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语文下册数学与文化教案-人教版第六册.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99296 上传时间:2024-11-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下册数学与文化教案-人教版第六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题数学与文化   课型探究课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目标   概括文中所述数学文化的特点,掌握提炼文章要点的方法。   体会数学对其他人类文化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认识数学文化的特点。   揣摩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分析并理解其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导入   解读  延伸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导入语:   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从来没有间断过对语文和数学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头脑中也逐渐形成一种认识:语文——字、词、句、文学作品,数学——公式、定理、方程。然而,大家想没想过数学和语文之间的关联? 例如:   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              梯形                              轴对称                           梯形                                轴对称   轴对称就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保持不变。对仗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词性不变。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原来,数学和文学有相通的地方。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用数学思想来描述的话,就是:时间是两头无限的,以作者自己为原点,恰可比喻成一条直线。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这悠远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    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而诗人的想像又补充了我们的数学理解。    数学和文学相通,是由数学的某种特点决定的。那么,数学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看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    2、作者介绍:   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3、 背景:   本文节选自他的《数学与文化》一书的绪言,是全书的总论。   二、 研读课文,探讨文章中作者观点。 (解读)   1、结合阅读方法具体分析如何把握本文的基本内容:  (1)浏览阅读,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浏览的关键是:(1)细读开头,寻找有关文章所写内容的提示语;(2)关注提示语,提取与文章标题或内容有关的概括语句。《数学与文化》的开头部分由11句话组成,其中最富有信息量的是第10句:“我这里并不想概括什么是数学文化,而只是就它对人类精神生活影响最突出之处提出一些看法。”这句话告诉我们,本文要谈的是数学文化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然后浏览全文,可以快速提取出论述数学文化特点的几个提示语“首先”“另一个特点”“再一个特点”和“总之”“概括为一句话”“最根本的特征”等提示语。这样全文的大致内容就已经清楚了。  (2)精读文章的主要段落,分析文章的基本观点。 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