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71333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历史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主要讲述自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发展的等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二、 完成课后习题二、 教学课题 本节课主要讲述自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发展的等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学习来说,

2、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本单元中,它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 教材分析通过引导学生看图片、动脑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最后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

3、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百度搜索】中国政区地图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的话,这堂课无疑就成功一半了。为了达到这样目的,我决定,创设情景,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展示中国地图,向学生明确中国地理南北划分的界线,并请学生选择他们愿意居住在南方还是愿意居住在北方,说出原因。按情理来说,学生的回答是偏向于南方的,我就可以总结出人口的迁移相关的各种因素(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等

4、,同时亦为后面对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的人口流动原因分析作铺垫),而更明确现在的经济重心在南方,但是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接着再抛出一个问题:经济重心什么会南移呢?它又是什么时候南移的呢?这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2、 层层设疑,透析难点、重点【百度文库】唐宋经济实力比较研究请学生讨论分析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的人口流动当中的共同特点(在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一般都能够得由北向南迁移,均发生在北方战乱频繁,自然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等共同特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基础上,很容易的学生就可以得出南方自然相对应的社会战乱少,安定、自然环境优越的结论。接着教师再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5、南迁的人口给南方会带什么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可以得出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技术、资金、文化等等,那么到此时,学生就相当轻松地获得了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解决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解决“经济重心南移是由量变到质变结果,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难点,我选择了从学生最熟悉的学习中例子作为类比,那就是在学习成绩落后于别人的情况下如何超越。由此类比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过程,并且要在速度上,技术的进步,生产总量的超越才算完成南移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到了这里第二个难点得到解决。为了解决“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这一重心,我又在上一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提出“既然说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过程,那么它在时

6、候完成呢?”请你以事实作出说明”,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学生分小组探究,再上台进行演讲、演示,完成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的内容。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完成这一部。然后我再进行小结,明确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的表现,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令学生最后得出经济重点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这样的结论。3、知识迁移,能力开拓。与学生共同总结影响经济发因素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开展 “我为西部开发献一计”拓展活动,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并在全面认识历史面貌中得到较全面的引导,同时亦是对课文的小结。【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宋代货郎图,设问:这幅

7、图片反映了什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南方农业的发展展示耕获图,设问: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展示水稻图片,设问:居宋朝粮食产量首位的是什么作物? 从越南引进新的水稻品种是?动画展示棉花种植范围图,让学生了解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展示茶园图片,让学生了解茶树种植情况。【百度图片】江南茶园打出“苏湖熟,天下足”农谚,设问:这句农谚是什么意思?展示耕获图。动脑筋:仔细观察右图,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展示丝织品、棉纺、瓷器图片,让学生了解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指

8、导学生自学。动脑筋:左图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南方商业的繁荣展示宋代城市商业区图片和泉州清真寺图片,引导学生自学。【百度百科】泉州清真寺动脑筋: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什么?情景再现:让学生模仿一个商人带着铜钱的四川经商行。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为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打基础。小结开始于唐朝的经济重心转移是何时完成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六、 教学

9、反思1、导入比较成功。先让学生观察今天的中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根据平时的了解指出今天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然后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大都位于南方,那南方自古是这样发达吗?以此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南方情况的好奇。然后给出两则史料:司马迁史记笔下西汉时的江南景象,宋朝宋书中描绘的江南景象,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本课。我认为对于古代经济史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讲起,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而这确实达到了一个很好的预想效果。 2、对经济史内容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步步深入。我的教学

10、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再次阐释南移的具体表现,第三步依据农业、手工业、商业这三方面带领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既起到了导入每个主题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一节课下来,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利于对繁杂而又不熟悉的经济史内容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而课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这一设计思路得到学生的肯定。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 学校:青州市郑母初中 姓名: 张希光 职称:一级教师 电话: 13668669073 电子邮件:zhangxiguang888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郑母初中 QQ:648756359张希光,男,一级教师,毕业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擅长网络互联技术,对计算机编程语言有一定的研究,现致力于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研究,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