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748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为了研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家校联动,共建学生阅读乐园;提供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整合阅读资源,贴近学生阅读心理;优化阅读评价,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阅读作者简介:邹柳芸(1979),女,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无压力陪伴式阅读,让学生从引领阅读逐步过渡至独立阅读,其不仅是学生启蒙学生阅读的钥匙,还是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体现了亲子共读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实践性、教育性正逐

2、渐被淡化。因此,探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的有效策略,实现课内外联动和亲子阅读目标,已然成为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开展家校联动,共建学生阅读乐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不仅指向了教师,还指向了家长。在家中,家长需要陪伴学生完成课外阅读,让其享受阅读乐趣;而在学校,教师也要准确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如为学生分析人物特点、点明主题等,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因此,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共建学生阅读的乐园1。首先,教师应切实落实亲子阅读。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在识字、阅读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并且不具备成熟的学习能力,因此家长应积极参与到

3、学生的阅读中,重视亲子阅读,并在家中营造阅读氛围,为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生活体验奠定坚实基础。为切实落实亲子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学生共同制订亲子阅读的方案,明确阅读的计划、形式、内容和时间等,并在每次完成亲子阅读后,将详细情况记录在共读本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还能让课外阅读逐步成为学生自主的行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以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一文为例,课文上半部分用插图呈现了面相凶恶、披红色棉袄的狼外婆敲木门的景象,而下半部分却用插图描绘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正在歪头打量门外的景象,二者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篇课文的插图从儿

4、童角度描绘了生活,加之相辅相成的文字,可以较快地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在开展亲子阅读时,家长应避免生硬地朗读文中的字句,而是需要富含感情 地朗读课文内容,并结合插图景象、自身理解去模仿角色语气,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狼外婆、小兔子等人物的特点。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家长可以和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人物特点、文章意义的理解,促使学生体会阅读乐趣,提升阅读热情。其次,打造师生阅读天地。阅读是学生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尚弱,教师可通过教读、共读、自读等方式,在课堂中高效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在为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增强学生阅读体验,为学生打造快乐

5、的阅读天地。以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拔萝卜一文为例,文章主要阐述了老公公请老婆婆来帮忙拔萝卜至小狗请小猫来帮忙拔萝卜的过程,并在文末提出了思考问题:“后来怎么样了”。在备课时,教师可以从这一思考问题出教育界/JIAOYUJIE2023 年第 23 期(总第 535 期)120课例研究发,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方案。首先,教师需要和学生共同阅读课文,通过共读同一主题,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分享交流;其次,以课文标题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提问:“怎样拔萝卜呢?”“拔萝卜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集中阅读注意力,提高有意注意;最后,引导学

6、生发散思维,思考不同的结局,为培养其阅读思维奠定坚实基础2。二、提供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内容具有典型性,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存在活泼好动和自制力差等特点,因此教师、家长可应用多样的方法带领学生阅读,为学生创造广阔的阅读空间,持续激发其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首先,家长可应用朗读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大多家长白天工作繁忙,与孩子共处时间较少,而朗读法十分简单,方便达成,适合在家开展。以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春节童谣一文为例

7、,家长需要大声朗读课文内容,让孩子模仿自己的朗读行为,并与孩子开展齐读或接读等。朗读法可有效塑造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改善部分学生害怕开口、自卑等恐惧心理,为增强其自信心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教师、家长可应用角色扮演方法,在实现有效阅读的同时,提高学生拼音、认字的能力。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要求学生标注阅读内容的拼音,强调培养学生拼音、认字的能力;同时,该栏目内容多为童谣、儿童故事等,趣味性较强,因此可应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展开教学。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松鼠找花生一文为例,在家中开展阅读时,母亲和孩子可以分别扮演鼹鼠和小松鼠的角色,父亲负责旁白。在扮

8、演角色、阅读旁白时,父母需引导孩子仔细揣摩动物心理,模仿动物的动作及口吻,帮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松鼠、鼹鼠等不同角色,通过上台表演的方式,趣味性地呈现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阅读。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自然而然熟悉文本,将认识汉字、学习拼音融进阅读中。最后,教师可应用提问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阅读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简单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一文为例,在阅读前,教师可以设置相应问题:“

9、你会剪窗花吗”“关于窗花,你了解多少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窗花文化,在阅读中加深对窗花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布置阅读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剪窗花,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三、整合阅读资源,贴近学生阅读心理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打破课内阅读的限制,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素材供学生在闲暇时间阅读4。但是,低年级学生缺乏充分的阅读经验,倘若阅读素材难度较大,极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阅读枯燥、惧怕阅读等不良心理。因此,教师可结合课内阅读素材和学生心理特点等,有效整合各类阅读资源,选择与一年级学生阅读心理较为贴切的素材,从而引导其进行有效、高

10、效的阅读。第一,教师可以以文体为依据整合同类文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同类型的读物,这样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又能在课外获得收益。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猴子捞月亮一文为例,该文章应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对此,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相似结构的文本,让家长带领孩子阅读,并在阅读完多篇文章后,创编类似儿歌,在调动学生热情的同时,有效训练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可以以作者为依据,对系列作品进行整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很多文章均为名家所作,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其优美的语言,还能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对同一作

11、者的作品进行整合。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阳光一文为例,这篇文章的作者金波为著名的诗人,其儿童诗语言简洁、韵味丰富,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极为贴近。对此,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金波其它作品,如会飞的花朵 听雨等。第三,教师可以以单元主题为依据,对相关文章进行整合。就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而言,不同单元的主题有所差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主题含义,教师可在完成某一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之后,整合课外与主题相关的文章。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为“帮助别人”。教师在整合阅读文章时,可搜集与助人为乐相关的文121教

12、育界/JIAOYUJIE2023 年第 23 期(总第 535 期)课例研究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在整合同一主题文章时,教师应该在充分整合课外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单元之间的纵向联系和单元内的横向联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亲子阅读课程,为亲子阅读搭建良好的平台。第四,教师可以以选文为依据,对整本书进行整合。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狐狸和乌鸦一文为例,这个故事虽然精悍、短小,但却有极为深刻的寓意。在完成对狐狸和乌鸦的阅读之后,教师可向家长、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并有效整合整本书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家长的引导,进一步掌握

13、乌鸦喝水 龟兔赛跑等故事的寓意,从而明白更多道理。第五,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依据,对相关材料进行整合。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发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节日,教师可以此为依据,整合相关阅读材料,在阅读中达到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等目标。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春节童谣一文为例,文章主要展现了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在阅读时,教师可通过此童谣向学生介绍春节相关的习俗,并通过整合生活资源,让学生体验春节习俗。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搜集春节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性、重要性5。四、优化阅读评价,培养学生阅读素养评价环节不仅能及时检验

14、“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效果,而且能调节后续的阅读实施。为了全面掌握阅读成效,教师可以从分层、多元、改变评价主体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教师在应用钉钉评价班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视频作业时,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择优分享6。一是相较于其他家庭,阅读水平在班级前列的家庭;二是相较于学生自身,水平较以前有显著提升的学生;三是阅读中呈现亮点的家庭或学生。通过此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教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熊住山洞一文为例,家长、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共同制作了环境保护宣传海报。教师在评价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表扬学生

15、的阅读成果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熊角度出发思考环境保护措施,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补充,让学生深刻领悟文章寓意,在实现心灵净化、精神滋养的同时,有效培养阅读素养。最后,教师应打破教师评价学生的局限,让学生、家长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猴子捞月亮一文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家长在阅读中的情绪、参与度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进行适当的指导。通过评价家长表现,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父母身上的阅读长处,还可以让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专注度,高效实现亲子阅读目标。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展开互评,通过让学生评

16、价彼此扮演猴子的相似度和朗读情绪等,实现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取长补短的目标。结语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是学生叩开阅读大门的一把钥匙,其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家长应加强对“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重视,并通过有效的策略开展阅读教学,实现学生从课内至课外阅读、从陪伴至独立阅读的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逐步爱上阅读,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参考文献】1李欣.走进绘本 亲子共读:亲情类绘本与“和大人一起读”有机结合教学案例J.新课程导学,2022(20):61-63.2康燕会.大手拉小手,共享书香趣:统编小学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18):56-57.3王雯,李梦圆,彭佳雪.异口同声,让孩子爱上阅读:浅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2):63-67.4董晴倩.学习共同体视域下低段学生的立体阅读圈建构对策分析:以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为例J.考试周刊,2023(13):47-50.5程莉.以春节童谣为例谈“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实践J.小学语文教学,2022(26):26.6叶姣妍.共读整本书 书香润童年:“和大人一起读”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设计,2022(22):7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