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草莓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 1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枝柯( ) 生意盎( )然 酣( )然 沁( )人心脾sho( )华 荒( )dn zhu( )( )不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宛然 没精打彩 渴睡 野草荒藤B 惦记 英雄倍出 婀娜 绿草成荫C 羞涩 一泓清泉 朗照 急于求成D 落寞 夏始春余 清淅 心神恍惚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A. 季节更替,生命变换,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B. 它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C. 那时,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 D. 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4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成语:A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 )B豪华美丽
2、,有气派。 ( )C形容遇事镇定,毫不慌张。 ( )D没有任何反应。 (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 D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与语言不一样。( )6以下各句不是比喻句的选项是:().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
3、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 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7一般情况下,散文可分为散文和散文。本文属于散文。借助草莓抒发了。8走近作者本文作者是,(国家)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有、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
4、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二、课内阅读草莓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桷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
5、。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
6、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不有一天,也许两天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
7、青年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1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8、(1)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答:(2)从行文思路看,本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2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3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C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4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答:“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5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六月的气息”指的
9、是什么? 答: 三、类文阅读石缝间的生命(1)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2)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3)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顽强的生命。(4)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有多么艰难;更有的,
10、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5)或者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他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
11、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6)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苍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的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的,旋转的,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
12、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莽,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扎过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象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的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7)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发之日的黑暗。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
13、婪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有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在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8)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惶恐不安。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
14、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1. 文中的第2段中写道:“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它们“指的是什么?“严峻”是指什么而言?2. 文章第(5)段中写道:“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请简要说明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或看法。3. (1)填空:文章前六段的陈述对象可以归纳为“石缝间的生命”,文章最后两段的陈述对象则是: (2)文章最后两段文字之间于全篇有什么意义?请具体回答。四、中考链接(2009年河北)昙花终于怒放我爱昙花。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
15、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
16、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
17、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罢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我爱昙花。 (选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1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 高兴极了 2.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答: 3选文第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 4.选文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5.作者从昙
18、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 1【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答案】k ng hn qn 韶 诞 惴惴2C(A、采 B、辈、 茵 D、 晰)3【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 “更替”关键在一个” 更”,更换,替换.人员更替.而”变换”是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换位置,变换手法. 【答案与提示】A。4A、与日俱增 B、富丽堂皇 C 、泰然处之 D、 无动于衷5A、比喻 B、比喻 拟人 C、夸张 D、设问)6【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比喻句知识的把握. 比喻句的构成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两种事物,二是这两种事物必须有相
19、似点,三是这两种事物必须是不同类的.【答案】。 7【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有关散文的知识,以及对本文主旨的了解.【答案】抒情(叙事)叙事(抒情)抒情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8【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情况.【答案】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
20、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二、课内阅读1【思路解析】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答案】(1)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2)铺垫。 2【思路解析】抓住“季节更替”,找出过渡句。【答案】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3【思路解析】理解本义与比喻义的区别。【答案】D4【思路解析】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含义。【答案】青春的心性和容颜(意思对即可);成年期的思想和情感(或“成年期成熟的思虑的大厦的落成”5【思路解析】要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答案】青春年华(或“妙龄十
21、八的馨香”)。 三、类文阅读1.(1)它们是指那些无人采撷有被不定的风洒落到海角天涯的种子。(2)这些种子必须自己去寻找赖以生存的土壤。2. 生命被环境规定着、改变着,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生物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并发挥自身潜能,方可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是有道理的。3. (1)“一切生命” (2)最后两段将自然现象的启示扩展到人类生活。这样,石逢间生命的象征意义便显现出来,它是困厄中人生的象征,它那顽强、坚韧的生存意识和敢于战胜困难的作为是人生的榜样。有了这两段,作品主题便升华为对自强不息的生命力的感慨,对壮丽人生的礼赞。四、中考链接1有点心急 心情淡然 欢喜欲狂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3第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4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5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