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中介化交往的生态桎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42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中介化交往的生态桎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中介化交往的生态桎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中介化交往的生态桎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下64调查与研究65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下媒介与社会民调整行动。此外,政务抖音也可运用抖音软件自带的视频道具和特效配以抖音热曲在“短平快”的基础上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平衡政务抖音严肃的属性,二者构成的“反差萌”会成为受众讨论的话题点。2.优化主页设计,设置专栏导航。政务抖音号的主页设计要做到美观、舒适、便捷。视频作品的封面不要求绝对的统一,但要符合用户审美要求。如潍坊发布在主页视频封面选择上过于追求统一,一定程度上给受众带来审美的不适。此外,政务抖音号最好设置专栏导航,将同系列视频归入同一专栏下更方便用户搜寻和浏览,同时也凸显了宣传主题。四个抖音号中,只有烟台发布开辟了

2、2 个专栏,其余账号均未开辟专栏。而上海发布、北京发布、湖北发布等粉丝量过百万的账号均设置了多个专栏。3.巧用情感共鸣,增强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经由情感传播所提示的社会情绪在事件呈现、行为诱导和危机预警方面具有强大功能1。政务抖音号恰当运用情感传播策略能够引发共鸣,强化传播效果。一是巧用背景音乐,增强情感。背景音乐可以加强叙事内容的情感,也可赋予叙事内容本身并不具有的情感色彩,从而触动受众心弦,产生情感认知。受众产生的情感认知无论与视频的情感偏向是否一致,都会引发讨论、加深印象。烟台发布有关矿井坍塌事件的作品中,搜救类、哀悼类和获救人员感谢类视频都配以不同类型、不同音调的乐曲,其中一条栖霞笏

3、山矿难获救矿工感谢救援人员的视频,因暖人画面和感人背景音乐,点赞量超过十万。二是唤醒集体记忆,激发共情。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2。何国平将城市的“地缘文化、历史遗存和基于地域的故土情怀”视为集体记忆,并将其视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要素3。唤醒集体记忆的视频更能够激发当地居民的认同感、表达欲和分享欲。青岛啤酒节、烟台渔灯节作为独具特色的节日记忆在青岛发布和烟台发布上均受到大量关注。(二)凸显用户思维,重视用户互动政务抖音号运营方忽视效果监测,资源分配错位,究其本质是受众本位意识的缺位。新媒体时代,受众“传受一体”的传播角色大大提升了受众地位,因此媒体必须尊重受众,研究

4、受众。4一是重视用户反馈,增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政务抖音号要定期监测作品的传播效果,根据受众反馈,制定和调整不同叙事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资源分配策略。在评论区以平等的视角、活泼灵动的语言积极与用户互动,借助网络流行语、热梗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二是拓宽服务渠道,增强服务意识,以有用性增强用户黏性。政务抖音号需了解与城市相关的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满足用户获取城市状态变动信息的需要,为用户决策提供依据。政务抖音号上海发布开辟专栏魔都数字生活,详解上海电子政务的办理流程,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三)强化营销意识,打造城市品牌政务抖音号要从单纯的内容生产转向品牌营销,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这需要在形式上确

5、立深入人心的视觉标识体系,在内容上深挖地方特色。城市要找到明确的定位,制定统一的视觉标识体系,进行反复提示。陈先枢将 CIS 理论导入城市形象设计,以理念识别系统为核心,与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一起组成城市形象5。据此,政务抖音的城市定位可借鉴官方城市宣传标语为其理念识别系统;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民行为和城市活动作为识别系统;政务抖音号的头像、视频背景图、片尾提示构成视觉识别系统,三者合一打造出一座城市独特鲜明的视觉标识体系。一座城市的地方特色不仅体现在风景地标上,还体现在历史文化、风俗节日和科技创造等方面。政务抖音号地方特色的呈现在广度上需延展目光;在深度上需找到恰当的切入视角,匹配

6、恰当的叙事形式,讲述生动感人的地方故事。如上海发布挖掘地方特色,开设了“建筑可阅读”“上海记忆”等 11 个专栏,发布了 500 余条视频,平均点赞量 15 万左右,值得其他政务抖音号借鉴学习。结 语政务抖音号是连接公众和政府的情感纽带,既可以作为“官方话筒”,架起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也可成为一座城市的“日记本”,凝聚居民的集体记忆。掌握抖音的内容创作逻辑、研究受众的心理与诉求、将品牌营销意识引入账号运营,是打造优质政务抖音号的三大法宝。【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效果评估与跟踪研究”(批准号:19BXW073)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全球风险社会视域下网络

7、空间治理的社会舆情引导研究”(编号:22CXWJ01)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朱天,马超.互联网情绪传播研究的新路径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6):139-144.2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8.3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8):13-17.4 陈文莉.试论受众本位意识 J.新闻大学,2000(02):11-15.5 陈先枢.把 CI 战略导入城市形象设计以长沙市为例 J.现代城市研究,2000(04):46-47.(袁丰雪: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传媒系主任

8、、硕士生导师;张雪:鲁东大学融媒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当下,互联网正从人与人连接的时代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当前的传播生态可以理解为以互联网为生境、以传播为内核而展开的生存系统1。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迅速发展、普及,社交媒体愈加多元、成熟,深刻改变着人们生活与社会交往的场景与方式,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线性的、单向度的,而是基于多向度、多维度的中介化交往。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介的使用呈现出“泛在性”和“社交性”的特征:一方面,社交媒体很大程度上模仿了真实人群传播的能力,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另一方面,平台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中介化交往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交媒体演变成为十分重要的关系维系媒介

9、。“时空粘连”与“永久接触”: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交往生态变革梅洛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所构造的场景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会创造出新的社会场景,而新的社会场景的出现会产生新的行为方式2。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面对面的“身体”交流逐渐被移动网络媒体和社会化媒介中的虚拟符号所替代,身体“不在场”成为可能。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体不是单纯的信息符号载体,而是多重社会交往实践的场域。一方面,传播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信息流动和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线性传播的时间逻辑被打破,多途径同步传播和跨时空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以其全时性、广泛性及强烈的社交属性特征组织远程“不在

10、场”的社会交往,构建起以新媒体为中心、打破多种边界区隔的中介化交往场域。社交媒体运用交往的力量重塑时空关系,以超越社会互动时空束缚的特点塑造出一种崭新的多向度、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线上交往时空。社会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社交媒体的本质。人们通过使用社交媒体与包括自我在内的各个主体发生关系,并与其他主体在天然开放、时空共享的社交网络中被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个人进入这一特定的社交场域,便被卷入相应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中介化交往的结构秩序之中。以“关系”为驱动的社交媒体不断推动着个体展开社会交往,而以“永久连接”为特点的社交网络创造出一个彼此粘连的共享时空,也成为主体间关系紧密联结、不可轻

11、易摘除的纽带。在这一时空中,个体的交往行为和信息消费实践都将被转化为一种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透明直观、可追溯等特征,全时性的传播特点和可透视的实践行为使得交往主体的时间观念更为敏感、线上线下的空间区隔也渐趋缩小。此外,现代通信技术在组织时间使用和空间实践方面强调了同时性,中介化的社会交往常常平行进行,或相互联系、或相互分歧以争夺个体注意力,多任务、多进程的同地和中介活动随时发生,加快着日常生活的节奏,多对多的联系在持续强化的社交媒体这一媒介化的背景设置下成为必然。社交媒体日益占据社会沟通的中心,一种永久联系的不间断的接触流在人们的线上交往后台平行运行,整合或干预着其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它作为一

12、种社会性的中介,以移动在线存在创造了新的社会时间和空间形态,为个体的“永久接触”和“永久可及”创造了条件,社会互动的崭新连结限制浮现,影响着在线社会交往模式的形成和社会互动的重新耦合。崭新的交往时空之下,平台强社交、强连接、全时性的特点相互交织作用于个体的社会交往,面临交往生态的变革与时空粘连的社交场域,个体不得不迎接相应的挑战。摘 要: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介嵌入人类社会交往,中介化的虚拟交往成为主流。在移动通信技术和新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下,媒介在创造新的时间和空间社会形态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推动着新的交往生态变革。在以“时空粘连”和“永久接触”为特征的线上交往生态中,个体一边享受着“时空共在”

13、社会交往的技术便利,一边面临着“响应义务”和“被困焦虑”等关系维护的挑战。关键词:中介化交往;社交媒体;关系维护;响应义务 白若男“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中介化交往的生态桎梏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下66媒介与社会67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下媒介与社会“交往在云端”状态下关系维护的义务与焦虑“交往在云端”的生态格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交行为习惯和心态,改变着关系生成、拓展与维护的内在机制。人们利用强关系网络构筑的社交媒体进行着各种关系沟通、维系和生产行为,持续编织并系牢自身的社交网络圈,原本复杂生动的人际交往转变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连接。然而,在社交媒体赋予个体的交往自由之下,还存在着一种被遮蔽的

14、压制,即“永久接触”的可能使得社交媒体这一交往场域下的媒介隐形化地支配和控制着个体的社会交往。(一)辩证张力:移动关系维护的期望与“响应义务”。正如人际关系是“通过不断的接触来维持的,接触的数量和质量一样重要”,不受时空限制的操作能力催生出一种连续的中介互动模式,关系性沟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新兴移动通信技术与媒介技术的核心吸引力。通过使用手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频繁、短暂和瞬时的交流成为线上社交连接的主要方式,并创造着一种持续的“同在感”。然而,移动技术增强了令人焦虑的关系依赖和焦虑体验,个体既拥有维系关系的自由,又戴着被技术束缚的枷锁。个体关系移动维护的期望与其依赖性的体验形成一种辩证张力,这

15、使得关系内的各主体不得不面临着一种“响应义务”。移动维护期望是指通过移动电话技术(包括通过短信和语音通话)进行通信实现的关系维护的期望3。人们对不同关系的期望必须在特定的关系维护行为中进行协调,移动通信支持的“全时”接触使得个体不断增加的维护期望与即时性、响应性的线上社交内在逻辑结合在一起,人们倾向于使用多种媒体或强度更大的媒体互动等来保持联系,通过频繁、高强度、持续的分享、互动,并建立起强烈的响应义务。短暂的、有针对性的、共时性的持续沟通互动行为被内化为一种社交媒体关系维护的“仪式”,社交媒体使用本身成为一种义务,而这种义务感便源于个体对关系维护的期望。“手机”作为社会实体的移动技术设备,承

16、载人们对即时性、响应性和关系维护期望等要求的叠加,通过不断与用户接触互动,成为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情感“数字伴侣”,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一定程度上更是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关系4。一方面,移动智能设备作为中介化交往的物质载体,其工具性、灵活性和表现性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线上交往体验,增强了人与人的共在感;另一方面,全时接触下的永久联系逻辑量化了分享和回应等交往行为,多任务、多序列的交往使得人们的时间压力平行增加,现代社会的移动社会接触与交往已经不能再被视为简单的中介化交往背景,而是一种与面对面交往一样真实的以共同存在为特征的捆绑。在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交互环境下,知行耦合的效应不断凸显。媒介化社会交往的在线社会

17、互动与捆绑为个体日常生活、社会接触增加了新的连接限制,产生了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固定性,移动关系维护的期望被不断叠加,“响应”义务也随之愈加强烈。(二)负面效应:主体异化的依赖与“被困焦虑”。在深度媒介化的世界里,技术的“可参与性”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基于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而媒介技术在实现传播功能的同时,也使得“人类社会由单个人组成,又被单个人所联系”。人类交往的时空边界愈发模糊,自由度不断扩大,但由于交往时空的粘连及主体网络依赖的加深催生出一种强烈的“响应义务”,人们在进行线上交往时也会出现“被困焦虑”的心理。“被困焦虑”主要源于关系驱动下主体异化的媒介依赖

18、与技术裹挟下“永久联系”特点带来的时空冲突。关系沟通与维护作为中介化交往的主要目的之一,占据着人们线上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在中介化交往的生态中,即时、全时、共在的交往模式对用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线联系的媒体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干预和侵入着其正在进行的日常生活的前台活动。在此背景下,社交媒体使用的自主性、灵活性形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习惯,其社会交往和关系维护的主场向线上社交媒体平台迁移。人们依赖线上社交维持和拓展关系网络,然而其不断增加的关系维护依赖心理与期望保持“无义务”的愿望是矛盾的,人们对全时交往的向往也必然伴随着强烈的“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媒介技术迭代下,深度媒介

19、化进程不断加快,媒介技术的“负面效应”不断凸显。随着全时接触的媒体选择愈加丰富,主体开始转向多媒体、多平台的多重同步线上社交,“被困焦虑”的不断叠加使其成为中介化交往复杂、矛盾交织的互动环境中心。当下深度媒介化进程正推动“交往在云端”的生态进入一个更加深化的阶段,在更大的交往自由遮蔽之下的“被困焦虑”渐趋显现,个体不得不正视其逐渐异化的媒介使用习惯及由此带来的平行时间压力与高强度移动维护期望,跳出技术裹挟以缓解“被困焦虑”。移动技术驯化下中介化交往的期望协调当下,移动智能终端正在从一个功能性的工具转变为社会交往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处不在的永久联系已经成为与移动通信相关的互惠意义和期望的一

20、部分:我们期望我们的家人和亲密朋友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联系我们,并且觉得我们必须通过顺应这种“连接的存在”来做出回应5。社交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建构了移动关系维护的期望和互惠意义,然而当“永久在线”逐渐变成一种可被“永久接触”的规范时,个体对媒介使用的选择便不再是一种选择。(一)微观协调:“日程安排的软化”。移动技术支持下的社交媒体允许“细微的工具性”,即进行关系维护行为和个体生活的微观协调。尽管人们的线上交往被连续的中介化互动充斥,但移动技术也为“时空转移”提供了可能,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强制空闲时间或地点,“永久在线”的移动沟通为个体“日程安排的软化”提供了条件,利用好中介化媒介的灵

21、活性或许可以对抗由于被联系的可能性增加而产生的焦虑感和响应义务感。在以即时性、共在性为特征的线上中介化交往中,时空粘连与共享是必要前提。然而中介化社会交往具有充分的流动性特征,进行中介化交往的微观协调可以从不同媒体时空分配与区隔入手,使用多种社交媒体开展维持联系的交往活动,借助媒体的多样性实现灵活、多样的时空转移行为,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交往时空,扩大个体的时空选择范围,以多重“在线”场域服务于日程安排与个体实践,同时计划和执行几种实践活动,避免被单一媒体的时间约束,从而实现“日程安排的软化”,减轻单一时空粘连带来的“永久可及”压力。(二)设定节奏:“不在场”的等待与延迟。社交媒体“永久接触”的

22、特性使得实时分享成为可能,为移动沟通提供了同步或准同步的互动,实现了一种以即时性为特征的新的媒介互动模式,但也对个体的时间和注意力管理提出了高要求。正如戈夫曼所指出的,“共同存在使人们能够独特地接触、使用和服务于彼此”,尽管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沉浸的“共在”体验,但聊天、视频等实时分享行为要求远在的对方在行动上和认知上被分享者“控制”着,由于人们注意力的有限加上双方不同现实时空相融的冲突,这种基于“永久接触”的远程控制给个体带来了不少困扰。主动设定线上交往的时空节奏或能使实时交往更加轻松、自在。利用身体“不在场”的特性营造等待与延迟的时间,将协调人与人的交往转化为控制人与移动智能设备及社

23、交媒体的关系。在线上社交中,在线即对一个人的可及性的隐含声明,因此个体可以主动选择是否接入“永久在线”的通信系统以及接入的时间,当个体的现实时空与线上交往的共享时空未发生粘连时,即可获得延迟“永久在线”与让对方等待时空接入的机会。如即时通信软件 QQ 提供了“我在线上”“离线”“隐身”“离开”“请勿打扰”等状态选项,这种设计的模糊性便给予用户一定协调持续连接及永久接触的余地,在防止相应的关系期望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三)拓展选项:超越技术系统的交往。当中介化交往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移动通信工具与社交媒体来进行人际沟通、维持联系似乎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交往习惯,其交往方式的选择逐渐变成只有线上和

24、线下两个拥有固定、成熟的机制体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但看似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事实上仍旧是指令一般的规定。在移动技术驯化下的线上交往时空里,个体的主体性正在流失,其对于亲疏远近的控制趋于转向被技术所控制。若想协调在移动技术驯化下个体不断叠加的关系维护期待与保持“无义务”的自由,或可尝试主动拓展交往方式的选项,超越技术系统的控制,不局限于固定指令下的“方程式”行为。一方面,增加线上交往的个性化选项,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他人的关系维护期望,为自己营造不被技术捆绑的新交往时空;另一方面,尝试采用更多的非中介陪伴以维持联系,减少对中介化交往媒体的使用频率,调整以社交媒体为主的关系维系策略,通过改变媒

25、介交往习惯、减轻媒介依赖来降低相应期望。结 语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时空粘连”与“永久连接”通过整合网络、社会和个人逻辑来构建社会。在“永久在线”的线上社会中,个体与他人保持着持续的联系,人们在享受着技术便利和形成永久联系习惯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中介化、即时性的交往行为带来的各种矛盾情绪:亲密、接近、期望、焦虑、义务等。当下媒介化共存的背景下,新的时空生态对日常生活施加新的控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永久可及性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明确感知到的交往压力和沟通负担,探讨如何协调好移动关系维护期望与保持“无义务”的愿望,协商好线上线下双重空间的社会交往实践的问题,十分必要。参考文献:1 张磊,王露.数字交

26、往与网络生存:互联网驱动下的中国传播生态变迁(20122022)J.现代视听,2022(09):11-17.2约书亚 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3Jeffrey A.Hall,Nancy K.Baym.Calling and texting(too much):Mobile maintenance expectations,(over)dependence,entrapment,and friendship satisfactionJ.New Media&Society,2012,14(2).4Thulin Eva

27、,Vilhelmson Bertil,Schwanen Tim.Absent Friends?Smartphones,Mediated Presence,and the Recoupling of Online Social Contact in Everyday Life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2020,110(1).5Michael Bittman.The mobile phone,perpetual contact and time pressureJ.Work,Employment&Society,

28、2009,23(4).(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下66媒介与社会67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下媒介与社会“交往在云端”状态下关系维护的义务与焦虑“交往在云端”的生态格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交行为习惯和心态,改变着关系生成、拓展与维护的内在机制。人们利用强关系网络构筑的社交媒体进行着各种关系沟通、维系和生产行为,持续编织并系牢自身的社交网络圈,原本复杂生动的人际交往转变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连接。然而,在社交媒体赋予个体的交往自由之下,还存在着一种被遮蔽的压制,即“永久接触”的可能使得社交媒体这一交往场域下的媒介隐形化地支配和控制着个体的社会交往。(一)辩证张力:移动

29、关系维护的期望与“响应义务”。正如人际关系是“通过不断的接触来维持的,接触的数量和质量一样重要”,不受时空限制的操作能力催生出一种连续的中介互动模式,关系性沟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新兴移动通信技术与媒介技术的核心吸引力。通过使用手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频繁、短暂和瞬时的交流成为线上社交连接的主要方式,并创造着一种持续的“同在感”。然而,移动技术增强了令人焦虑的关系依赖和焦虑体验,个体既拥有维系关系的自由,又戴着被技术束缚的枷锁。个体关系移动维护的期望与其依赖性的体验形成一种辩证张力,这使得关系内的各主体不得不面临着一种“响应义务”。移动维护期望是指通过移动电话技术(包括通过短信和语音通话)进行通信

30、实现的关系维护的期望3。人们对不同关系的期望必须在特定的关系维护行为中进行协调,移动通信支持的“全时”接触使得个体不断增加的维护期望与即时性、响应性的线上社交内在逻辑结合在一起,人们倾向于使用多种媒体或强度更大的媒体互动等来保持联系,通过频繁、高强度、持续的分享、互动,并建立起强烈的响应义务。短暂的、有针对性的、共时性的持续沟通互动行为被内化为一种社交媒体关系维护的“仪式”,社交媒体使用本身成为一种义务,而这种义务感便源于个体对关系维护的期望。“手机”作为社会实体的移动技术设备,承载人们对即时性、响应性和关系维护期望等要求的叠加,通过不断与用户接触互动,成为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情感“数字伴侣”,人

31、与人的交往关系一定程度上更是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关系4。一方面,移动智能设备作为中介化交往的物质载体,其工具性、灵活性和表现性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线上交往体验,增强了人与人的共在感;另一方面,全时接触下的永久联系逻辑量化了分享和回应等交往行为,多任务、多序列的交往使得人们的时间压力平行增加,现代社会的移动社会接触与交往已经不能再被视为简单的中介化交往背景,而是一种与面对面交往一样真实的以共同存在为特征的捆绑。在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交互环境下,知行耦合的效应不断凸显。媒介化社会交往的在线社会互动与捆绑为个体日常生活、社会接触增加了新的连接限制,产生了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固定性,移动关系维护的期望被不断叠加

32、,“响应”义务也随之愈加强烈。(二)负面效应:主体异化的依赖与“被困焦虑”。在深度媒介化的世界里,技术的“可参与性”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基于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而媒介技术在实现传播功能的同时,也使得“人类社会由单个人组成,又被单个人所联系”。人类交往的时空边界愈发模糊,自由度不断扩大,但由于交往时空的粘连及主体网络依赖的加深催生出一种强烈的“响应义务”,人们在进行线上交往时也会出现“被困焦虑”的心理。“被困焦虑”主要源于关系驱动下主体异化的媒介依赖与技术裹挟下“永久联系”特点带来的时空冲突。关系沟通与维护作为中介化交往的主要目的之一,占据着人们线上活动的大部分

33、时间和精力,在中介化交往的生态中,即时、全时、共在的交往模式对用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线联系的媒体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干预和侵入着其正在进行的日常生活的前台活动。在此背景下,社交媒体使用的自主性、灵活性形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习惯,其社会交往和关系维护的主场向线上社交媒体平台迁移。人们依赖线上社交维持和拓展关系网络,然而其不断增加的关系维护依赖心理与期望保持“无义务”的愿望是矛盾的,人们对全时交往的向往也必然伴随着强烈的“响应义务”与“被困焦虑”。媒介技术迭代下,深度媒介化进程不断加快,媒介技术的“负面效应”不断凸显。随着全时接触的媒体选择愈加丰富,主体开始转向多媒体、多平台的多重同

34、步线上社交,“被困焦虑”的不断叠加使其成为中介化交往复杂、矛盾交织的互动环境中心。当下深度媒介化进程正推动“交往在云端”的生态进入一个更加深化的阶段,在更大的交往自由遮蔽之下的“被困焦虑”渐趋显现,个体不得不正视其逐渐异化的媒介使用习惯及由此带来的平行时间压力与高强度移动维护期望,跳出技术裹挟以缓解“被困焦虑”。移动技术驯化下中介化交往的期望协调当下,移动智能终端正在从一个功能性的工具转变为社会交往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处不在的永久联系已经成为与移动通信相关的互惠意义和期望的一部分:我们期望我们的家人和亲密朋友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联系我们,并且觉得我们必须通过顺应这种“连接的存在”来做出回

35、应5。社交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建构了移动关系维护的期望和互惠意义,然而当“永久在线”逐渐变成一种可被“永久接触”的规范时,个体对媒介使用的选择便不再是一种选择。(一)微观协调:“日程安排的软化”。移动技术支持下的社交媒体允许“细微的工具性”,即进行关系维护行为和个体生活的微观协调。尽管人们的线上交往被连续的中介化互动充斥,但移动技术也为“时空转移”提供了可能,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强制空闲时间或地点,“永久在线”的移动沟通为个体“日程安排的软化”提供了条件,利用好中介化媒介的灵活性或许可以对抗由于被联系的可能性增加而产生的焦虑感和响应义务感。在以即时性、共在性为特征的线上中介化交往中,时空

36、粘连与共享是必要前提。然而中介化社会交往具有充分的流动性特征,进行中介化交往的微观协调可以从不同媒体时空分配与区隔入手,使用多种社交媒体开展维持联系的交往活动,借助媒体的多样性实现灵活、多样的时空转移行为,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交往时空,扩大个体的时空选择范围,以多重“在线”场域服务于日程安排与个体实践,同时计划和执行几种实践活动,避免被单一媒体的时间约束,从而实现“日程安排的软化”,减轻单一时空粘连带来的“永久可及”压力。(二)设定节奏:“不在场”的等待与延迟。社交媒体“永久接触”的特性使得实时分享成为可能,为移动沟通提供了同步或准同步的互动,实现了一种以即时性为特征的新的媒介互动模式,但也对个

37、体的时间和注意力管理提出了高要求。正如戈夫曼所指出的,“共同存在使人们能够独特地接触、使用和服务于彼此”,尽管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沉浸的“共在”体验,但聊天、视频等实时分享行为要求远在的对方在行动上和认知上被分享者“控制”着,由于人们注意力的有限加上双方不同现实时空相融的冲突,这种基于“永久接触”的远程控制给个体带来了不少困扰。主动设定线上交往的时空节奏或能使实时交往更加轻松、自在。利用身体“不在场”的特性营造等待与延迟的时间,将协调人与人的交往转化为控制人与移动智能设备及社交媒体的关系。在线上社交中,在线即对一个人的可及性的隐含声明,因此个体可以主动选择是否接入“永久在线”的通信系统以

38、及接入的时间,当个体的现实时空与线上交往的共享时空未发生粘连时,即可获得延迟“永久在线”与让对方等待时空接入的机会。如即时通信软件 QQ 提供了“我在线上”“离线”“隐身”“离开”“请勿打扰”等状态选项,这种设计的模糊性便给予用户一定协调持续连接及永久接触的余地,在防止相应的关系期望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三)拓展选项:超越技术系统的交往。当中介化交往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移动通信工具与社交媒体来进行人际沟通、维持联系似乎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交往习惯,其交往方式的选择逐渐变成只有线上和线下两个拥有固定、成熟的机制体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但看似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事实上仍旧是指令一般的规定。在移动技术驯

39、化下的线上交往时空里,个体的主体性正在流失,其对于亲疏远近的控制趋于转向被技术所控制。若想协调在移动技术驯化下个体不断叠加的关系维护期待与保持“无义务”的自由,或可尝试主动拓展交往方式的选项,超越技术系统的控制,不局限于固定指令下的“方程式”行为。一方面,增加线上交往的个性化选项,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他人的关系维护期望,为自己营造不被技术捆绑的新交往时空;另一方面,尝试采用更多的非中介陪伴以维持联系,减少对中介化交往媒体的使用频率,调整以社交媒体为主的关系维系策略,通过改变媒介交往习惯、减轻媒介依赖来降低相应期望。结 语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时空粘连”与“永久连接”通过整合网络、社会和个人

40、逻辑来构建社会。在“永久在线”的线上社会中,个体与他人保持着持续的联系,人们在享受着技术便利和形成永久联系习惯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中介化、即时性的交往行为带来的各种矛盾情绪:亲密、接近、期望、焦虑、义务等。当下媒介化共存的背景下,新的时空生态对日常生活施加新的控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永久可及性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明确感知到的交往压力和沟通负担,探讨如何协调好移动关系维护期望与保持“无义务”的愿望,协商好线上线下双重空间的社会交往实践的问题,十分必要。参考文献:1 张磊,王露.数字交往与网络生存:互联网驱动下的中国传播生态变迁(20122022)J.现代视听,2022(09):11-17.2约书

41、亚 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3Jeffrey A.Hall,Nancy K.Baym.Calling and texting(too much):Mobile maintenance expectations,(over)dependence,entrapment,and friendship satisfactionJ.New Media&Society,2012,14(2).4Thulin Eva,Vilhelmson Bertil,Schwanen Tim.Absent Friends?Smartphones,Mediated Presence,and the Recoupling of Online Social Contact in Everyday Life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2020,110(1).5Michael Bittman.The mobile phone,perpetual contact and time pressureJ.Work,Employment&Society,2009,23(4).(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