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活中存在摩擦力。2.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 运用互联网开展有关摩擦力的专题讨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二、教学重点知道摩擦力,并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通过交流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知道摩擦力存在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活动的能力。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任务驱动页图片、生活中的摩擦实例视频;儿童玩具车车轮、活动表格、砂纸、卡片、等材料。六、
2、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很光滑的路面上行走,行人是很容易滑倒的,如果地面被水弄湿了,那就更容易滑倒了。这课的任务驱动页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展开了有关的讨论。图中反映了波波不小心在光滑的地面上滑倒了,彬彬扶起波波说:“你要是走在地毯上就不容易滑倒了!”贝贝说:“为什么走在地毯上就不容易滑倒呢?”这正是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1展示课本教科书任务驱动页。2问题图上有两组同学,你们说说为什么男同学会摔倒?3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今天要探究的内容。二、活动一:拖人游戏的奥秘玩过拖人游戏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粗糙的地面上拖人时,我们会感到很费力;如果在光滑的地面上拖人,情况就大为
3、不同了,你会感到轻松很多;如果要拖的同伴是坐在一部滑板车上,那就更轻松了,只要我们稍为用力,同伴就能给你拖动。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是熟悉的,但是对这种现象的了解就不一定清楚了。我们让学生重温这些活动,通过这几个不同类型的拖人游戏,去感觉拖人时需要的力有多大,发现问题,与同学讨论和交流,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解释这些现象,使学生初步形成摩擦力这种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指导学生做活动。在活动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1)在不同的路面上拖动相同的同学时,所需的力有什么不同?这里所指的“不同的路面”,是指路面的光滑程度不同。如果在光滑程度不同的路面上拖动同一个同学
4、时,所需的力是不同的。在光滑的路面上拖人,所用的力就小;在粗糙的路面上拖动同一个人,所用的力就要大多了。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相互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2)在相同的路面上拖动不同的同学时,所需的力有什么不同?这里谈到的“不同的同学”,是指同学的体重不同。在同样的路面上拖动同学,如果被拖的同学体重轻,拖动时所需的力就小,被拖的同学体重大,拖动时所需的力就要大。所以说,摩擦力的大小不单与物体间的相互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而且还与被拖动物体的轻重有关。(3)在光滑的路面上,直接拖动同学与拖动坐在滑板车上的同学,所需的力有什么不同?“直接拖动”是指同学两脚直接踏在地面上,拖人时,
5、同学的鞋与地面上直接摩擦,属于滑动摩擦;“坐在滑板车上”是指同学坐在滑板车上,拖动时是滑板车的车轮在地面滚动,属于滚动摩擦。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引申的问题摩擦力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人能够行走吗?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1谈话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和图片三。这三组同学同样是玩拖人游戏,有什么样区别?进行课堂的课室外实验活动所需要注意的事项。2目的学生在玩拖人游戏这样容易出现许多突发现象的实验内容是很容易出现意外的,教师应就此项活动重申安全的重要性。3活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注意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和拖人时,有不同地面的区别的感觉记录。4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5目
6、的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活动进行语言表达,促进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上升为科学概念。6小结播放摩擦力视频 ,了解摩擦力的知识。三、活动二: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都很多,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就不难发现很多关于摩擦力的事例。在教材中仅列举了生活中的六个例子,其目的是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思考生活中的现象。这些例子分别是:(1)为琴弓上松香(增大摩擦力);(2)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增大摩擦力);(3)为自行车链条上润滑油(减小摩擦力);(4)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增大摩擦力);(5)滑雪用的雪橇底(减小摩擦力);(6)运动鞋底的花纹(增大摩擦力)。这里主要是研究摩
7、擦力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教材通过六幅小图说明了摩擦力有时有害,必须尽量减小;可是有时又很有必要,必须想法子使它增大。如小提琴的弓与弦如果没有了松香来增大摩擦力,小提琴就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声;自行车的车闸与车轮之间如果没有摩擦力,自行车遇到危险时就无法停下来;如果自行车的链条没有润滑油润滑,我们骑车就会感到很费劲;我们的鞋底、汽车轮胎与地面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人和车辆就无法行走;雪橇的底部做得很光滑,主要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引申的问题摩擦力到底有利还是有害?1媒体出示五个摩擦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的图片。2问题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哪些例子是增大了摩擦力?哪些是减少摩擦力?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物体要增大摩擦力?有的去要减少呢?3媒体播放滑雪视频 ,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4目的除了书上的例子外,我们身边其实还有许多运用了摩托车擦力的地方,让孩子们知道,科学知识的应用于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是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