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路径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216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路径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路径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路径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18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18.2023作者简介:高钦钦(1985-),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临沂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沂蒙精神育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路径探究高钦钦(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摘 要: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行动之力,是大学生顺利成才、实现青春梦想的精神内核。本文结合新时代要求以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开展现状,从红色文化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关系出发

2、,重点探究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路径方法和现实意义,为高校进一步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夯实了坚实基础。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常态化建设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8.067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持续周期长,战略意义重大。如何全面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六个下功夫”,其中第一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指出了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条件,充分体现了对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础工程的科学认识和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

3、设,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常态化和制度化。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想信念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形成价值共识,发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构建,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帮大学生认识世界、廓清思想理论的框架,更重要的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逐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人生导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培养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是促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的重要路径。1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理想信念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支撑和支配人们行为活动的强大精神力

4、量。张耀灿、郑永廷等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理想的实现依靠信念的力量,信念的坚定基于理想的选择”。理想信念深刻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信仰,高度代表了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意识形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新时代理论和方法,科学系统地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促进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而形成以政治教育为内涵的理论体系。1.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1.1.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正确理想信念的形成并

5、不是通过简短的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紧密衔接,不断升华的系统化教育过程。大学理想信念教育也需要遵循由浅入深、深浅结合的发展历程,通过长期、系统的教育实践,从而实现育人价值和育人目标。1.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时代性,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力争做到常教常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和要求。1.1.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性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亦是如此。尊重理想信念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注重层次性、计划性,抓好各个阶段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和衔接,循序渐进

6、地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为深入了解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笔者针对 500 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了理想信念调研活动。具体调研结果如下:(1)430 人(占 86%)认为理想信念是个人发展的目标和动力,28 人(占 5.5%)否认这个观点,43 人(占8.5%)感觉不确定。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理想信念具有较强的认同感。(2)400 人(占 80%)认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40 人(占 8%)不认同该观点,60 人(占 12%)感觉不确定,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理想信念理论学习的认可。(3)375 人(占 75%)认为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理想

7、信念教育资源很有意义,完全接受,90 人(占 18%)感觉不算先进,部分接受,35 人(占 7%)感觉无聊,不太接49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18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18.2023受。这表明当代学生大部分认同红色文化,也存在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不太感兴趣的情况。(4)谈到理想信念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从学生反馈的数据来看,认为“凝聚人心”和“指明前进方向”的作用比较显著,其次是作为“民族和国家奋斗的脊梁”和“保证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90%以上的调查对象对理想信念认知较为正确,能够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育主

8、体,必须注重发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内涵,加强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不断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和突破,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和水平。1.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和关键,能否走深走实,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重要问题。面对不断更新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1)受西方文化影响,在部分学生中出现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念与认知局限等现象。由于西方文化影响,个别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加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海量

9、信息蜂拥而至、真假难辨,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念与认知局限等现象。(2)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略显陈旧。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到常教常新。不管是教育内涵还是教育方式,都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满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需要。(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尚未完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上文提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若想实现科学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通过一定的制度保障,常态化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育人等方式,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10、信念,真正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实处。2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内涵和特征常态化,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趋向正常的状态。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指的是坚持不懈、持续有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它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特征。2.1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日常性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平时、落实在日常,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有效实现全方位育人,增强教育的实效性。2.2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持续性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蹴即至的,是一个铢积寸累的过程。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需要持续的学习、实践才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这进

11、一步明确了理想信念教育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2.3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的稳定性常态化建设意味着长期稳定地开展某项活动,故稳定性是特征之一。通过长期、持续、稳定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培育坚定的理想,树立崇高的信念,从而实现常态化建设。3 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创造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红色是中国共产党鲜亮的精神底色。在广袤祖国大地上,在百年的奋斗征程上,红色精神星罗棋布,微光成炬。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上,红色精神代代生辉,红色血脉赓续相传。3.1 红色文化的内涵在革命战争时期,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携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彰显了丰富的

12、精神意志和厚重的文化内涵。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甚至革命历史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它的理论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它的核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红色文化代代相传,凝聚成红色血脉,是我们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堡垒和力量源泉。3.2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道路上实践的卓越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从党史、国史、革命史中凝练出的文化精神,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它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互为补充。3.2.1 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

13、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因此,红色文化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征程、新起点,跨越百年时期的一个个红色人物、一件件红色物件、一桩桩红色故事,都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和优秀素材。依托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有助于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涵,不断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3.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红色文化传承提

14、供重要路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凝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志和信心、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识的关键之举。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将红色文化融59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18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18.2023入,根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重要路径。综上,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一方面,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拓展了教育资源,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另一方

15、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有效载体,保证了红色基因代代传。不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思路、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实现两者交叉融合、共同进步,对于开拓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路径,创造性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义深远。3.3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路径探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需要遵循常态化的特征和要求,在日常教育中长期、持续、稳定地开展系列活动,实现坚定理想信念的最终教育目标。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中,常态化、全覆盖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围绕常态化建设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厘清四个“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在发展中、在学思践悟中实现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理

16、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1)注重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首要的就是“氛围感”。科学研究表明,群体气氛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进而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正确的“三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课堂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概括式的培育体系,通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实现全程育人。通过发掘各类课程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向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实现立德

17、树人的最高目标。主题活动积极融入“红色”元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形式是高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将“红色”元素直入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产生情感认同,有利于提升活动育人水平和育人效果。(2)注重把握红色文化“脉络”,在发展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红色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红色文化也在不断充实发展。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改革开放时期“大包干”的小岗精神、“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再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人民至上”的伟大抗疫精神,红色文化一直在结合不同历史条件延续创新,发扬光大。故红色文化,既有历史的“脉络”,也有现实的

18、“脉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必须结合不同历史条件,厘清红色文化“脉络”,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不断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3)注重聚焦红色文化“精神”,在学思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建设中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这些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红色精神哺育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发展为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果实。它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人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彪炳史册的革命意志,是

19、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引擎,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以重要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注重聚焦传统红色文化传承,注重“精神”融入,有效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发挥红色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从高校实际出发,依托红色精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有效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过来,红色精神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播和传承。发挥红色精神的榜样模范作用。红色精神是无数英雄人物、模范孕育出的精神力量。通过标榜红色精神中孕育出的模范事迹,感悟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意志,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同向同行。(4)注重凝聚红色文化“力量”

20、,在践悟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文化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听红色故事、观红色演出、感红色魅力,通过这些不同的活动载体践悟红色文化“力量”,发挥强大的迭代效应,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4 结语做深做实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从高校实际出发,积极调动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蕴含的时代内涵和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创新性发展,取得显著的育人成效。参考文献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2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6-7.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EB/OL.2022-10-18.4 张紫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95-97.5 丁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建设研究J.时代报告,2021,(12):36-37.6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