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的设置,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欣赏宋代经济成就,体验中国古代的高度繁荣从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在师生和谐共处的氛围中达到获得知识和愉悦情感的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在体验中国古代的经济繁荣中增加民族自豪感并进而形成民族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古今经济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关注生活、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阅读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识图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么,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板书课题: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现在大家跟随老师穿越时空,回到宋朝,看一看,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到古代经济,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来学习呢?
生:农业、手工业、商业。
师:在中国古代,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南方农业的发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农业发展的表现:(板书)
1、水稻产量居首位;2、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3、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师:江南农业有很大发展。无论农作物的水稻种植,还是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栽培,它的发展都远远超过北方。
(过渡)师:南方农业的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直接推动了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展示经济重心南移图,看图分析:以四川的丝织品、哥窑 景德镇的瓷器、广州 泉州的造船业为代表的两宋手工业的发展。(学生划经济地图)
那么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有哪些呢?
生:纺织、制瓷、造船等。
师:结合课文,同学们总结一下:宋代南方手工业发展的表现?(读教材57页并结合所发图片)
生:
(板书)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
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江南制瓷业中心;景德镇(瓷都)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师:沉没的是历史,但湮灭不了的是辉煌。如此大型的结构坚固的货船在同时期的世界各国都是没有的,证明中国的造船业居世界之首。(板书: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师: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增多了,必然推动商业繁荣。
商业的繁荣有哪些表现?
生: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繁荣:南宋的都城临安繁荣程度远超北宋时的开封
2、 海外贸易发展: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泉州和广州是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强管理。
3、货币制度变化: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对照宋代海外贸易图,共同学习宋代对外贸易的状况:找出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对外贸易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市舶司是怎样的机构?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是一种什么政策?)
生:(略)
师:无论从人口、商业经营的时间范围、商品的品种数量,杭州的繁荣都是北方的城市所无法比的。其实宋代的商业繁荣不只局限在大都市,它还进一步向城镇和乡村延伸。展示《宋代货郎图》看着他的商品如此丰富。
师:两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繁荣时期,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使货币发生了一次飞跃性的变化,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动脑筋:
1、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时间、哪一地区?
2、想一想,为什么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四川地区?
3、纸币与金属货相比有哪些优点?
生:(略)
师:总之,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宋代商业繁荣的突出表现。
现在大家共同总结一下: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看两个地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略)
说明南方的经济发展已全面超过北方。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南宋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师:经济重心的概念:
那么,“南移”具体指什么?中国原来的经济重心在哪里呢?
生:在北方 ; 在黄河流域
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从远古到西晋,北方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从西晋末年起,由于北方的战乱、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北方人的南迁等诸多因素,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历经隋、唐、五代漫长的历史过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此后,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
师: 为什么经济重心会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我们可以从那几个角度来思考?(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劳动力;国家政策等)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安定。
2、经济因素: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3、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好,适宜农业发展。
4、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生:(略)
师:同学们,对古代经济史的学习,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在克服困难,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开拓创新,这一切在今天乃至未来的经济建设中,都将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训练题:(见单)
拓展问题:假如你是国家的主席,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 重视发展经济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 重视对外贸易
(1)海外贸易。
(2)市舶司。
(3)外贸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重要来源。
(4)宋代海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