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上第 二 单元 课题 秋游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难点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
准备
1.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2.先学提纲:
一、课文我先读
1.把课文轻声读两遍,再大声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再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
2.把下面两句话多读几遍。
(1)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2)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二、字词我先学
我能用红水笔圈出9个生字,用绿水笔圈出7个绿色通道中的生字。
我能按课后第二部分三个生字的笔顺在书本上进行描红。。
给前鼻音的字涂上红色,翘舌音的字涂上绿色。
棉 老 郊 追 师 逐 嗓 逮 滚
我能给“师、郊、逐、凉、追”口头组词。
学情
分析
第一次接触分段的知识,要让学生说说自然段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可采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搭好台阶。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天高云淡,雁过留声, 美丽的秋天到了,在这金风送爽的时候,你们最想干什么呀?
2.是啊,秋天的大自然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去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课文,名字就叫——秋游。(板书)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呀?(谁去秋游?到哪儿秋游?)
答案呀,就藏在课文里,只有读懂课文,才能找到它。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一)预习检测
1.之前相信小朋友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那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些词语你注意到了吗?出示生词(带拼音)。
凉了 老师 郊外 一望无边 白兔 绵羊 喊着
稻子 高粱 棉花 打滚儿 逮蚂蚱 嗓子 追逐
指名读,相机正因。
A、 这些词语中有很多都读轻声,都有哪些啊?
指名学生说 (学生若说“打滚儿”点击变色,指导儿化)(出示:轻声词)
一起来体会一下轻声,齐读!
B、现在,谁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相机正音)
2.这些词语摘掉帽子,变个模样,还能认识他们吗?(去拼音词语)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反应最快!(抢答)
(二)顺读课文,理解词义
出示目标:读读课文,想想词语的意思,看看能不能把词语的意思读懂?1.有不明白的吗?可学生质疑解疑,师着重指导理解“郊外、一望无边”
[郊外:先对比 是啊,到农村,到乡下,那就是郊外了]
[课文里说什么“一望无边”? (画面显示天空)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还有什么也像这样“一望无边”?(师情境描述: 一望无边的大海, 一望无边的草原)再来读读!指导读出“一望无边”的意境。师可示范]
师:看来呀,一个词也能读出一幅画呢!,我们再看这个词( “打滚儿”),应该怎么读呢?你打过滚吗?什么时候的事儿啊?当时心情怎样?你读读!
师:打滚很开心, “逮蚂蚱”呢?[(跳出蚂蚱)逮过吗?谁来逮一逮?逮住了吗?老师来看看,哟,没逮住,再来一下!这下终于逮住蚂蚱了(强调“逮蚂蚱”示范)!读一读这个词。]
意思都懂了,再读词语,一定就更有味道了!一起读!
2.你们真厉害,词语都能读得这么好,现在,咱们再增加点难度,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吗?可以与课文内容相关,也可以说自己想的,可以先说给同桌听听。生造句。
1. 词语学得这么好,读通课文一定难不倒大家!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前后左右一起读,互相听一听,帮帮忙!
学生自由读书
(三)教师范读
小朋友们读书的热情可真高,连老师也忍不住想感受课文内容了,听老师读一读好吗?看着课文,听老师读。教师范读课文。
(四)检查朗读
1.谁愿意也像老师这样读课文,读给大家听听?这么多呀!咱们请四位同学吧!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2.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小老师们?(肯定基础上提建议)
3.还有谁想读,愿意读的起立,一起读吧!暂时不想读的同学认真听,随时欢迎你加入大家的队伍!
集体的力量真大,你们读得真好听!
(五)教学生字
1.识记生字。(出示要写的字)
哎呀,有几个生字从词语中跑出来了,要小朋友们都记住他们才肯回去呢!有什么好办法吗?[相机分类识记字形]
(“凉 ”京加两点水、 “老 ” 数笔画 、“师”和帅比较、“郊”“交”加右耳旁、“望”是三部分合起来、“兔”象形字、“追逐”半包围结构、“喊”左窄右宽)相机指导书写“兔”“逐”“喊”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生字朋友这下该满意了,瞧,他们放心的回去啦!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里的小朋友秋游时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熟读课文
2.练写《习字册》上的字。
五、板书设计
1 秋游
二上第 二 单元 课题 秋游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的一些写作方法,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学
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先学提纲:
一、课文内容我先学
找出文中描写白云的句子,用浪线画下来,再完成下面的内容。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有时像( )。
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孩子们在草地上玩得多开心呀!我能用朗读来表现孩子们愉快的心情。
读了第三自然段,我想,秋天的田野里还会有:
学情
分析
对白云的把握、对庄稼的了解,多依赖于孩子的生活经验,而课堂对于生活经验的调动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1)昨天我们跟课文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进了课堂。(多媒体出示:农、兔、逐、追、望、喊、郊、凉、滚、游)
(2)指名读,齐读。(3)指名组词。
2.看图练说(显示画面:蓝天、白云、稻子、棉花、高粱)
(1)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
(2)学生练说。(指名说)
3.郊外的秋天如此美丽,你们想去那儿看一看,玩一玩吗?说走就走,现在我们一块儿去秋游。(揭题,板书课题:秋游)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目标:为什么要把渐渐读得这么慢?可以换个什么词?去掉行吗?为什么?
3.再读第一句话,指导读好渐渐。用渐渐说一句话。
4.齐读,想: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秋天来了过渡:他们来到田野,看到了什么?
(二)总体感知第二、三自然段。
1.显示画面(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画的? 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回答。(第二、三自然段)
3.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你们仔细读课文,再对照插图,出示目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边读边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蓝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板书(上→下)
(三)学习第二段
1.(再次显示画面1)你们看,天空--(蓝蓝的,一眼望不到边),(多媒体演示)白云变化(一会儿像一群白兔,一会儿像几只绵羊)。
2.白云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试着说一说。 口头说话:天空中的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真( )呀。
3.你们觉得天空美吗?美在哪儿?
4.第二自然段怎样读才能读出天空的美丽,请小朋友边看图,边仔细听。(画面配乐朗读)指名说
5.教师范读,指导第二自然段
(蓝蓝的读轻些,一望无边和两个有时像要读得缓慢些,一群白兔和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找到了恰当的事物来打比方时的欢乐心情。)
7.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那样美,田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看—
(四)学习第三段
1.显示画面(2)动态显示:稻田泛起稻浪,高粱涨红了脸,笑弯了腰,棉花点头微笑。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吗?
2.小朋友说得真棒。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写了田野中的美景,谁愿意读一读?
3.小朋友,你们觉得田野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
4.是呀,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你能来说一说,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吗?可以只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
(田野里,稻子黄了,就像( );高粱红了,就像( );棉花白了,就像()。
5.学生练说。(各自练,指名说)
6.小朋友描述得真是太美了,(出示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
7.光读好黄了、红了、白了这些词行吗?还要注意--音量要逐次加高。
8.教师范读,指导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跟读,试读,自由练,齐读)
9.学到这儿,你们想说什么?
10.齐读第二、三自然段,再次感受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
(五)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
显示画面1,画面2,加上尽情玩耍的师生(动画)构成完整的插图,并配上音乐。
1.小朋友,我们已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郊外,开心吗?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
2.出示: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在美丽的秋天里,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玩得怎么样?
生:(读)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师:读得不错!这段话写了在草地上玩的小朋友的几种情况?你怎么知道的?
(写了三种情况,因为这句话里连续用了三个“有的”。)
师:你能试着读好这句话吗?。
3.我们再来看图,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说出来。
4. 小朋友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不看课本上的插图和课文,练习用三个“有的”说一句话,看谁能挑战成功。(生练习后指名回答。)
5. 能不能说说我们学校外的,比如在家里,大自然里……
6.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小朋友亮开了嗓子干什么?
7.让我们带着兴奋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吧。
(六)朗读擂台赛: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七)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朋友,今天我们作了一次秋游,不仅欣赏了郊外的美丽风光,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补充习题》第一课
四、板书设计
(秋天来了) 蓝天白云 上
看到
秋游 稻子 高粱 棉花 下
玩耍 (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