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阅读素养进阶——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98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阅读素养进阶——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阅读素养进阶——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阅读素养进阶——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8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阅读素养进阶高考在线以2 0 2 3 年新高考语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O江苏/王春迪摘要:语文阅读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知识积累、能力训导、素养培养的递进阅读思维。近几年高考试题注重以教材为本,注重“教”“学”“评”三者目标一致,真正落实语文立德树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以2 0 2 3 年新高考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从教材、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建构“教一一学一一评”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阅读素养阅读素养是阅读个体为了增长知识、发展潜能,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地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理解、运用、反思和交流。强

2、化“教学评一体化”,创设高质量的思维情境和问题,不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阅读素养的提升。结合2 0 2 3 年新高考语文I卷文学类阅读,谈一谈命题特点以及有效落实“教考评一体化”的具体措施。一、2 0 2 3 年新高考语文1 卷文学类阅读命题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试题创新性和开放性,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新知、传承传统的同时,提升思想认识和审美修养。2 0 2 3 年新高考语文I卷给儿子以插队生活为题材,细致人微地描写了农村的风物,多角度地观察人生百态。命题上看呈现朗朗的诵读中,在情感的体悟中与诗人产生跨越千年的

3、共鸣,真正爱上诗歌,爱上中华文化。参考文献:1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2 0.2常风媛.文本初见美丽无限一一谈中学生阅读初感的价值 J.语文新读写,2 0 2 1(4).3郑毅.新诗审美教学的四个阶段一一以统编-6-出以下特点:(1)打破文体局限:小说以书信体呈现,情感真挚、表达淋漓尽致,可以看作一篇优美的小说,也可以视为一篇诗情画意的散文;(2)选材多元化:新高考卷文学文本选材多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革命文化、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3)命题反套路化:命题打破传统单一“赏析题”“手法题”等固定模式,注重依文设题、问法陌生。(

4、4)教考衔接化:注重以“课内文本”为纲,以“课外拓展”为线,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真正让教材成为教学之本,阅读之源。二、“教学评一体化”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基于上述命题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教一学一一评”一体化的方式,即是教师树立“求本固元”意识,以素养发展为本,紧扣教材,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运用标准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3(2).【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实践研究一一以临夏回民中学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20)GHB2404)“核心素养视域下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阅

5、读教学评价实践研究一以临夏回民中学为例”作者简介:汪作霞(1 9 7 8 一),女,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友高考在线维性、主体多级性、方式多元化,形成育人合问题,考生可以聚焦关键词,选择小切口,引发力,真正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对“未来”“回忆”“成长”主题的思考,做到“立(一)用好统编教材,落实基础阅读必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考生也可以紧扣知识“河流”,运用意象分析法,梳理出相关文段,进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为单元,而分析意象背后的深层内涵。总之,考生需要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优化单元内部结构,强化在平时的阅读中丰富经验,积累基础阅读相关语言建

6、构与运用。主编温儒敏教授强调:“统编的知识,领悟作品创作和鉴赏的规律,提升阅教材最大好处就是统一了版本,教材成为了教读审美情趣。考的指南针。”由此可见,统编版语文教材成为其次,注重隐性关联,强化知识衍生。高“教一一考一评”的有效中介,确保不同地区、考题不是对教材简单的翻版,更不是对经典试不同教学方式统一测评的可信度和有效度。随题的嫁接。相当数量的高考试题“源于课本,着新高考卷的应用,文学类阅读文本无论是选又高于课本”,是对教材的综合、变形、改造。在材还是命题都呼应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这考场上,考生往往看到文本或者考题有“似曾有助于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新课标”、“教学”相识又不认识”之感。这

7、就需要教师在平时阅与“评价”之间的关系。读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的隐藏信息,注重隐性首先,注重显性关联,强化知识积累。文关联,强化评价与教学之间“神似形异”,真正学类文本在材料的选择和设问指向、描述、解做到“读一篇”“通一类”。比如,2 0 2 3 年新高答上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夯实基考语文I卷给儿子从选材上看属于“中国当础,探求课本“根源”,可以明确阅读教学“教什代小说”,此类文学题材在统编版教材中不止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等等问题,次出现,文本特点又与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规范阅读教学的方向。比如,2 0 2 3 年新高考语元第七课的哲理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相文I卷给儿

8、子一文的第9 题为: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整体梳理、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整合、归纳,让其成为学本和考本。以统编版高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中语文教材为例,围绕现当代革命文学题材,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教师可以梳理出百合花党费荷花淀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等战争题材小说,还可以整合出反对党八股通读题干,学生可以联系统编教材必修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论说文。立足教材的单(上)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任务,以文本元主题,关注“这一篇”的时代背景、艺术形象、为抓手,明确“写文学评论”的相关要素,进而写作特色等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按照巧

9、选角度,进行写作。具体为:(1)人乎其内,时间线索、历史进程建构不同篇目之间的联出乎其外。初步概括,总体把握一一抓住特系,进而真正认识不同历史时期典型作品的意色,形成观点一一全面认识,准确判断。(2)选蕴,体悟革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连续性准角度,巧定小题。选择文本手法、内容、思想和时代性。等一个角度进行评析,做到立意精准、选题精(二)注重教学方式,形成关键层阅读结构妙。(3)观点鲜明,视角新颖。文学评论关键认知在“评”,关注命题要求,确定评论重点。在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改变育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切实可行的人的方式,将育人评价纳人教学体系,实现指导,使学生真正掌握完成该类学

10、习任务的关教一一学一一评有机融合。”长期的应试教键点,才能在考场上做到有的放矢。围绕上述育造成教与学“两张皮”,教与评“二元分离”。谨文教学友-7-2023/082023/08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命题从知识覆盖转为知识应用,从机械刷题转向思维训练。基于此,“教学评一体化”成为新型课堂模式和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方式。首先,创设阅读情境,培养综合素养。“情境”是指为了解决特定的任务而创设的一定的学习场域。离开特定“情境”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孤立了知识和能力,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基于此,高考试题往往会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的任务为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比如,2 0 2 3 年新高考语文

11、I卷文学类第8 题:“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上述题目延续了2 0 2 2 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的主观题命题方式: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您您”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感的由来。可见,两道题都要求考生结合真实的语言情境进行独立思考。作为一篇书信体,关注作者身份和读者对象应该是深度阅读的关键。具体为:(1)从“父亲”的角度,期望儿子接受劳动教育和身心的磨砺。(2)从“儿子”的角度,劳动之余,感受乡村田野生活愉悦。(3)从“文本”整体内容角度,体悟大自然的仁慈和宽厚,滋养生命的延续。由此可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

12、文本的特色,在情境中阅读,培养学生“以文答题”的习惯。其次,依据情境任务,精准审答。命题材料既要保持文本独有的特色,还要为做题服高考在线务。因此,在文本信息中,命题者往往有意识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关键词。比如,2 0 2 3 年新高考语文文I卷文学类阅读第6 题和第7 题设置了选择题,考查考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仔细阅读问题情境,考生会多或少地提取出相关暗示信息。如,第7 题选项指向文本情感主旨,四个选项意在表达“父亲希望儿子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人生的阅历和经验,从而沉淀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稳重成熟。”由此,面对考场陌生化的文法,考生需要抓住问题情境,找出关键词,一层一层地解开试题

13、“面纱”。总之,“教”是以教师着眼于学科核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下的实践活动;“评”是将教学评价有机整合到教与学之中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理顺“教”“学”“评”三者间的关系,以学定教,以学定评,为学而教,为学而评,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2 0.2吴欣歆.整合教材学习资源,落实革命传统作品教学 J.语文建设,2 0 2 1(6).3但武刚,肖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一评”一体化体系的建构 J.基础教育课程,2 0 2 3(5).4杨爱华.阅读测评: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辽宁教育,2 0 2 3(9)作者简介:王春迪(1 9 8 3 一),男,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著作权使用说明本刊为学术期刊,已许可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等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同意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本刊编辑部2023年8 月-8-语文教学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