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57421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执教教师:方小庆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情景问题,探究新知 情景问题1: 如图:一个长为13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2m,当梯子顶端下滑几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和它相等呢? 列方程为: 情景问题2: 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中点。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 东 北 A B C D E F 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 ) (一)自主学习,认真审题 说说你从题目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提示: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二)畅所欲言,理清题意 (三)合作交流,扫清障碍 1、怎样设未知数? 2、怎么表示EF? 3、等量关系式是什么? (四)整理思路,书写过程 解: ∵ ∴DF是△ABC的中位线 ∴ 又∵AB⊥BC AB=BC=200 ∴ 设 ,那么 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列方程: 整理方程得: 解得: 所以,相遇时补给船大约航行了 海里。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用一条长40 cm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64 cm2的长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则可列方程为( ) A.x(20+x)=64 B.x(20-x)=64 C.x(40+x)=64 D.x(40-x)=64 2、如图,两艘船同时从A点出发,一艘船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设X小时后两船相距100海里.可列方程为 四、盘点收获,固化新知 我学到的知识…… 我体会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我的学习感悟是…… 五、课后作业,拓展新知 1、已知梯形的面积为240 cm2,高比上底长4 cm,而比下底短20 cm,则这个梯形的高为________cm. 2、如图,在Rt△ABC中,∠B=90°,AB=6 cm,BC=8 cm,点P从A点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则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________秒钟,使△PBQ的面积等于8 cm2. 3、小明和同桌小聪在课后复习时,对下面的一道思考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思考题】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点B到墙A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________米. 解完思考题后,小聪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1)在思考题中,将“下滑0.4米”改为“下滑0.9米”,那么该题的答案会是0.9米吗?为什么? (2)在思考题中,梯子的顶端从A处沿墙AC下滑的距离与点B向外移动的距离,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请你解答小聪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六、反思课堂,升华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