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教版品德与社会长江两岸是家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长江两岸是家乡。学情分析中年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正处于一个范围急剧扩大的阶段,他们对外界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但面对大量的信息又不知如何选取。对于他们来说,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基本的至关重要的“看家本领”。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习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风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
2、学难点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本课信息含量大,知识内容深,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教师、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来补充教材内容,以达到学习目的。如何避免课堂成为信息泛滥的海洋,如何避免学生发言成为照本宣科的念资料,如何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如何最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是教师要精心预设的。设计思路1贴近学生生活,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
3、,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2课前调查,让学生提高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们应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针对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3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活动。活动中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非常重要,要作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家乡从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家乡环境和资源的意识。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认识地图图例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风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
4、重点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风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湖北省水域,三峡工程,湖北省物产和风俗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与湖北省水域,三峡工程,家乡物产和风俗的相关的资料(图片、文字,有关调查表格及实物)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0-P41页内容,话题为“家乡的水”。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2-P44页内容,话题为“高峡出平湖”。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45-P48页内容,话题为“家乡物产知多少”。第四课时完成教材P49-P51页内容,话题为“”有趣的家乡风情。教
5、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 谈话导入,初识“家乡水”1.出示湖北省地图。师:看,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湖北省的地图。同学们,从形状上看,你认为它像什么呀?对,是一只青蛙。青蛙喜欢生活在哪里呢?对,水里。再仔细观察图例?哦,这些蓝色表示湖泊、河流和水库。看,长江穿省而过,滋养着两岸人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家乡的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看一看、谈一谈。仔细看图,发现我省自然环境特点(引导从颜色上发现。)多、广。水道纵横交错、湖泊众多、誉为“千湖之省”。【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由地图入手,初步建立起湖北省水域情况的初步的、直观概念多、广,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二 活动探究,了解
6、“家乡水”1.读一读。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小资料。生谈感受。师小结:看来,“千湖之省”真是名不虚传。2. 查一查。“千湖之省”的由来。历史上,湖北省大小湖泊的确有一千多个。这些星罗棋布的湖泊都是远古时代的大泽“云梦泽”留下的遗迹。“泽”:聚水的地方。3比一比。介绍自己通过调查了解的江河、湖泊的名称、位置、特点等。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后再进行全班展示。4找一找。在地图上把流经我省主要的河流、湖泊标识出来。(先小组合作后指名到台上标识。)长江、汉江、清江(枝江、荆江、)洪湖、东湖5想一想。这些河流、湖泊分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你家附近有些什么河流、湖泊?它们带给你哪些回忆?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
7、参与学生小组讨论。(美化环境;调节气温;提供水源、水产品等)6唱一唱。师播放洪湖水浪打浪学生试着哼唱。7问一问。(1)知道我们汉阳的“六湖连通”吗?(2)南岸咀为什么称为“中国角”?8.小结:江城武汉,百湖之市。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两江三镇水网纵横,这是大武汉显著的城市特征。【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水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家乡的河流湖泊带给人们生活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美丽的风光,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加深入的关注家乡的水资源。】活动三 引发思考,保护“家乡水”1.读一读。(1)湖北面积在3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目前有300个左右,大部分集中于汉江平原。(1
8、962年以前有1066个。)(2)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武汉中心城区湖泊数已由100多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近30年,武汉市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面积由原来的9万余亩缩减到8万余亩。(3)你去过黑泥湖路、黄孝河路、杨汊湖、范湖吗?你看到了些什么?2想一想。湖泊为什么减少了?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办?生交流、讨论。3. 写一写。写一份保护家乡水的倡议书或以“家乡的水”为主题,以保护水资源为中心,举行一次手抄小报展览,唤起全体师生乃至市民节水、保水的意识。4.小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家乡的水滋养了我们。我们也要更加爱护我们的家乡水。【设计意图:通过有
9、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补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水资源的现状,一起讨论水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并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保护家乡的水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引导学生把对家乡水的爱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由感性的抒发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和行动。】板书设计了 解热 爱 家乡的水 保 护 第二课时活动一 欣赏风光,感受长江之美1. 欣赏美景(课件播放长江风光照片,同时配乐长江之歌。)2. 交流感受:你知道这些景色是哪儿的吗?看到了这些景色,你感觉到长江是怎样的?3.小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美丽动人,是我们的母亲河。【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入手,直观的感受长江的美丽风光,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10、】活动二 回顾历史,感悟治理之需1. 看一看。回顾灾难。可是长江也会发脾气,也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图片:98年长江的洪灾)(旁白:据记载,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多年中,平均长江共发生大小洪灾200多次,平均10年1次。1998年8月,长江中上游地区受到强降水的影响,长江水位一度达到历史最高。长江多处决堤,长江水肆虐地淹没农田,冲垮房屋,人们不得不举家逃生,有的甚至还来不及逃命)2. 说一说。学生交流: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3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长江减少灾难,永远造福于我们呢?4.小结:为了根治长江水患,开发水利资源,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56
11、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长江美景后,呈现长江水患的图片和有关资料,通过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使学生明白了三峡工程的重要意义。】活动三 盘点数据,领略宏伟气势1. 师:原先只能是“海市蜃楼”、“美好的企盼”。今天,这个百年梦想成为现实,高峡真的出了平湖。观看三峡大坝合拢盛况。(播放新闻片段)2. 看一看。师出示三峡工程有关数据资料。3说一说。其中哪些数据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4教师展示三峡工程建设中及建成后的图片。5探究工程功能:(1)防洪。(看一看,算一算,感知大坝的雄伟壮观和巨大的防洪能力。)(2)
12、发电。(找一找,说一说,电可以输送到哪些地方。)(3)航运。(猜一猜,看一看,了解双线五级船闸,船只如何过大坝)(4)其他(如旅游、环保等)6写一写。这项“造福人民的伟大的工程”还体现在它有许多世界之最。说一说“三峡工程之最”并写一写。7.小结:历经半个多世纪,工程建设16年,中国终于建成了这座世界上最宏伟的水电工程。实现了百年来“高峡出平湖” 的梦想!【设计意图:三峡工程的宏伟除了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感受之外,在教学中通过抓有关数据,引导学生算一算、比一比,把抽象的宏伟、大、多,与学生身边的事物相联系,变得具体,也使得三峡工程的宏伟更具有震撼力和说服力。】活动四 深入幕后,感受三峡精神1.
13、师:人们说,三峡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万代的世纪工程,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见证。而建造这一宏伟工程的是数以万计的平凡的“三峡人”2.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三峡建设者和三峡移民的故事。3说说你从中感受到这些三峡人都有着怎样的特点?4.小结:壮美神奇的三峡工程,充满智慧、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人,无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对三峡工程的祝福来朗诵这首小诗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学生齐读水调歌头游泳)【设计意图:三峡工程的伟大,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在本教学环节中,旨在引导学生去关注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以及一百多万的三峡移民,去感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以及他们迎难而上的
14、非凡创造力。让学生感受中国人的伟大,也正是爱国教育的一种渗透。】板书设计防 洪高峡出平湖 发 电通 航其它 第三课时活动一 游戏互动,导入新课1. 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老师说比赛规则: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猜,老师出示一样特产,自己组的成员可以有三次机会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可以说出有关特产的名称和产地的字,不然就算犯规无效。2. 点生谈感受。3.小结:刚才的这些都是我们湖北省的特产。同学们是否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物产知多少,一起来感受家乡的富饶。【设计意图:通过猜物产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巧妙的揭示了本科的教学内容。】活动二 物产博览,引导探究1. 看一看。学生阅读
15、教材中介绍的家乡物产。2. 师介绍:物产包括自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工业、农业、渔业、林业、矿产、土特产等。就让我们一起来个“物产博览会”吧!3学生组成“老乡团”,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物产的实物、图片及有关介绍等。4班级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介绍边往黑板上贴画或写有关当地的物产、美味佳肴、小吃、土特产的名称和特点的小卡片。带有家乡物产的同学展示实物,介绍其名称及特点,还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5学生把知道的家乡物产标记在教科书上。6学生交流学习感受。7小结:看来我们的家乡湖北真是物产丰富。【设计意图:在此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课前调查和课堂上的 “老乡团”小组合作学习,
16、围绕“家乡物产博览”展开探究,交流和展示,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激发了更多同学的关注。】活动三 物产推销,深化认知1. 师:家乡的名优特产,是家乡人的骄傲,怎样才能使家乡的名优物产更出名、更受人们欢迎呢?谈谈你的金点子。2. 你有什么金点子吗?小组交流或自己设计广告词。3反馈,比比谁是智多星?将自己的金点子和广告词在全班交流。4.小结:从这一个个金点子里,和这一条条广告词中,我看到了大家的智慧,更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家乡物产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物产的认识,通过给自己家乡物产进
17、行宣传,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名称家乡物产知多少 丰富多彩特 点 第四课时活动一 家乡的习俗1. 师: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习俗是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它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你们对家乡的传统习俗又了解多少?2. “老乡团”小组交流自己家乡所特有的习俗。3学生反馈展示。(预设:鄂西土家族有哭嫁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汉阳的归元寺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就会举办庙会等)4读一读。大家一起来把书上50页的民俗童谣诵读一读吧!5.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地杰人灵,民风淳朴,这些有趣的民俗背后有着我们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引人无限遐思。【设计意图:本教
18、学环节在学生课前对家乡习俗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围绕小话题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活动二 说说家乡话1. 师:在春秋战国时,我们这里称“楚”,我们是“楚人”,有俗话说“惟楚有才”,说得就是我们这里的人。那你们知道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吗?这首长篇诗歌就是用楚地的方言写作的,今天,让我们也来说说家话吧。2. 武汉话大测试。以小组抢答的方式进行。3方言大家猜。其实在湖北省内的其他地方还有自己独特的方言。请不同地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家乡话。请你猜一猜他说的是什么?4.小结:方言不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误会啊!所以说普通话很重要。但是,远在他乡的时候,听到自己的家乡话又会倍感亲切。【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两个小游戏“武汉话大测试”和“方言大家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各地方言有所了解,也激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动三 学唱家乡戏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多有趣的方言,那知道用我们方言所演唱的戏曲吗?2. 生阅读教材第51页,了解家乡戏。3师播放汉剧、楚剧、黄梅戏片段。4学唱黄梅戏女驸马(播放女驸马,出示唱词。全班跟学。)5点生表演。并请他谈谈自己的感受。6.小结:家乡戏也充分的代表了我们家乡的风情。【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戏的了解和学唱,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有趣的家乡风情习俗 家乡话 家乡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