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大道之行也学案2课文导读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选贤与能(j)讲信修睦(m)矜(un)货恶其弃于地也(w)幼有所长(zhn)男有分(fn)谋闭而不兴(xn)二、词语释义大道之行也:大道,言道之广大而不偏私。行,意谓通达于天下。幼有所长:按曲礼注,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故知十九岁以前通称幼。有所长,指幼小者皆能长大成人,得到良好的教育。矜:通“鳏”,老而无妻或丧妻者皆曰矜。寡:五十岁无夫曰寡,今妇人丧夫皆曰寡。
2、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者。独:老而无子曰独。废疾:谓精神或体力不完全者也。男有分:男人各尽其责做适当的事,各安其业。女有归:女人嫁不失时,找到适合人家。辞源:“妇人谓嫁曰归。”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指资源,“恶”指讨厌。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指包括体力与脑力的劳动力。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大同:指理想社会。三、语句解读1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矜”通“鳏”2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为亲,以为子,意动用法)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名词作状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老年人,壮年人,形容词作名词)四、作家作品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汉
3、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即对“礼”的解说。礼记的作者相传为孔子弟子、再传弟子和后学,最后由汉初戴圣编写。五、背景探视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请划掉加点字的错误注音。选贤与能AyBj矜、寡、孤、独AunBjn男有分Afn Bfn货恶其弃于地A Bw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选贤与能。 通 意思: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 意思: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男有分,女有归分:归:货恶其弃于地也恶: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4解释下列句中相同
4、的词语。与:选贤与能( )遂与外人间隔( )为:天下为公( )为字共三十有四( )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行:大道之行( )复前行( )5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老而无子的人( )老而无夫的人( )老而无妻的人( )幼而无父的人( )二、整体感知1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C“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填空。礼记是中国_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_(朝代)
5、的_(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49篇。“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_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_中的两个篇章。3翻译下列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三、课内阅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1找出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_2本语段可分为_层,每一层的大意总结如下。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这几层的关系是:_。3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照应此句的是_。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怎样的?(用文中的原话回答)_四、拓展阅读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
7、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曲礼)1给下列字注音。弗()琢()兑()尚()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弗学而能弗:其次务施报施:玉不琢,不成器琢:人有礼则安安:3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原句)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六欲”是指_。5翻译下列句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译文:新题探密班级要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咸苦辣各味皆备”(谜底:口)的方式,从“木”“心”“二”“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3分)谜底:_谜
8、面:_答案示例:杨柳樟槐村村都有写作小练笔某市森林公园决定公开招聘一名高级管理员。几轮测试之后,1000名应聘者中有三人因分数相等同时进入复试,总管招来他们说;“有一只小山羊跑到了三号林区,你们一齐出发,谁抓住了这只山羊,谁将被录用。”三人奉命来到三号林区,甲首先发现了山羊,乙用物击伤了山羊,丙抓住了受伤的山羊。请你预设一下招聘结果,并以总管的口吻阐明理由。字数100字以上。作文素材价值(教育)有一次到乡下,我们看到一位老大爷正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我们就问老大爷:“大爷您为什么不把它放在食槽里让牛吃,却放在那里呢。”老大爷说:“这种草料不好要是放在食槽里,牛就会不
9、屑一顾;但如果把它放在牛勉强能够到的屋檐上,牛就会努力吃,直到把草料吃完。”这真是有趣。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珍贵的?信手掂来的不是,价格最昂贵的也未必是。它就在我们不容易够到或者完全够不到的地方。参考答案一、1ABAA2“与”“举”推举 “矜”“鳏”老而无妻的人3分:职分;归:女子出嫁恶:憎恶乱:造反;作:兴起闭:用门闩插门;大同:指理想社会4通“举”,推举/和 是/刻成 阻塞/关 施行/走5独 寡 矜 孤二、1C2儒 西汉 戴圣 论语 孟子 礼记 3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4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三
10、、1排比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效果:结构整齐,使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2三;一层:德才兼备的人管理大家的天下。二层:大家互相帮助,各得其所,不谋私利。三层:总结大同社会的景象。总分总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1f zhu du shn 2不 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 琢磨、雕琢 安定 3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4喜、怒、哀、惧、爱、恶、欲;佛教指的色欲、形貌欲等六种欲望。5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也不会明白道理。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