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数学与文化
课型探究课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目标
概括文中所述数学文化的特点,掌握提炼文章要点的方法。
体会数学对其他人类文化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认识数学文化的特点。
揣摩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分析并理解其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导入 解读 延伸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导入语:
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从来没有间断过对语文和数学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头脑中也逐渐形成一种认识:语文——字、词、句、文学作品,数学——公式、定理、方程。然而,大家想没想过数学和语文之间的关联? 例如:
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
梯形 轴对称
梯形 轴对称
轴对称就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保持不变。对仗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词性不变。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原来,数学和文学有相通的地方。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用数学思想来描述的话,就是:时间是两头无限的,以作者自己为原点,恰可比喻成一条直线。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这悠远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
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而诗人的想像又补充了我们的数学理解。
数学和文学相通,是由数学的某种特点决定的。那么,数学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看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
2、作者介绍:
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3、 背景:
本文节选自他的《数学与文化》一书的绪言,是全书的总论。
二、 研读课文,探讨文章中作者观点。 (解读)
1、结合阅读方法具体分析如何把握本文的基本内容:
(1)浏览阅读,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浏览的关键是:(1)细读开头,寻找有关文章所写内容的提示语;(2)关注提示语,提取与文章标题或内容有关的概括语句。《数学与文化》的开头部分由11句话组成,其中最富有信息量的是第10句:“我这里并不想概括什么是数学文化,而只是就它对人类精神生活影响最突出之处提出一些看法。”这句话告诉我们,本文要谈的是数学文化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然后浏览全文,可以快速提取出论述数学文化特点的几个提示语“首先”“另一个特点”“再一个特点”和“总之”“概括为一句话”“最根本的特征”等提示语。这样全文的大致内容就已经清楚了。
(2)精读文章的主要段落,分析文章的基本观点。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