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指定话题】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今天,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一种行走状态。校本培训以校为本,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努力让老师们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所以校本培训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培植成功心态、追求个性发展、丰厚文化底蕴、砥砺实践智慧、提升职业境界的有效载体。没有人能够强迫教师充满激情的工作,充满热情的工作,充满创造性的工作,除非他自己愿意;没有人能够强迫教师专业成长并享受成长的真正快乐,除非你唤醒了他的专业成长意识,升华了他的生命情怀,让他对自己的职业有了真诚而又理性的思考,对教育教学充满了求知与探索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培训要有含金量,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福利,必
2、须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感到幸福而不是负担。【话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校本培训?【博文展示】: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校本培训?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校本培训?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有多种定义。1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这一界定剖析了校本培训的出发点是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校本培训的主体是学校发起组织;校本培训的目标是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校本培训的场所-是在校内。2我国教育界在开展校本培训的同时,不少人也曾尝试对其进行界定。A.有人认为,校本培训是在开展继续教育
3、工作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在岗业余自学的一种进修模式。这种说法肯定了校本培训是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指出了其中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教师互教互学,并且将培训的场所也设在了学校。但在岗业余自学一句却颇能引发歧义,事实上培训不仅是一种学的活动,又是一种教的活动,自学不能涵盖培训的全部内容。而且自学一般是一种无他人组织的自行开展的活动,其结果是个体享有知识或经验,这与以校为本进行培训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违的。B.也有人认为,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师资培训,它以*同志三个面向理论为指导,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探索以校为本,自主发展的训练模式。这一界定将培训的出发点
4、定位在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上,目标是自主发展,这一切都不无道理。但概念应该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以客观、中立的立场来表述对事物的看法与认识的,这点是该界定没有能够很好加以思考的。而且含义的表述中两处提到以校为本,从逻辑上来讲犯了同义反复的错误。C.还有的人提到,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这一界定在校本培训的场所、目标、形式的表述上相对较为准确,但对校本权限办公室却有失宽泛,校本培训活动以校为本,如果仍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规划
5、指导,指手画脚,学校无充分自主权,只得照章办事,那么到头来充其量只能算一种设在学校中的培训罢了。这与校本培训的主旨相去较远。校本培训一词界定的关键在于对校本的认识.校本主要有三重含义:(1)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学校的问题理应由学校自行解决,但学校却不是解决学校问题的惟一场所,必要时可适当借助大学等培训机构协助校本培训的开展。(2)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校本培训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培训,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培训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3)学校有充分自主权。以校为本的培训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培训权力的下放,学校才是整个培训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仅为校本培训提供咨询、建议及
6、一定程度的援助或监督,至多起配角作用,主角还是学校。因而,所谓校本培训,就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对照我国对校本培训定义和我们参加的校本培训的实际,我们应该属于C种类型。即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培训对象为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在职教师,培训内容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培训形式单一性,培训材料虚假性,培训过程应付式,可以说是一种意义不大的培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培
7、训对象为大部分或者全部在职教师。每年的暑假一般是教师培训的高峰期,因为时间充足。而平时只是少部分人集中,绝大部分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只能抽点时间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自学。即使暑假集中也不是人人参加的,因为许多管理干部本身自己就不愿意去,他们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教师参加,而他们自己在参培名单根本就找不到,就是去了也是让自己的下属代为签到,见不到他们的人影,更何况他们的业务水平并不高到哪里。一件事情如果自己不愿去做,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培训内容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按道理培训的内容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工种安排的。事实也那样做了,但是参培人员却不是对号入座,因为在暑假期间,每个
8、教师的岗位还没有完全确定,学校安排的人选是临时性的,所以有许多“培训了却没有太大用处”的现象。老师很需要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培训主讲者一般是优秀城市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学校各种教学资源与参培者学校的资源根本就不能比较,他们主讲的内容非常适合他们学校,但是大多数参培人员都来自农村,他们自己虽然学到了一些东西,可不能用于他们自己工作实践中。还有主讲者多数都是些搞研究的学术型专家,他们自己并不是一线的教师,对于实际中遇到的学情校情根本就不了解,他们讲的是很精彩,理论知识水品也很高,但是下面的老师却不感兴趣,各具形态,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培训内容准备不充分,临时决定。没有系统性,甚至过时过期,参培老师个
9、个有意见,但是又不好说。培训形式单一性,培训材料虚假性。培训的模式年年都一样:全县集中,分类培训。梳理教材,听几场报告,简单考查,回到本校自学。要是一个老师连续多年教同一科目,每年培训内容都差不多,只是更换了人员而已,没有新鲜感。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有时还要参培教师合作填写一些虚假材料,考试考核都是形式主义。培训过程应付式,可以说是一种意义不大的培训。从培训的第一个环节安排人员开始,大家都是应差式的。如果不是迫于行政压力,参培老师都不会自觉自愿来的。他们通过继续教育学时与评定职称挂钩和行政命令的方法叫老师去参加培训。尽管教育高层是好心,为广大教师作想,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但是到了下面
10、组织实施过程全都违背了当初设想,结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可是收效甚微,理论上说应该说对广大教师来讲是一件好事,是一种福利,可到最后变成了一种负担;不愿去,不愿学。这就要领导们去找原因。再加上有时参培老师费用回到原单位报销还不顺畅,那就更没有老师自愿去了。没有兴趣会安心学习吗?最后培与不培一个样,校本培训变了样。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校本培训”的问题了。教师应该需要的是有利于教师文化和业务水品提高,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参培形式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让自己自觉自愿参加的校本培训。 尽管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以及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但是真正让参培老师理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自觉的重视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需要教育高层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