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探索189工匠精神是指专注、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优秀品质。工匠精神内在包含着踏实认真、专注负责的态度,具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拥有高超的技艺与精湛的技能。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一、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一)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契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铸魂育人,帮助大学生树立
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匠精神蕴含的执着专注、敬业奉献、求真至美等层面的道德品质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内容高度契合,是二者在职业领域的重要体现。(二)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方法相互贯通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注重促进受教育者将内在思想外化于行,不仅要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的职业素养武装头脑和精神内核,还要有将其转化为实际行为的能力,实践育人就是这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政治熏陶和思想锤炼,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专业训练,在实践中
3、增强信念,增长本领和才干。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要在实践者中生成,引导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锻炼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提高创新能力和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新时代新形势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包括思想品德、知识学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人文气质、劳动技能。而工匠精神
4、蕴含的内容内在地包括了这些内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已经处于经济发展速度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要求大学生既要拥有良好的品德,也要拥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因此,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需相互融通、共同推进。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大而不强、量大而不优等问题,需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势必逐渐增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内在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要求。工匠精神包含心传体知、师徒相传的内容,既重视技能、技艺的传授,也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它寓“教”与“育”于一身,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
5、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匠精神有显著的实践特征,肯定劳动的价值并鼓励人们主动投身于实践劳动,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人要在具体的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车晓锋(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55)摘要: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信念、态度和品质都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向同行。文章通过论述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探讨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需要从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
6、校企合作等方面发力,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车晓锋(1992),女,汉族,广东茂名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管理。教育探索190劳动中发展自我,在劳动中提高自身的身心素质、道德品质。同样,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积累经验,拓展知识,进而获得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技能性,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外,更需要重视他们职业素养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学生广、内容宽泛,但缺乏因材施
7、教、对症下药,与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发展、岗位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工匠精神的融入有助于将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结合专业特色、工作岗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业教育本身承担着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多样化、传承技术技能、具备创新精神、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面对岗位特点和就业市场上对岗位需求的多样化、精细化的人才培养特点,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就业创业需求,进一步拓宽就业创业的市场,需要融入工匠精神,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把握教育的普遍性、共性的同时,能兼顾到不同专业背景、专业特点的学生个体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8、,从而真正、切实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有助于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基因的传承。从古代的庖丁、鲁班等匠人,再到现在的“大国工匠”,这种“尊师重道、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随着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制造业大而不强、高精尖技术人才短缺的背景下,这种对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的极致追求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生于并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历史进程和深刻内涵认识不够,同时受到多元化思潮、“躺平”等不良心态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也要注重“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需要
9、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育人活动,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够通过访谈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已经将工匠精神纳入学校的相关制度的顶层设计中,例如制定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和评价学生实习制度、学生学分管理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例如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类竞赛等,同时建立“双师型”导师的培养管理机制聘任条件、程序以及在职期间的规范管理、考核方法等。但是专任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或者实践锻炼方面缺乏一定的制度和管理保障,他们普遍是从学校到学校,大部分缺少企业工作的经验,对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专业知
10、识也难以跟上企业或者市场的节奏,导致知识传授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工匠精神更是了解不够深入,难以找到课程与工匠精神的契合点,导致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课堂以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这个阵地的主要管理者是学生工作者,例如辅导员、党团组织的管理者、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者等,这部分教育者由于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基本上只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工匠精神的培育问题。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国家近些年的宣传以及报道的氛围下,让更多人了解了工匠精神,例如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节目 大国工匠,让更多人深切了解到了工匠背后的坚守、精益求精
11、等品质。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多地停留在了解人物故事,很少能将工匠们与自身联系在一起,他们普遍认为这太难了。(二)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质量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未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就业观念方面,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和扩建,部分学生和家长在就业方面更加功利化,他们的目标聚焦于提升学历和就业起点,很多学生对自身的专业了解不深刻,热爱程度不够。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们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工匠精神本身包含的爱岗敬业,“
12、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坚守信念。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经过企业的培养,能够很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了,这个时候,学生却选择“另谋高就”,这与工匠精神的“踏实认真”“专注负责”等内涵是相悖的。目前,企业要走高端产业转移新方向,需要的是能够沉下心来,在某一领域深耕的人才和“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教育探索191(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制度的制定上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例如会根据专业背景和特色,设置一定数量的兼职和外聘教师,但是在稳定的校内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当中,“双师型”岗位非常匮乏。工匠精神需要在实践中锤炼,兼职教师
13、和外聘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上完课就离开岗位,仅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知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熏陶作用有限。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一)顶层设计层面,建立健全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要切实推动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顶层设计的制度完善和保障上下功夫。职业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双高”学校建设的号召。首先,应将工匠精神纳入相关的制度建设以及学校建设和发展规划中,确保工匠精神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有章可循。其次,要联合学校各个部门直接的力量,利用课程思政的契机,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及学生工作者、班主任等教育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4、中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最后,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注重人文关怀、过程评价、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充分调动各个岗位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评奖评优的指标中,鼓励各个岗位的老师也要发扬工匠精神,严于律己,行为世范,以便更好地言传身教。(二)校企合作层面,加强校企双方协同育人工匠精神由于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仅靠高职院校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需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就必然要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中指出:“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
15、由此可见,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发挥一定的作用,推动产教学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例如,高职院校与企业搭建实训实习平台,制定学校对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实现精准对接。高职院校通过输送学生到相应的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的锻炼,以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学生在传帮带中学到真正的业务和技能,锤炼品格,磨练意志。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发挥其育人作用,使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可以快速学习到企业管理、制度、文化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专注负责的品质,让学生尽早深刻认识到企业对从业者的管理、技能业务水平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提
16、供的平台和资源,与企业共同建立“大师工作室”,让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师们作为学生学习期间的资源,在耳濡目染下增强工匠精神意识,培育工匠精神。(三)师资队伍建设层面,培养一支较强的“双师型”队伍要将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有一支水平高且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资深的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促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优化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职教十二条”改革方案中指出,需要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建设“国家工匠之师”,也指出职业院校招聘教师要避免“唯学历”
17、,鼓励聘用有长期在企业一线的、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进入职业院校。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很低,力量较为薄弱。面对当前我国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保证师资力量。一方面,要促进目前的教师队伍向“双师型”转化,教师通过寒暑假深入企业进行实地锻炼,及时掌握相关行业的情况和最新的规范和规定,在一线工作中增强专业技能,锤炼工匠精神,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要在校企合作的合作项目中,通过校企联动贯通,让具备良好政治素养的技术骨干到课堂上传授知识,增强工匠精神的感染力。五、结语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契合性,需要在顶层设计、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精准发力,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高素质的技能的时代新人的目的。参考文献:1杨晓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李贺.工匠精神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高职教育研究版),2023(3):10-13.3秦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及优化路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