极应对方式来预测儿童的 PTSS。父母婚姻满意度儿童安全感儿童积极应对儿童消极应对儿童 PTSS0.34*0.15*0.010.010.020.020.31*0.13*0.70*0.28*图1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儿童 PTSS 的多重中介模型注:控制变量为父母性别和年龄、儿童性别和年龄。采用偏差校正的 Bootstrap 法,抽取了 2000 样本检验再次分析上述中介作用(如表 2 所示)。结果表明,除婚姻满意度安全感PTSS 的间接路径95%

22、置信区间 0.073,0.019 和婚姻满意度安全感积极应对PTSS 的间接路径 95%置信区间0.012,0.001 不包括 0 之外,其余间接路径均包括 0,这也再次证明上述中介作用成立。表2间接效应 Bootstrap 方法估计的中介效应及 95%置信区间路径标准化的间接效应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下限上限1.婚姻满意度安全感PTSS0.0460.0730.0192.婚姻满意度积极应对PTSS0.0010.0110.0083.婚姻满意度消极应对PTSS0.0030.0250.0194.婚姻满意度安全感积极应对PTSS0.0060.0120.0015.婚姻满意度安全感消极应对PTSS0.00

23、10.0050.003此外,比较直接和间接模型得知,在引入中介变量之前,父母婚姻满意度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儿童 PTSS(=0.07)。在引入中介变量后,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的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减弱(由0.07 变为0.02),且无统计学意义(p=0.570)。不过,中介路径 1 和中介路径 4 成立(中介路径 1:=0.046,p0.01;中介路径 4:=0.006,p0.05)。由此可知,该多重中介模型为完全中介模型。4讨论研究发现,在未纳入中介变量之前,父母婚姻满意度能够直接负向影响儿童 PTSS,说明父母婚姻关系可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一致(Bokszczan

24、in,2008;Chengetal.,2018;Dekel&Monson,2010)。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支持了家庭系统理论,肯定了父母婚姻关系在家庭系统中的重要作用(Cox&Paley,2003),说明重大灾难后,良好的父母婚姻关系对儿童创伤心理问题起到保护作用。实际上,良好的夫妻满意度使得 家 庭 氛 围 更 加 温 暖、家 庭 成 员 相 互 依 赖,能够使儿童的需求及时得到满足(Easterbrooks&Emde,1988),从而可以缓冲儿童的 PTSS。这进一步说明,重大灾后儿童创伤心理干预也应该关注其家庭。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入手开展心理干预,第4期黄应璐等: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

25、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51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缓解儿童的创伤心理问题。在纳入儿童的安全感和应对方式之后,发现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可以通过儿童的安全感影响儿童的 PTSS。父母婚姻满意度高的家庭中,儿童的成长环境会更加温暖和具有凝聚力,他们很少会遭受家庭因素带来的恐惧和威胁,家庭氛围是稳定和安全的(Tsaietal.,2018)。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儿童会体验到更多的心理安全感(梅高兴等,2012)。这会使得儿童对自己和他人都充满信任(刘玲爽等,2009),有助于其获得别人更多的帮助,从他人的视角来应对灾难事件,从而可以缓解灾难对其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 PTSS 的严重性。此外,

26、安全感的增加也有助于个体获得更多的控制感,激发个体主动地去应对创伤经历及其相关情绪,也有助于缓解其 PTSS。需要注意的是,在父母的婚姻满意提升儿童的安全感之后,儿童可能会对自我、他人和世界抱有积极的认知,这有助于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积极看待问题,从而增加了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有助于缓解他们的PTSS 症状(Kishoreetal.,2008)。本研究发现,父母婚姻满意度能够通过儿童安全感经儿童积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间接影响儿童 PTSS。本研究发现,父母婚姻满意度并未通过儿童安全感经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儿童的 PTSS。一个直接的解释是儿童的安全感对其消极应对

27、方式没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这与本研究假设不同。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积极和消极应对都是灾后儿童常见的应对方式,他们也可能在寻求他人帮助的同时,负向发泄自己的情绪。当安全感提升之后,儿童可能会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非消极应对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消极应对方式就不存在。因此,儿童的安全感对其消极应对没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不过,儿童的消极应对方式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儿童的 PTSS,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McGregoretal.,2015;Pinaetal.,2008;Stallardetal.,2001)。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导致心理控制讽刺加工(ironicproces

28、sesofmentalcontrol),使得负性情绪和痛苦经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加重(Wegner,1994),反而加剧了儿童的 PTSS(王龙等,2011)。另一个可能是,消极应对方式中的逃避与负向发泄本就与 PTSS 症状存在一定的重叠之处,两者都包含相似的行为和认知,因而消极应对方式能够增加 PTSS 产生的可能性(Lenguaetal.,2006)。此外,研究也没有发现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可以通过儿童积极/消极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PTSS。一个直接的原因在于,父母的婚姻满意度不能直接显著地预测儿童的应对方式。本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婚姻满意度主要在于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关系氛围,

29、它能够提升儿童的安全感,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达到缓解心理问题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心理问题可以被动地缓解,他们不需要主动采取应对方式来应对创伤经历,就可以实现缓解心理问题的目的。因此,父母婚姻满意度不会对儿童的应对方式发挥直接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灾后儿童 PTSS 的干预,需要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出发,构建良好的父母关系,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才能提升儿童的安全感,促使其积极应对,从而缓解其 PTSS。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采用横断研究方式,无法探讨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第二,研究选取了父母中的一方评估其婚姻满意度,没有全面评估父母双方的婚姻满意度情况,未来可以就此进行深入

30、研究,考察父母双方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心理影响的差异,或者探究在父母一方婚姻满意度影响儿童创伤心理的过程中,另一方婚姻满意度的作用。5结论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 PTSS 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儿童的安全感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参考文献程科,周宵,陈秋燕,张晨光,伍新春.(2013).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9(6),649656.姜圣秋,谭千保,黎芳.(2012).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3),385387.梁一鸣,郑昊,刘正奎.(2020).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网络演化.心理学报,52(

31、11),13011315.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邓丽俐,雷丹,刘红梅.(2009).512 地震灾民安全感与 PTSD 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17(3),547550.梅高兴,潘运,赵守盈.(2012).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特点现状调查.中国特殊教育,(6),6368,10.514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1卷王龙,陈纬,张兴利,施建农.(2011).应对方式在震后青少年人格特质与PTSD 症状间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1),8991,95.王旻.(2021).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安全感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夏瑶瑶,李颐.(2020).大学生安全感、存在焦虑感及

32、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8(11),17281732.原凯歌,刘航.(2011).大学生家庭环境、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3),361363.周浩,龙立荣.(2004).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12(6),942950.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2018).青少年重复创伤暴露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安全感与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4(1),9097.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

33、 mental disorders:DSM-5(5th ed.).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Bokszczanin,A.(2008).Parentalsupport,familyconflict,andoverprotectiveness:PredictingPTSDsymptomlevelsofadolescents28months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Anxiety,Stress,&Coping,21(4),325335.Cheng,J.,Liang,Y.M.,Fu,L.,&Liu,Z.K.(20

34、18).PosttraumaticstressanddepressivesymptomsinchildrenaftertheWenchuanearthquake.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9(S2),1472992.Cox,M.J.,&Paley,B.(2003).Understandingfamiliesassystems.Current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2(5),193196.Cummings,J.(2011).Sharing a traumatic event:The experi

35、ence of thelistenerandthestorytellerwithinthedyad.Nursing Research,60(6),386392.Dass-Brailsford,P.,Thomley,R.S.H.,Jain,D.,&Jarrett,E.S.(2022).ThementalhealthconsequencesofhurricaneMatthewonHaitianchildrenand youth: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Child&AdolescentTrauma,15(3),899909.Dekel,R.,&Monson,C

36、.M.(2010).Military-relate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andfamilyrelations:Currentknowledgeandfuturedirections.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15(4),303309.Easterbrooks,M.A.,&Emde,R.N.(1988).Marital and parent-childrelationships:Theroleofaffectinthefamilysystem.InR.A.Hinde&J.Stevenson-Hinde(Eds.),Rela

37、tionships within families:Mutualinfluences(pp.83103).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Erel,O.,&Burman,B.(1995).Interrelatedness of marital relations andparent-childrelations:Ameta-analyticre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118(1),108132.Fowers,B.J.,&Olson,D.H.(1993).ENRICHMaritalSatisfactionScale:Abriefrese

38、archandclinicaltool.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7(2),176185.Fredrickson,B.L.(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56(3),218226.Guo,J.C.,Tian,Z.L.,Wang,X.D.,Guo,M.,Li,M.Y.W.,Gao,Y.S.,.You,L.(2016).Post-traum

39、aticstressdisorderaftertyphoondisaster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latelet 5-HT concentrations.Asian Pacific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9(9),913915.Jacob,T.,&Johnson,S.L.(1997).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mongdepressedfathersandmothers:Impactonchildfunctioning.Journal ofFamily Psychology,11(4),391409.Ki

40、m,H,K.,&Kim,Y.H.(2009).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familyemotionalenvironment,maternaldisciplinestyle,&schoolchildrensemotional regulation.Journal of Korean Home ManagementAssociation,27(3),145158.Kishore,V.,Theall,K.P.,Robinson,W.,Pichon,J.,Scribner,R.,Roberson,E.,&Johnson,S.(2008).Resource loss,co

41、ping,alcohol use,andposttraumaticstresssymptomsamongsurvivorsofHurricaneKatrina:Across-sectional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3(6),345357.Kopala-Sibley,D.C.,Danzig,A.P.,Kotov,R.,Bromet,E.J.,Carlson,G.A.,Olino,T.M.,.Klein,D.N.(2016).Negativeemotionalityanditsfacetsmoderatetheeffectsofex

42、posuretoHurricaneSandyonchildrenspostdisasterdepressionandanxietysymptoms.Journal of AbnormalPsychology,125(4),471481.Lai,B.S.,Kelley,M.L.,Harrison,K.M.,Thompson,J.E.,&Self-Brown,S.(2015).Posttraumatic stress,anxiety,and depression symptomsamong children after hurricane Katrina:A latent profile anal

43、ysis.Journal of Child&Family Studies,24(5),12621270.Lazarus,R.S.,&Folkman,S.(1984).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NewYork:Springer.Lenane,Z.,Peacock,E.,Joyce,C.,Frohlich,E.D.,Re,R.N.,Muntner,P.,&Krousel-Wood,M.(2019).Association of 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symptoms following Hurricane Katrina with

44、 incidentcardiovasculardiseaseeventsamongolderadultswithhypertens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7(3),310321.Lengua,L.J.,Long,A.C.,&Meltzoff,A.N.(2006).Pre-attackstress-load,appraisals,and coping i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the 9/11 terroristattack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

45、ychiatry,47(12),12191227.McGregor,L.S.,Melvin,G.A.,&Newman,L.K.(2015).Familialseparations,coping styles,and PTSD symptomatology in resettledrefugeeyouth.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3(6),431438.第4期黄应璐等: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安全感与应对方式的作用515Peek,L.A.,&Mileti,D.S.(2002).The history and fut

46、ure of disasterresearch.In R.B.Bechtel&A.Churchman(Eds.),Handbook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pp.511524).NewYork:JohnWiley&Sons.Pietrzak,R.H.,Tracy,M.,Galea,S.,Kilpatrick,D.G.,Ruggiero,K.J.,Hamblen,J.L.,.Norris,F.H.(2012).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disaster:Prevalence and longitudinal course of mental

47、disordersfollowinghurricaneIke.PLoS One,7(6),e38964.Pina,A.A.,Villalta,I.K.,Ortiz,C.D.,Gottschall,A.C.,Costa,N.M.,&Weems,C.F.(2008).Social support,discrimination,and coping as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in youth survivors ofHurricaneKatrina.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Adolescent Psych

48、ology,37(3),564574.Quan,L.J.,Zhen,R.,Yao,B.X.,&Zhou,X.(2020).Traumaticexposure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flood victims:Testing amultiple mediating model.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5(3),283297.Stallard,P.,Velleman,R.,Langsford,J.,&Baldwin,S.(2001).Copingand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ch

49、ildren involved in road traffic accidents.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40(2),197208.Tang,T.C.,Yen,C.F.,Cheng,C.P.,Yang,P.C.,Chen,C.S.,Yang,R.C.,.Yu,H.S.(2010).Suicideriskanditscorrelateinadolescentswho experienced typhoon-induced mudslides:A structural equationmodel.Depression and Anxiety,

50、27(12),11431148.Tsai,K.M.,Dahl,R.E.,Irwin,M.R.,Bower,J.E.,McCreath,H.,Seeman,T.E.,.Fuligni,A.J.(2018).Therolesofparentalsupportandfamilystressinadolescentsleep.Child Development,89(5),15771588.Wang,X.D.,Wang,X.L.,&Ma,H.(1999).Manualofmentalhealthratingscale.Chines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13(1),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