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下第六、七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24553 上传时间:2024-12-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第六、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下第六、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下第六、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下第六、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下第六、七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认识千米【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价值。 3、在课前课后的调查与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1厘米,1分米,1米 2、如果我们要测量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或表示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的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

2、米”。(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一)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二)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猜猜看。活动一:(一)、初步感知“千米” 1、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全班交流 2、(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二)建构“1千米”概念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1千米有多长? (2)同桌交流预习作业 2、课前,我们观察了100米的跑道有多长,思考:1000米里有几个100米? 引导感知:10个100米跑道的长度就是1000米, 小结:1千米=10

3、00米。指导学生读这个式子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学生交流,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是1000米,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三、 1、学生描出1千米的长度,再交流 2、明确,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单位的换算。 3、交流,明确基本换算方法。 4、提问:不同的长度单位分别使用哪些方面的长度计量? 5、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依据是什么? 练习:1、学生独立解答 2、教师多关注学困生,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3、先做完的同学,可以尝试做拓展练习,不要求全班做。 4、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板 书】 【教学反思】认识吨【教学目标

4、】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揭题:在计量那些很重的或很大的物品时,通常都用“吨”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板书课题) 2、对于“吨”,你已经了解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3、整理本课的目标:(1)吨有什么作用(2)哪些物体重1吨(3)吨和千克的关系。活动一:完成练习1、填空:一个苹果约重150(),一筐苹果约重20()。如果这批苹果是用卡车从

5、山西运来的,一车苹果约重5() 2、学生说说对“吨”的认识。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提问: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物品的重量是用“吨”作单位的? 活动二:1、小组交流预习作业。 2. 初步感受1吨。 搬一搬:每组一袋10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计算联想:1袋大米10千克,10袋大米多少千克?100袋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3、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 体重联想: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平均体重是25千克,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学生猜测,然后计算。 适当展示运输车、集装箱等图片,增加学生的感受。 2、组织学生活动 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

6、00千克,我们把100千克规定为1吨。(板书:1吨=1000千克),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有关题目的点拨: 想想做做第5题:思考整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分别适合于计量怎样的物品?试举例说一说。 想想做做第6题:要善于从图上寻找所需问题解决的信息,如果得不到整数商,这儿可以用进一法取值。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学生独立解答 2、教师多关注学困生,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3、先做完的同学,可以尝试做拓展练习,不要求全班做。 4、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板 书】【教学反思】练习六(1)【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7、和掌握已学过的长短单位和重量单位,能正确地应用。 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举例梳理1、整理已经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活动一:1、整理已经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小组内交流。2、说出对这些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困惑。集体交流。2、说出对这些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困惑,完善建构,教师及时补充并做好板书。二分层练习 内化提升1、要求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说说对于正确使用单位的策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单位要牢记,不熟悉的事物的单位可以用推敲、排除、尝试等策略。2、先

8、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订正,说说你是怎么填的?活动二:1、独立完成练习六1、22、完成练习六第3题。 (1)观察图意,搜集有关信息。(2)根据题意确定解题策略,画出符合题意的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独立解题。(4)集体交流。3、完成练习六第4题。(1)观察图意,搜集有关信息。(2)学生独立解题。(3)集体交流。4、完成练习六第5题(1)观察图意,弄清题目要求。(2)找出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提出问题并解决。3、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师:要将图中的所有信息整理出来,使得我们能够更方便准确地掌握题意,你有什么办法?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线段图。师:有了线段图的指示,你能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了吗?学生

9、独立解题。集体交流。指名学生回答,结合线段图说说你是怎么看的怎么算的?4、让学生观察图意,搜集有关信息。学生独立解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思考不同的解法的合理性。5、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目要求。明确要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找到倍数关系,然后再提问。提出问题并解决。集体交流。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学生独立解答 2、教师多关注学困生,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3、先做完的同学,可以尝试做拓展练习,不要求全班做。 4、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板 书】【教学反思】练习六(2)【教学目

10、标】1、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理解“吨”、“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供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环保等教育。【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举例梳理1、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一作业。2、说说怎样求经过的时间。3、指名板书预习作业中的第2题,说说你的思考过程。二分层练习 内化提升1、出示例题:飞机上每位顾客限带货物20千克,有一位旅客带了一些书,每本约500克,他最多可以带几本书?活动二:1、出示例题。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3、学生独立完成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如第7题,要求学生分别在每个算式的前面写清楚“石油:”、“钢材:”、“纸

11、:”第8题,根据信息算得的是多少千克,再“( )吨”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该题主要有2种解答方法:(1)20千克=20000克,20000500=40(本)这种做法的难点是计算“20000500”,可以把它看成“2005”来算。(2)根据数据特点来想,1本书是500克,2本书就是1千克,20千克就该有:202=40(本)指出:解决问题往往是要动一点脑筋的,不同的题目特点可选用一些巧妙的办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小结:解决问题往往是要动一点脑筋的,不同的题目特点可选用一些巧妙的办法。2、学生完成第6、7、8、9题。(1)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信息?(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p.51第6题:说说

12、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信息?图1:7:30开始出发,到森林动物园有26千米图2:9:30到了森林动物园可以解决什么问题?(1)7:309:30是2小时(2)2小时行了26千米,那1小时就行了262=13千米指出:以前我们遇到买东西的问题,在头脑中马上会反应“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那这是一道行程问题,它也有三个基本的量,是什么?(速度、时间、路程),这题里的2小时是时间,26千米是路程,要求的每小时的路程是速度。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现在反过来: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3、学生独立完成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4、思考题:每辆2t卡车运费140元,每辆3t卡车运费200元,要运13t

13、苹果,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问:要使运费最少,你觉得该从什么角度去考虑?它真的是最便宜的吗?能不能用别的运法与它比一比呢?说说你的方法。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学生独立解答 2、教师多关注学困生,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3、先做完的同学,可以尝试做拓展练习,不要求全班做。 4、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板 书】【教学反思】了解千米【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2、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二、目标驱动,自主探究。1、看一看。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活动一:1、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观察100米的长度。2、让学生估一估100米跑道大约要走多少步?3、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100米,记录有关的数据。4、交流自己走100米后记录的有关数据。2、估一估。谈话: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大约要走多少步?3、走一走。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边走边数出走的步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4、说一说。问题一: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

15、少步?用了多少分钟?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共要走多少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走几个来回就是l千米呢?5、算一算。谈话:照这样的步子,算算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l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活动二:1、请学生算一算。2、分组活动,并进行验证。3、分组活动,再次体验l千米的实际长度。6、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想验证一下吗?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7、分组活动,再次体验l千米的实际长度。

16、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留在学校大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两组学生在距离1千米的地方互相看看,挥挥手,说说话,看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三、全班交流“查查填填”指名汇报课前查获的资料。集体交流、校对。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学生独立解答 2、教师多关注学困生,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3、先做完的同学,可以尝试做拓展练习,不要求全班做。 4、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纠正。【板 书】【教学反思】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

17、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感知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二、在操作中研究(活动一)活动一: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把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研究图形特点。比比看,哪个小组最会研究!2、试一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

18、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交流: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三、识别轴对称图形活动二: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四、全课小结【板 书】【教学反思】奇妙的剪纸【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学生灵感,感受生活。【教学过程】一、作品赏析。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就是它们创造出了中国民间文化剪纸,又叫窗花。

19、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部分代表作品。2、板书:奇妙的剪纸3、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4、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5、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民间艺人创作中是有区别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活动一:作品创作。1、 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2、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3、小结:a、对折要整齐 b、画样要美观 c、用剪要(二)二次创作独立创作。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展评作品。二、全课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三、课后作业。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里的墙报。【板 书】【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