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课”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共几课时
1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总复习,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回忆起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2.在有层次的练习中深化对有余数除法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知识过程中所学会的本领,特别是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能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合理地作出判断和处理。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逐步形成有余数除法的认知结构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回忆——看书——对比——分析——举例——灵活运用”的复习过程,使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促进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利用“有余数除法”知识之间的关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
学
资
源
学生经验:学生已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一 一、解决问题,引发回忆(预设:8分钟)
水果超市准备把36个苹果袋装销售,有以下几种方案(填序号):
(1)4个一袋 (2)5个一袋
(3)6个一袋 (4)7个一袋
(5)8个一袋 (6)9个一袋
刚好分完的是:
还有剩余的是:
将学生的作业展示,最好是错题
你哪一种方案判断错了,请说给同桌听,这种方案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思考: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我们都用到了什么方法法?
例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两种分法)
例2有余数除法竖式(余数要比除数小)
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若是回答不完整可以提示:看来我们已经会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和学会的本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一时说不出来,没关系,当我们一时回忆不起来时可以请教课本(教师自己先拿起数学书)。请从数学书第1页看到7页,思考:到底学了什么知识?
(1)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自学课本
(2)如果你发现了重要的知识,你可以轻声的读一读。
二、系统整理,深化理解(预设15分钟)
1.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复习
(1)用6个花片摆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2)用10个花片摆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根据算式摆花片11÷5=2…1和11÷2=5…1
2.有余数除法笔算复习
口诀记忆: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两大法宝:一是余数要比除数小,二是可以用商×除数+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3. 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复习
出示3个算式:□÷6=5…☆,□÷☆=8…6和□÷□=□…5
三、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预设15分钟)
下面我们带着这些知识一起来闯关。
第一关:小试牛刀
1.
(1)有( )个草莓,每个盘里放( )个,放个( )盘,还剩下( )个。
( )÷( )=( )(盘)……( )(个)
(2) 有( )个草莓,平均放在( )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个,还剩下( )个。( )÷( )=( )(个)……( )(个)
2.有15个扣子,每件衣服钉4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
3.把50本图书,分给每个班8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本图书?
第二关:挑战思维
1.22÷8=
34÷4=
28÷5=
52÷7=
( )÷7= 7……( )
2.摘苹果
苹果×6<35 苹果后面躲着( )
苹果÷5=4……3 苹果后面躲着( )
( ) ÷ 6=5……苹果 苹果后面可能躲着( )。最大是( )
( )÷苹果=4……8 苹果后面可能躲着( ),最小是( )
40÷ 苹果 = 苹果 ……4 苹果后面躲着( ),后面躲着( )
第三关:火眼金睛
1.(1)有37颗钮扣,每件衣服钉5颗,可以钉几件?
(2)有37千克油,每个桶装5千克,需要几个桶?
第四关:勇攀高峰
1.三(1)班有46人,按1-6报数,想想最后一人报到几?
2.三(2)班学生按1-7报数,最后一人报到3。三(2)班可能有几人?
四、总结全课,画龙点睛(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回忆一下,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到底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们是怎样进行复习的?
(板书:回忆——看书——对比——分析——举例——灵活运用)
平时我们学习的知识如果不经常复习,这些知识在我们脑子里就会渐渐模糊,而且凌乱,通过整理,这些知识变得清晰,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板块一】
1.师:水果超市的老板听说我们这个学期又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本领,想请小朋友帮助她解决这么一个实际问题:
板书:没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一次总复习(板书课题)。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说到什么,可以随机板书什么。估计学生很有可能说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那么,我们到底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知识。
【板块二】
1. 谁来说说看余数是怎么产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是怎样计算的呢,回忆一下注意点。
3.让学生深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并会灵活应用。
【板块三】
1.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名称。
小结: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时,难一点的我们列竖式计算,简单的可以口算完成,最终结果都必须使余数小于除数。还应对结果进行检验。
1.提醒学生:快速口算,如果口算有困难
可以用竖式计算。
余数有几种可能?那被除数相应是多少呢?
2.小结:摘苹果时,我们都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的。
交流:为什么算式都是这样的,衣服只能钉7件,而油桶却需要8个呢?
小结:看来有时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余数的意义,结合生活中的需要,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真正做到灵活运用。
独立完成后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总复习
忆一忆——看一看——理一理——用一用
没余数的除法
列竖式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的意义 解决问题
余数小于除数 (灵活运用)
验算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课堂检测单
姓名:
一、入门关——基本练习
1.( )最大能填几?
6×( )<33 ( )×5<46
8×( )<36 ( )×9 <53
2.48÷ □ = 9 …… 3
3.37÷ □ = 9 …… □
二、第二关——综合练习
1.( 1)□÷8=□…□,余数可能是( )
(2)□÷6=5…□,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
2. 用 2 7 65 9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一瓶纯净水8角钱,小明用3元钱能买几瓶,还剩多少钱?
第三关——对比练习
1. 两位老师带着37个小朋友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5个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
2.有35块糖分给小华和他的3个好朋友,每个人最多能分几块?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课教后反思
中南国际小学 李华
复习课比较难上,有时就会上成练习课,为了让孩子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构架,我采用的复习流程是:忆一忆——看一看——理一理——用一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促使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知识的整理过程分成三部分复习:一是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二是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三是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知识整理过程中穿插一些小练习帮助理解和提升。
一、重理解、追溯源
第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在学习新课时,毋庸质疑,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理解和学习“有余数除法”知识的基石,但复习时却往往被忽视,有些老师以为算式会写了也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了,那含义自然旧理解了。其实不然,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或是学的时候就一知半解,在复习巩固概念理解含义很有必要。在本节课我花了很多精力设计这部分内容,分3步完成。
1.有余数的除法是怎么来的?(平均分后,有剩余),它是依托现实情境,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的。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有余数除法产生的背景,追本溯源,理解含义。
2.摆花片,诠释含义。一是用6个花片摆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10个花片摆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根据算式,摆花片。2道算式分别是11÷5=2…1和11÷2=5…1,教师在讲解时突出“平均分”、“每份同样多”,学生在分、摆的过程中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在此处花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尽量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其含义,其目的就是为这座“大厦”打好基础。
二、重归纳、形体系
第二部分内容“有余数的竖式计算”也是本课的重点,在回忆竖式过程中擅长用口诀将复杂的内容或步骤进行归纳,简洁的一句话: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这样一来将笔算中该注意的内容都说了。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检查教给孩子两大法宝:一是余数要比除数小,二是可以用商×除数+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重本质、多变式
在回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时,我安排了两次活动,一是先按要求摆花片,再说出算式,二是根据算式摆花片,再说算式含义。这是两次不同形式的活动但揭示同一个内容。教学第三部分内容“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我通过3个算式:□÷6=5…☆,□÷☆=8…6和□÷□=□…5让学生深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并会灵活应用。
最后让学生根据今天整理到的知识点进行闯关练习,一共分为四关逐步加深难度,并对最后闯关成绩进行表扬,学生们的兴趣很高,正确率也蛮高。遗憾的是课堂检测没有时间完成。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