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前沿TODAY 120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申有福(海东市第一中学青海海东810600)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上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教育的浓厚兴趣与热爱,对数学经验的接受能力上的不同,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普通高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的差异较大,这必将对高中数学教育产生影响。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在高中数学课程上进行 分层次教学 的教改试验,将变得特别关键。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917(2023)14012002引言分层教学,就是从学
2、生的具体特点入手,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进而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最适合自身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为了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持续的进步和提升,需要进一步研究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教学体系和方法,科学配置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成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坐在台下,教师站在台上是最典型的教学方式,加上最终检测学生学习成
3、果的考试题,这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的及格线,同时尽可能取得最优成绩,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测试结果,用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需要以应试为目标实施教学任务,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学期末之前将所有内容讲完,这自然又会忽视某些跟不上进度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集体中不得不去接受这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应对考试是普遍和常态化的。然而长期的传统应试教学过程中直到学生在应试以后发现学习的内容往往被抛之脑后,或者由于没有跟上教学进度对大量的知识是不了解的,而这种现状从学生走向社会参与职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常常表现明显。高中数学作为理工类知识的基础,往往在学生
4、的理科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理科思维在现代社会应用范围和前景上都很突出,所以培养这样的思维,首先要在高中时期将数学的基本功建立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兼顾不同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能动差异,自然需要分层教学对教学有效性进行强化。2.高中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不够新颖;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期望学生能够顺利地做题,取得好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思维。同时,高考也给师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教师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应试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能力。高中数学是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缺少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
5、枯燥无味,而大量的习题又使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数学的学科性质,其授课过程中常常要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证和数值计算,老师们常常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推演和计算,使得学生对枯燥的教学环境产生了厌倦,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3.1在教学模式中实行“分层次教学”相对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来说,增加课程模式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那么也就意味着,自主学习需要建立在分层课堂上,很多教师误以为分层课堂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所缺乏的课程内容使自学并没有带来多少积极方面的影响,而实际的自主性学习不
6、是单纯的学生自习,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就在于教师的引导性教学必不可少,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引导的自主性学习就会变成盲目的学习,可能刚开始学生还会表现出兴趣,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就很显然会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上仅仅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真正的推动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的依旧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多个科目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产生偏科心理,对某些喜欢的学科学习起来非常用心,对不喜欢的学科就尽力减少学习时间,上课不认真听讲等。面对诸如此类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从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水平等制定相应的实际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高效
7、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2课堂导入分层一般来说,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前沿今 天 121 环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高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自思考,解决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问题,而面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使高中数学教学能够做到真正面对所有学生。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指数函数”复习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带首先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问题应当是关于函数的基础性知识,然后教师要引导学
8、生在课堂上多做练习,增强其自信心。第一,指数函数的奇偶性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指数函数不是奇函数亦不是偶函数。第二,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回顾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自变量的减小而减小。但是,在面对高水平的学生时,教师则会指导其回顾比较函数大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第一,当底数同而指数不同时,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第二,底数不同而指数同时,利用图像变化规律比较。第三,二者皆不同时,利用中间值比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分层教学方法进行回顾式导入,能够充分满足各种层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
9、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激励,而高水平的学生也在不断地向更高的层面迈进,教师同时也要指导其发展。3.3科学设定分层标准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分层教学中必须做好分层标准的合理设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层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程度及能力的评价,还需要兼顾学生的心理需求,避免因为分层而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或者产生不良情绪。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各个不同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使其都可以在学习中得到持续稳定的成长,但是不能仅仅由成绩高低而区分学生在教学中的待遇,这必然会造成学生心理落差,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分层标准的设定时,教师必须做好全方位的调研,具体包
10、括成绩、课堂表现、性格特征、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指标,禁止仅依据成绩来展开划分。一方面以成绩来进行学生的层级划分,并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成绩和表现;另一方面导致学生能力差异的不仅仅在于成绩,同时也在于学生的心理素养、阶段表现等,所以教师在分级时,需要通过全方位的考量评估来精准定位学生情况。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为突破组、奋进组、基础组等不同小组,突破组重点帮助能力较强的学生打破现有学习限制,使其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核心素养;奋进组则是针对积极学习,但是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和指导,再加上学生的努力学习,使学生可以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基础组则是帮助数学基础较差的学
11、生,从基础层面入手逐层进行数学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成绩进行动态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尽可能向高层级发展和进步。3.4对学生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地布置作业、练习,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比如:在“圆的一般方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前后安排适当的家庭作业,而基础年级则要把功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便把数学的基础打牢。第二阶段的同学,除了要完成基本的作业之外,还要在巩固“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运用所学,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第三阶段的同学在做功课时要增加难度,做
12、到“举一反三”,在难题中练习,拓宽思路,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3.5评价和测验的分层针对各个阶段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针对 A 班的同学,其自身的认识水平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的能力;B 班的同学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C 班的同学,因为他们的基本功比较薄弱,因此要把基本功的学习作为学习的重心。另外,试卷的难易要适中,有深有浅,层次分明,难易变化成阶梯式,这样才能充分检测各个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必须说明的是,没有教不好的数学,就只有不能教书的老师,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并不会只看到一些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而不重视或无视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做只能使 A 班的
13、同学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不利,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违背。如果长期忽略了数学水平较差的学生,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让他们丧失对数学的热情,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影响到他们的整体发展。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不但行之有效,同时也是教师从心底里对学生个体尊重的一种教学实践。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的应用,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运用学习需求挑选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种分层的教学方式下,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可以达到智力上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 范怡菁.分层法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 孙文敏.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20(5):1.3 胡仁飞,高瑜.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2.4 陈银洲.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优化探究J.南北桥,20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