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155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7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2-12基金项目:2021 年度驻马店市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路径探究”(ZJ202119)。作者简介:马勇(1983),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马 勇(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摘 要: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对它的重视是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表现,国家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保护更能体现对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保护。深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中地域性民族传

2、统体育运动的实践应用,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还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存在一些困境,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指导教师匮乏、理论课程不完善和宣传不到位等,阻碍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为实现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个人、高校、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场地建设、师资完善、理论课程开发、做好宣传工作等建议。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实践应用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96(2023)04-075-07地域性民族传统

3、体育运动项目发展至21 世纪仍然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功用,源于其背后长盛不衰的历史文化。中华优秀文化是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精神根基,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1。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加强大学生身体健康锻炼,增强其体魄,还有助于学习和掌握有关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更有助于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及其相关文化。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广大师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实践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高校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有序开展。1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各民族、各地域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各具特

4、色、异彩纷呈,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传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 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目前整个体育学的设置格局主要围绕第 16 卷第 4 期2023 年 7 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ngyuan PolytechnicVol.16,No.4July 202375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而展开。”2许多高校体育课往往设有以篮球、网球、排球、乒乓球等为主的球类运动项目,以健身健美、健身操、健美操等为主的体操运动项目,也有一些高校设

5、置了武术、拳击、散打、太极、八段锦、毽子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上列出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新疆地区地域性传统体育项目有且里西(摔跤)、赛马、帕普孜球、荡秋千、恰克皮来克(空中转轮)、滑冰等;湖南、湖北等地地域性传统体育项目有巴山舞、龙舟、独竹漂、高脚、板鞋、射弩、蹴球、陀螺、舞龙舞狮等;安徽省民族体育资源有五禽戏、花鼓戏、走平桥;在江淮和皖南地区广为流行的地域性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龙舟、划旱船、叠罗汉、踩高跷、跳钟魁、舞香火龙、舞板龙、花船等;山东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有长拳、散打、风筝、扇子舞等3

6、。其他地区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此不一一列举。将地域性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当地或全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提供更多选择,还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内容支持。1.2 有助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经过许多年的历史演变和改革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蕴藏着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内涵,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增添色彩,也能起到强健人们身体、凝聚民族团结力量和化解矛盾的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被传承,被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所熟悉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

7、承不仅是为了对这些运动进行推广,而且在于它们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习俗具有凝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总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延续。例如,现在高校普遍开展的武术、太极、八段锦、龙舟、赛马、射弩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具备完善的课程结构。武术是最早被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如今已经登上了竞技比赛的舞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被很多家长看作是弘扬中国文化、强健学生体魄的重要体育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

8、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1.3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高校体育运动项目包含多种类型,如田径、跳远、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这些是常见的体育课程。但是部分学生并不喜欢这些球类体育运动或长跑运动项目,认为此类运动项目枯燥,趣味性不强。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例如,太极、八段锦、腰鼓、龙舟、秋千、赛马、射弩等选修课程非常受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类型众多,相关学者把它们划分为表演类、节日习俗类、嬉戏娱乐类等。

9、这些体育项目规则性比较弱、自由性比较强、文化娱乐性强,更能激发学生的乐趣4。有学者指出,很多学生对腰鼓、龙舟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有历史底蕴的体育项目很喜爱,此类项目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如花鼓可总第 90 期马 勇: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第 4 期76以借助鼓这样的器具来进行练习、表演,龙舟训练可以在水里进行等。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2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运动项目,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应受到当地高校的重视。然而,从现实来看,目前地域性民族传

10、统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受到环境、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其实践应用存在局限性。部分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教学中不能顺利开展,受到体育基础设施、教师专业能力、体育理论课程、高校重视程度的影响。2.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基础设施不健全由于类型不同、形式各异、内容差异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于场地、辅助设施的要求也不同。高校开展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特定的场所,有特定的环境和辅助工具、设施等。例如,高校要开展赛马体育项目,就需要有赛马场地、养马条件和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高校要开展摔跤、拳击、武术之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需要有专门的摔跤场馆、摔跤垫、拳击台、武术练习场地等;高

11、校要开展射弩项目,要有专门的射弩场地和器材;高校要开展龙舟体育项目,就需要在水里练习,要有河流、船只等条件。部分体育项目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施条件,只需要有室内外体育场、体育馆等基本设施,但是一些特殊的体育项目需要特定的场所和器械设施,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来建设所需的场地和设备,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维护这些器械设备,为高校带来更高成本投入5。目前,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场所、器械设施条件简单、容易提供、花费少的项目为主,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难以开设那些需要特定场所和器械设备的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这既不利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也不利于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更不

12、利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承。2.2 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指导教师匮乏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学中,教师是课程开展的关键,指导教师深厚的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和技能对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深入了解,能够吸引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学校体育课程类型,推动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甚至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于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来源、实践、文化等缺乏了解,不具备指导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教授比较耗费教师

13、的时间和精力,教学难度较大。部分体育教师当前仍偏向西方竞技体育教学,因为这类项目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低,在教学方面的技巧相对较低,也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大都属于民间习俗、娱乐类活动,参与群体职业类别繁杂,年龄层次偏高。专业的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指导教师多为民间的业余参与者。高校开展这些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专业指导教师匮乏。指导教师的缺乏不仅会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中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还影响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第 16 卷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772.3 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不完善任何事物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理

14、论与实践的结合。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不仅要促进实践发展,而且要促进理论的完善和系统化。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为实践提供思想引导,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的不断完善,并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二者共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建设代表着其在实践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有了完善的理论课程。部分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开设实践课为主,缺乏相应的理论课程。理论课程是改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认知的门槛,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了解,学生能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文化的来源、价值等有深刻的认识,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积

15、极传承和保护,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民众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中华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永续发展,为中国成为体育强国奠定文化根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的缺失将阻碍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也是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之一。2.4 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宣传不到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宣传引导是重要环节。高校体育运动宣传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及体育教师等相关主体的互相协同,这些主体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视与宣传是引起高校大学生广泛关注的重要前提,也是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现阶段,

16、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选修课程,但是高校领导、教师和相关部门缺乏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视和宣传,导致部分学生由于不了解民族体育运动的有趣性和重要价值,对于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存在偏见或直接忽视。下面以贵州高校为例说明高校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宣传不到位的表现,“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许多少数民族都保留有自身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但从贵州高校来看,许多高校无论在平时的日常体育教学课程,还是在一些重要的相关活动节日,亦或是在一些特殊的传统节日、重大体育运动活动等节日,既未能组织开展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题讲座,也未能开展相应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

17、活动”6。这些反映了高校存在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面宣传工作不到位的现状。其实,不仅贵州高校存在上述情况,其他地区高校也普遍存在这一情况。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文化的载体,之所以能传承发展至今,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不对其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其就不能被广为人知,就得不到传承和保护,必然会导致宝贵精神文化的流失。3 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在融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要推动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加强改进。3.1 高校要加强民族传统体

18、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建设高校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创建设总第 90 期马 勇: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第 4 期78施健全、设备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场地,不仅可以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还可以推动民族体育运动项目顺利开展。以赛马项目为例,赛马场地的建设和养马条件的完善是确保赛马项目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赛马专业性、安全事项,为赛马提供专门自然环境的必要因素。高校要加强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事先了解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设施要求,依据需求进行场地的完善、设施的提供,作为学校领导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可能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投

19、入和支持,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国家在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推广过程中,注重配套设施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给予高校更多的财政支持,为体育运动教学创造条件。此外,有些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花费较高,经济压力较大。高校可以通过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共同使用基础设施解决体育教学场所问题,既可以节省开支,也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例如,游泳场馆、赛马场地、龙舟比赛场地等教学设施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3.2 高校要扩大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指导教师队伍高校扩大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指导教师队伍,能够促进民族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不断完善,丰富高校体育学科内容,促进民族

20、传统体育运动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校要扩大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指导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资源及其相关要素,落实高校民族体育项目教师的培训辅导工作,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较强的民族文化素养和较高的体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引进优秀人才。高校要与民间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人才进行合作,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还要选择专业人士并聘请他们担任高校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指导教师,丰富高校导师资源,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高校体育教师要主动承担起

21、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责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并深入民间研究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开发相关课程资源和申请课程项目,成为专、精、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优秀指导教师。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区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加强本校与其他院校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师的切磋交流,组织比赛活动,互相提供指导意见,实现互通有无。3.3 高校要强化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开发高校强化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开发,是实现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和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提高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关注度和认知度的重要资料来源。高校强化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开发,一方面可以通过奖励的

22、办法,鼓励高校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深入研究和整合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完善理论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与当地文化部门进行合作交流,设立理论课程设计、开发小组,组织成员(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和当地文化部门知名研究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优秀人才)通过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地域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此外,高校可以与全国知名地域性民族体育理论课程研究成果显著的专家、学者、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的民族体育理论课程建设经验,并将其第 16 卷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79作为本校课程开发的参照物,结合本地区特色,开发独特的理论课程资源。高校开发理论课程资源要注意循序渐进原

23、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跨学科交流合作,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易理解性。3.4 高校要落实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宣传工作高校落实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宣传工作,是开发、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环节。高校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文化进行宣传介绍,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日常体育选修课中使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得到提高。高校要加强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宣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高校通过召开讲座的形式,邀请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人或其他相关研究者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和教师传授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文化相关知识,向学生普及体育文化,提

24、高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和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项目6。其次,高校可以组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比赛,做好前期宣传工作,扩大比赛的影响力,吸引广大师生、校外人士及兄弟院校师生的关注。再次,高校还可以通过会议形式,召开关于开发和传承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讨会,落实宣传工作,使得广大师生、媒体明确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社会重要的娱乐健身活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既是对民族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也有利于丰富体育学科教育内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坚持走“引进

25、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而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底气和魄力正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推动中国走上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发展之路,一脉相承的中华体育文化、民族体育运动不可缺失和被遗忘,必须加强高校对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保护和利用。参考文献:1 郭建宁.中国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 邱丕相,杨建营,王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1):12-20.3 苏健蛟,冯朝海,李印东.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位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134-144.4 吴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

26、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4):58-60.5 郝家春,龚观.新中国 70 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回望与前瞻J.民族教育研究,2020(2):104-111.6 张艳,赵忠伟.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20(6):34-39.The Significance,Status Quo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Regional National TraditionalSports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 Yong(

27、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Zhumad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umadian 463000,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countriesaround the wor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traditional culture.As a multi-ethnic country

28、,Chi原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our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and the state s attention to it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vigorously inher原iting th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The state s protection of region

29、al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an better re原总第 90 期马 勇: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与路径第 4 期80flect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Chinese culture.sexual protection.In-depth promotion of the practicalapplication of regional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30、 is con原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enriching theteaching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imulating college studentsinterest in sports.However,at pre原sent,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regional national traditional s

31、ports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lack of instruc原tors,imperfect theoretical courses and inadequate publicity,etc.,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na原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In order to realize th

32、e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o individu原al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ciety and the country,the article proposes venue construction,teacher im原provement,theoretic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and publicity work for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hysical education;regional;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practicalapplication第 16 卷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