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5 月May,2023第 37 卷第 3 期(总第 149 期)Vol.37 No.3(Sum.No.149)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思想理论武装事关国家的发展前途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优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并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双向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助于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共进、相辅相成,形成双向融合
2、、相得益彰的思政育人新形态1-2。一、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的应然逻辑(一)双向融合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根据“四个服务”定位,切实加强党建工作水平,主动担负起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把工作落在实处。教师是高校的育人主体,是兴教之源的“主力军”,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能培育出“四有”好老师。大学生是高校的育人客体,正处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
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高校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主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3,探索基层党建对课程思收稿日期:2023-04-22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质培优背景下课程思政 点线面 多维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XGZJG2022B161)。作者简介:石群山(1972),男,广西灵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路径探析石群山(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广西 桂林 541199)摘要: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4、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存在融合意识不强、机制不健全和成效不明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契合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基层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用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二者齐头并进、同频共振,开创高校思政育人新格局。关键词:高等院校;基层党建;课程思政;双向融合;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23)03-0061-06612023 年 5 月第 37 卷第 3 期(总第 149 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政
5、的引领,推动二者双向融合,确保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双向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高校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基层党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办好社会主义高校的最基本的政治保证。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4。由此可见,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耦合,两者具有高度统一性,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回答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如果说基层党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点,那么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
6、力点,是立德树人具象化的体现。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能使基层党建有抓手、有内容,使课程思政建设有方向、有力量。(三)双向融合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迫切需要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具有目标的共通性,而且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都是“大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主要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利用高校所有资源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思想政治建设,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师生党员,宣传、凝聚和服务师生。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
7、德4。推动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可以使党建育人和思政育人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构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一方面,有助于课程思政建设更加全面深入,有助于解决和规避目前课程思政落实工作缺乏全面性、综合性、针对性等问题5;另一方面,有助于党建融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党建铸魂育人,将党的理论和建党精神等转化为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四)双向融合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8、6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沿阵地,是确保“三全育人”有效推进的重要力量,负责育人主体的教育、育人过程的参与以及育人方向的确定。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举措,需要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党务工作者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推进“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由此可见,无论是基层党建的具体任务,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内容,二者具有极大的相通性。课程思政蕴含在基层党建的工作任务中,基层党建引领包括课程思政在内的各项工作,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就必须把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有机融合起来。二、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
9、双向融合的现实审视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思政建设也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各高校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育部、各地各校遴选和建设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专业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但是,就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融合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622023 年 5 月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路径探析石群山很大的拓展空间。(一)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融合意识不强由于工作归口的惯性割裂,高校基层党建和课程思政融合意识不强,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党组织归“党口”,往往偏向学生管理工作,而较少围绕教学工作抓
10、党建。基层党务工作者往往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好党组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把关和监督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亟待增强。课程思政建设属于教学业务,由院长或教学副院长分管,更多是从课堂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开展建设工作,没有意识到党建中的众多资源就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以至于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契合性,基层管理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配合。(二)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不健全为了促进基层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 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该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11、但就课程思政建设而言,与基层党建的融合机制还不健全,缺乏清晰的顶层设计,这就造成有的基层党组织找不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抓手,不能聚焦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党建工作,将二者融合建设的创新举措不多。有的高校没有将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共融共建,没有将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作为基层党建的考核内容,没有将开展党内生活与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很好地衔接起来,没有将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与课程思政体系有效融合,没有将师德师风教育、支部主题党日等实践活动与课程思政实践教育一体推进7。(三)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融合成效不明显少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不多、用力不足,党建主题单一,不少教师忽略政治理论学习,从而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12、。党员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不明显,而普通教师由于对党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入,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硬融入”“表面化”现象,课程思政的效果不佳,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对基层党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基层党建没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特色。因此,鉴于基层党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亟待高校基层党组织重新审视和反思,打破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壁垒,形成双向融合、同频共振,共同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的路径选择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是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重要保障,也是巩固基层党建思想阵地的重要路径。双向融合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增设活动,而是将二者
13、互相融入对方的建设环节,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协同育人,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8。它既是育人模式的改革,又是育人理念的改进。这就要求厘清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契合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基层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用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一)基层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9。基层党建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保障,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拓展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1.以思想建设为目标,提高课程思政建设重要
14、性的认识首先,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学业务范632023 年 5 月第 37 卷第 3 期(总第 149 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畴,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基层党组织应主动作为,理清党建工作对课程思政建设独特的推动作用,形成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共识。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课程思政学习,加强与教研室的联系,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等文件,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入心入脑。再次,院系基层党组织要定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开讲座,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15、讲话精神,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思想基础。2.以组织建设为关键,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4。教师既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主体,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者,没有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就容易陷入表面化、形式化、口号化境地。因此,基层党组织应重视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将课程思政育人团队建设作为支部工作重点,发挥组织优势,完善学科或专业“双带头人”制度,成立院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构建联动育人机制,通过“双带头人”带动党员教师,进而以点带面,覆盖全体教师,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共识与合力。同时,还要借助统战工作,引导非党员教师,
16、提高他们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共识和工作合力。唯其如此,才能培育和构建稳定的课程思政育人团队。3.以支部活动为平台,增强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新时代,教师党支部要认清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关键地位,要强化党建育人与思政育人活动的融通性,把支部学习活动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常态化的重要平台,将基层党建学习活动与课程思政实践教育一体推进,引领并带动党员教师自觉运用课程思政理念开展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10。一方面,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借助“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党史学习教育”和民主生活会等多种交流形式,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元素挖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资源共享等,实现支部活动和课程思政互
17、学互鉴、互促互进。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教学观摩,提高课程思政建设“主战场”的践行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争先创优”活动,将之与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以及教学名师的培育与申报相结合,切实发挥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组织引领作用。4.以制度建设为支撑,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氛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从长远来看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建立相应的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工作机制,以此促进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双向融合。其一,利用党建宣传平台,引领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借助宣传栏、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并推广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18、、教学案例以及建设成果,以此来提高课程思政的影响力。其二,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联合基层教学组织集体备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督导,掌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情况,推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有效落实。其三,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评先、选拔培训的重要指标,培育和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以此来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二)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基层党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重要阵地,也是“三教改革”的坚强战斗堡
19、垒,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课程思政建642023 年 5 月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路径探析石群山设可以赋予基层党建抓手与契机,有力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和工作创新。1.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促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课程思政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基层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是防止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首先,基层党组织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增强党员教师的学习意识,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党建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这一主力军,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教师学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等文件精神,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推进学习型基层
20、党组织的建设。其次,基层党组织将课程思政融入党建,可以丰富党建内容,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党建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分析了各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领,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树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第一责任、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党建工作重点,推动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的融合,着力打造课程思政党建工作品牌。2.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进步的不竭动力。课程思政是将知识讲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效统一的重要手段。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课程思政建
21、设为契机,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突出组织功能,强化思政意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等理念,不断开展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心骨”。由于院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以及课程类型不同,课程思政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不断创新意识、方法、载体和形式。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将党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凝练形成适合本组织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四、结语创建良好的思政育人生态环境需要基层党建与课
22、程思政齐头并进、同频共振。高校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双向融合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有力的基层党建能对课程思政建设产生较强的增力,相应地,全面深入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对基层党建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将二者深度融合,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校育人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 霍磊,唐华伟,李迎霞,等.基于课程思政探索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38-402王启立,梁静,孙凤杰,等.课程思政 工程教育与基层党建多维融合的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23、022(23):104-106+109.3 刘凤兰.发挥样板功能 强化高校党建 J.前进,2022(5):60-62.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指 导 纲 要的 通 知EB/OL.(2020-05-28)2022-12-05.http:/ 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2(2):96-99.6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652023 年 5 月第 37 卷第 3 期(总第 149 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1)7王俊朴.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实现双向促
24、进和有机融合的研究 J.活力,2022(16):49-51.8李鹏.“党建引领 道术并举”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 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16-120.9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3.10傅瑶.高校党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目标及路径 J.现代教育管理,2022(7):122-128.(责任编辑:莫晓原)7 吴潜涛,潘一坡.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发展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7):77-87.8陈爱香,姚利民,舒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及其提升策略 J.思想理论教育,2019(3):68-73.9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EB/OL.(2022-08-26)2022-10-22.http:/ 曹群.适应性视域下职业院校“大思政课”教学探索 J.思想教育研究,2022(10):118-124.(责任编辑:莫晓原)(上接第19页)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