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110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期机电技术机电技术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林 屴(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莆田分院,福建 莆田 351100)摘要文章简要对电梯门系统的主要构成进行介绍,并提出了电梯门系统检验要点。从保证电梯门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出发,结合电梯门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检验工作,通过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对电梯门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利用有效手段提高检验质量,最终有效解决电梯门系统的故障与问题。关键词电梯门系统;锁紧装置;检验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01(2023)04-093-04DOI:10.19508/ki.1672-48

2、01.2023.04.027作者简介:林屴(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电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才可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然而电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若是检验工作不到位,容易发生各类故障现象,特别是电梯门系统将出现安全事故1。电梯门系统中的重点部位为层门与轿门,其中前者主要在井道入口层站处设置,而轿门则在轿厢入口处设置。只要其中一种类型的门存在隐患,整个电梯的正常使用将面临不利影响。因此要加强电梯门系统的检验,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保证电梯门系统始终处于安全状态。1电梯门系统的构成电梯门系统由电梯层门、轿门与其他

3、附属零部件构成,具体分为电梯门、门锁、门机、门机控制器、联动机构和电气安全装置等部分2。电梯控制系统向变频门机控制器发出开关门指令后,门机控制器控制轿顶上的电机进行正反转动并通过皮带及带轮或链条与链轮带动轿门沿轿门地坎运行,轿门利用门刀及门锁滚轮的组合带动层门沿层门地坎进行开关。门机变频器通过距离控制,能够自动生成门机运行曲线,开关门到位后,其到位信号由开关门到位检测开关动作,同时将开关门终端的检测开关信号输入到门机控制器3。通过门机控制器进行处理,随行电缆将开关门到位信号向机房主控微机传输,构成开关门信号闭环。一般来说,轿门设有门刀,在开锁区域中由门刀与滚轮发挥作用,轿门带动层门运动。在非开

4、锁区域,自动闭门装置能够使层门在弹簧力或者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使轿厢未停在该层站时,层门能够保持在关闭状态4。2电梯门系统检验要点2.1门锁装置检验检验中常出现门锁短接现象,若处理不及时将引起严重安全隐患,检验中需要快速准确进行判断5。对轿门锁检验时,轿门机械触点要通过绝缘胶布进行包裹,再将层门与轿门关闭,轿顶检修后上行或者下行,运行则证明轿门机械锁被短接。为确定短接部位,先观察轿门机械锁触点情况,有无短接现象,再查看控制柜中有无短接线,最后检查轿顶。轿顶短接较为隐蔽,应将轿门机械锁回路导线剪破后拧起来,并缠上胶布。对层门锁检验时,检验人员在合适位置打开层门,进入井道站在轿顶,人为断开主门锁

5、,检修运行观察轿厢是否运行,若轿厢能够运行,则层门门锁电气安全装置可能出现电气短接或并联。若层门闭合依靠间接连接结构,需要设有副门锁,此时在轿顶上利用绝缘胶布对副门锁的机械触点进行绝缘处理,关闭层门使主门锁接通,检修运行观察轿厢能否运行,若运行则副门锁可能被短接或并联。对含有副门锁的层门锁组合,进行检验时,应当判断主门锁与副门锁的电气开关是否由串联改为并联6。2.2锁紧装置检验电梯运行时每个电梯门都要有专门的门锁保护装置,门锁装置需有足够的强度保证推拉或挤压电梯门能处于啮合状态,电梯层门的锁紧主要932023年8月机电技术机电技术依靠重力、永久磁铁或弹簧等7。即使设置的永久磁铁与弹簧失效,门锁

6、也能在受重力的情况下保持层门锁紧,且锁紧元件在啮合大于7 mm情况下电梯方可正常启动。主要利用电气安全装置完成电梯门锁紧啮合程度的校对检验。需通过锁紧元件让电梯锁紧装置强制性启动,避免中间操作错误带来电梯门的锁紧装置出现非预期的锁紧或者断开现象。电梯锁紧检验中,应认真观察电梯门锁与电气安全装置的实际位置,特别是电梯锁紧元件的啮合形状,观察锁紧元件是否造成门锁电气安全装置的触头熔蚀,并注意污垢处理是否到位8。2.3紧急开锁检验有时候电梯运行发生故障时,需通过三角钥匙在井道外将层门开启,紧急开锁后若层门再次闭合,门锁装置不能停留在开锁的位置。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端站、基站以及层站的

7、层门进行开锁操作,电梯运行中通过三角钥匙检查紧急开锁保护装置,保证电梯门锁装置更加完善。开启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必须妥善保管,由专人负责,防止发生电梯操作失误和三角钥匙滥用等情况9。2.4电气联锁检验在电梯停运到站之前,所有门应处于锁住状态,当电梯停运后层门通过轿门开门刀片进行一系列启动操作。门锁钩由于频繁动作,容易发生老化情况,造成动作失灵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故电梯到站时通常只进行一次开关门动作10。当全部层门闭合到位、机械锁保持锁紧后,电梯才能进行下一次的运行,以保证其电气触点可以顺利接通,使电梯具有良好的运行条件。电梯运行时层门与轿门一般不能打开,通过机械锁钩的锁紧来保证电梯门不会意外打开,

8、若轿门未设机械锁,则通常通过门机提供力矩来保持一定的自闭力。轿厢停靠层门开锁区域后必须对门刀及滚轮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运行过程中由于门锁滚轮与门刀间隙过小导致意外动作锁紧开关,让电梯运行更加稳定11。若是电梯层门与轿门闭锁问题出现后,应通过电气安全装置完成验证。检验中在电梯检修速度稳定条件下打开层门,再停止电梯运行后检查。需使电梯一直保持检修状态,关闭层门后打开轿门,并时刻注意电梯运行状况。滑动门若通过多个间接机械连接门扇构成,应抽取轿门、基站、端站和20%的其他层站层门,短接被锁住门扇上的电气安全装置。电梯所有门扇均应正常开启,并注意电梯运行是否稳定。3案例分析3.1案例一1)缺陷描述:现场验

9、收一台电梯,发现电梯停于某层站时,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有一侧过大,测量值为50 mm,如图1所示,中间水平距离约为35 mm,另一侧水平距离约为25 mm;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中要求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 mm。图1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距离2)原因分析:安装单位放样后,由于每个楼层的门洞垂直位置存在偏差,安装单位未能够严格按照安装工艺进行安装。测量该台电梯其他层站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基本能够保持在32 mm左右,而该层中间位置水平距离为35 mm,从而使得在中间位置的轿厢门刀不会由于距离过小而与层门地坎发生刮擦,亦不会由于距离过大造成门刀与门锁滚轮接触不可靠

10、而无法开启层门。现场了解,由于安装队缺乏对电梯安装质量的把控,制造单位未及时安排自检人员前往工地进行安装质量检查确认,导致部分电梯未在自检完成的基础上就已经报验。3)处理意见:要求按照标准规范值进行调整。现场向安装单位了解其欲采取的措施,根据安装工艺,通过添加垫片来完成距离的调整不可取,而是需要通过添加槽钢来保证地坎的强度。电梯制造规范中要求每个层站入口均应装设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地坎,以承受通过它进入轿厢的载荷。若只是单纯地添加垫片,靠垫片上的摩擦力并不足以保证地坎的强度。若由于不可控因素需要延94第4期长工期的,安装单位应提早进行安排,如增加安装人员数量,而不是降低安装质量。制造单位应该做好

11、安装质量检查,不可在设备未通过自检的情况下,便出具安装质量合格证明书。检验人员在检验时,不能只是观察表面的尺寸,还应对电梯安装工艺进行了解。3.2案例二1)缺陷描述:某台被检电梯的层门为水平滑动门结构,且其被动门通过钢丝绳与主动门连接,为间接机械连接,其被动门的闭合到位需通过附加的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测。对层门闭合电气安全装置进行现场检验时,停梯状态下,断开门锁,手动推开层门,此时主动门及被动门的闭合检测电气安全装置断开,按压检修下行按钮,发现电梯无法下行,初步判定门锁安全回路有效。然后关闭层门,拨动门锁滚轮断开门锁但并未打开层门,此时主动门电气安全装置断开,被动门电气安全装置闭合,按压检修下行按

12、钮,电梯仍可检修下行,因此可知主动门电气安全装置在此情况下未能断电门锁安全回路。利用绝缘胶带将被动门电气安全装置做绝缘处理,然后关闭层门使主门锁闭合,此时主动门电气安全装置闭合,被动门电气安全装置断开,按压检修下行按钮,电梯仍可检修下行,因此可知被动门电气安全装置在此情况下未能断电门锁安全回路。分析可知主动门与被动门的电气安全装置采用了并联的方式,如图2所示。2)原因分析:经现场了解,维保单位并未对门锁回路的连接进行更改,为安装单位的安装遗留问题。安装单位未按工艺要求安装是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制造单位及检验单位初期的检验不到位,未能及时排查问题,可能只停留在打开层门后对主动门和被动门电气安全

13、装置同时断开时门图2主动门与被动门电气安全装置并联锁安全回路的检验,未能分别对两个电气安全装置进行验证。后续维保不尽责导致问题隐患未被排查处理。3)处理意见:对该层门的门锁回路进行串联连接处理,并对其他楼层的门锁回路的连接形式进行排查。告知相关维保单位,对涉及该安装单位的电梯层门安全回路进行自查。通告该安装单位,要求其履行安装质量监督职责,加强对安装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加强对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验证,做好检验质量监督检查12。4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电梯运行更加可靠与安全,需要对电梯门系统的检验工作提高重视,确保及时发现电梯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安全

14、隐患。检验人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电梯门系统检验的重要性,让电梯保护装置、门的运行以及导向、自动关闭层门的保护设置、紧急开锁保护设施、门锁保护设施、门联锁的保护设施等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此外,还需建立专门的电梯门系统检验工作体系,解决电梯门系统故障隐患,提高乘员日常使用电梯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 黄明辉.电梯层门的定期检验及案例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10):249-252.2 吴晗,孙超.电梯门系统检验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67-68.3 孟琳,王萧扬,郭庆亮.电梯门系统检验常见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269-270.4

15、许竞.电梯首层层门检验技术分析研究J.机电技术,2019(3):107-109.5 詹荣煌.几种电梯层门紧急开锁装置的现场检验与分析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8(4):2-5,19.6 刘全威.电梯层门存在的风险及其检验要点J.中国电梯,2018,29(1):42-44.7 代清友.TSG T70012009第2次修改电梯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检验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34(5):12-16.8 陈卫勇.浅谈电梯层门钩联的优缺点及检验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6(17):30.(下转第111页)林屴:电梯门系统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95第4期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在实践中的发展变化,用生

16、动、感人的事迹回顾我国电机工业的发展历史,使课程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课堂。课堂融入现代新型节能电机,使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绿色中国等思政新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课程还通过课程实践等课后延伸,融入农村水电等“农”的元素,如通过“电机学”课程实习,组织学生参观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高唐水电厂,学生在学习水轮发电机等专业知识之外,还感受到了农村水电通过信息化、智慧化技术改造,使河更畅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中国农村水电实现了绿色发展。学生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发展变化。通过打造“农林”特色课程思政新元素,激发学生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课程通过学习QQ群、

17、结合电力电机方面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如在学习同步发电机有功调节的理论知识后,在线上与学生讨论“美国德州大停电”事件,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大电机、互联大电网等安全、稳定电网方面的优势。课程通过课堂、网络、实践等“三堂联动”,拓展了课程思政渠道,做到了思政与课程有机结合的“三全育人”。4课程改革成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反馈课程内容丰富且有用,可以接触到科学研究前沿及生产一线内容。用人单位认为该课程立足电机电力生产一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特色明显,学生近5年考取国家电网人数占当年专业总人数的35%左右。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电机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明显提升。近5年,学生依托课程内容获得大学

18、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40多项,参与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依托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获得多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奖励。5结论福建农林大学“电机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建设“一交、两融、三阶、四化”的线上、线下深度混合式“电机学”课程体系,突出了“农工交叉”“产教融合”等专业办学优势,提升了课程的“两性一度”,减轻了教学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完成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解决了“难学”与“难教”的难题,做到了思政与课程有机结合的“三全育人”。课程为培养卓越农林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参考文献:1 中国政府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

19、人就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答记者问EB/OL.2023-04-04.http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http:/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4 吴作勋.电机学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J.林区教学,2021(4):67-69.9 魏俊祥.电梯层门电气联锁检验方式及具体要求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0):183-184.10 夏绪伟.几个层门检验问题探讨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6(1):43-44.11 侍广景.电梯门系统检验常见问题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78-80.12 何江江.电梯门系统检验常见问题的探讨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23(1):30-31.(上接第95页)吴作勋 等:“电机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