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336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课堂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钟梦琪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推动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而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时代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对青年一代的期待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教师和学生组成了具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在持续的交流中促进双方共同成长与发展。一、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一)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共同体”最初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内涵是以家庭、血缘、宗族、情感、意识等为纽带,构建一个社会有机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

2、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后由波耶尔在1 9 9 5 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文章引人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共同体”理念的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大学的本质便是教师与学生组建的探求真理的团体。道明了大学的目标在于探求真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与学的交互、师与生的协同。总体来说,师生学习共同体就是以师生为主体共同构建的团体,具有相同的目标,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在对话与交流中共生、共长。师生学习共同体无论以何种视角切人,以何种目的作为愿景,其关键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精神对话。这同样是本文探究的核心。(二)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意蕴随着信息时代

3、的到来,高校逐步推动“线上十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未来高校教师的身份将发生转变,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教师更多是以情感、对话为纽带,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推动自身的发展。1.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人,教育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整个教育场域都是围绕着对话进行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摒弃了以往的“主体一客体”模式,且强调师生之间不限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对话,还有情感交流,以师生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情感与精神的双向奔赴。2.一致的学习目标教

4、师与学生年龄和阅历上的不同,使得二者在知、情、意、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消两者的差异和隔阅,有必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55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并且考虑到了成员的发展需要和个体愿景之间的平衡,教师的角色是协调个体与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凝聚起成员对学习共同体的向心力,使得师生朝一致的目标前行。3.良好的沟通合作合作学习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实践的主体,在“互补共生”和“同侨共生”中协作,在差异中求合作、共发展。与传统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基本的步骤就是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构起符合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合作关系,使得学

5、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师生友谊和生生友谊。二、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拓展、情感互动、合作共赢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线上十线下”教育模式下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认知拓展方面从交往互动形式来看,线上平台属于虚拟互动,交往主体首先面对的是电子设备,其次才是交往对象。从知识传递、认知拓展方面来看,这些线上平台只是作为教育主体之间共享、共有、共用知识的交往媒介,师生之间的交往借助虚拟平台,产生的是真实的心灵碰撞和精神共鸣。相较班级容量大的课堂,在人

6、数少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次数更多,能够以连视频的方式实现“面对面”的实时互动,但此种交流方式与多人连线时,容易产生杂音、混乱的状况,教师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缺乏自制力,就很难专注于课堂,容易形成“你讲你的,我学我的”这样一种割裂的局面。但是,学生在线上平台可以使用文字表达自已的想法,有助于平时在线下课堂快于表达的学生勇敢地发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二)情感互动方面线上交往互动缺乏师生共在的时空场域,在互动时存在时延困境,虽然在课堂交流中可以通过评论、连线等方式实现沟通,但隔屏相望的模式使教师难以实时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包括学生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等,难以把握课堂纪律,这会降

7、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使得教师无法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进而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课堂外,师生的交流频率较低,师生之间的互动仍以课堂内的知识传授为主,师生亲密度不够,师生之间的良性情感互动机制仍未建立。除此之外,线上环境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薄弱,学生缺之见面交流的机会。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和其他校园活动时,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就显得生疏、淡漠,没有很强的交往意愿,不利于课堂内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课堂外的社交拓展。(三)合作共赢方面蒙台梭利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唯一基础。”课堂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线上平台,师生的合作聚焦于课堂的教学互动,

8、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在提问环节,易出现学生不在线、网络搜索答案、敷衍了事等情况,从而破坏师生合作,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障碍。师生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并未建立清晰的合作目标,导致教与学各自推进,鲜少有交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比较被动。课后主动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的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学生偏少,由于合作目标的不明晰,学生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良好的师生合作来触发良好的生生合作,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生、共长。三、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互联网时代,线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只会越来越频繁,如何利用好线上、线下平台各自的优势,实现高

9、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才是关键所在。笔者结合闽南理工学院在新时代构建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一些举措,提出以下构建路径。(一)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为了建立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机制,构建课外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试56行了“学生之友”活动,每位教师在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点在办公室或者线上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咨询,学生可以提前在教学秘书处登记预约。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与学生交流学业、创业、比赛、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辅导,构建师生之间个性化交流模式。每学期期中,闽南理工各学院、各专业还会组织开展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对双方的教学、学习、生活等方

10、面进行探讨,为师生表达问题、交流情感开辟渠道。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校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完成科研任务以外,也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诉求,以学生为友,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这种积极、良性的师生合作,使师生双方对学习共同体产生归属感,以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并感受到尊重、愉快等正向情感。要构建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可以以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感受、个性、隐私等,采取线上或者线下交流的方式,以平等的师生关系来取代上下级关系。(二)落实导师制,强化“第二课堂”闽南理工学院针对大三学生提前落实了导

11、师制,以师生之间交流大循环,来带动生生之间交流小循环。同属一个导师的学生,在导师的安排下,生生之间互助交流,共促科研任务的合作与共享。一些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座谈会,引导低年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做出进一步的学习选择,鼓励和支持不同年级学生组建项目小组,申请科研课题,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科研创新训练。如此,不仅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实习效果,提升就业质量,还为学生将来从事研究型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打下科研基础。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类、志愿公益类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以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灵活地参与,来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打造个

12、性化的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室等师生交流平台,强化“第二课堂”。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组织朗读者协会、书法协会、美育工作室等,为师生个性化的互动提供了渠道,满足学生课外兴趣拓展需求的同时,借助教师的专业优势,提供专业性的成长陪伴,并定期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和比赛,引导师生聚焦兴趣,形成课外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提升。(三)搭建线上资源,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学校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线上课程和配套资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根据相应的课程安排,课前浏览线上课程,提前预习知识点,线下课程结束后,完成线上布置的作业和测试题,便于教师从后台数据中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

13、直观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今,网络技术的便利,让学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线上交流时应秉持平和、真诚的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已的重视,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为构建紧密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下情感的基石。高校教师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考核机制,教师与学生共同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参与非课程类型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些活动势必需要师生投人充足的时间和饱满的情感,学校除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将课堂外的师生互动交流纳人教师年度考核的评分要求,并将教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工作量,以鼓励更多的高校教师投入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来。综上所述,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应对新时代所带来的挑战,教师与学生作为有机的生命体,因为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以精神情感交流和互动为基础,多种互动方式和平台为辅助,构成多层次、多方向、平等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以无边界随时随地学习,实现师生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共生与共长。基金项目:闽南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一一以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 2 KJX044)。(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微课堂5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