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60期环评上岗证培训考试
真题回忆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
1、参考国家有关环境、卫生和安全防护距离标准或规范要求,调查、分析厂区功能单元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或改变选址、搬迁保护目标等措施来满足要求。
2、进一步预测模式中的AERMOD模式对气象数据的最低要求是地面气象数据及对应的高空气象数据。
3、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4、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加强国际合作、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生物多样性的监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6、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中对于固体废物的范围界定情况,固体废物不包括下列物质或物品:放射性废物;实验室用样品;不经过贮存而在现场直接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到其产生的过程的物质或样品;任何用于原始用途的物质和物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他可不按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或物品。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1.5分)
1、以下各项中可选取为清洁生产指标的是 AC
A、设备热利用效率 B、吨产品COD最终排放量 C、循环冷却水循环率 D、粉尘无组织排放占总排放百分比
2、 B 不属于固体废物
A、假冒伪劣产品 B、放射性废物 C、石油及加工工业产生的油泥 D、生活垃圾处理场产生的残渣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适用于 D
A、地下热水 B、矿水 C、盐卤水 D、一般地下水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一级评价项目才要求的基本图件是 BC
A、地表水系图 B、植被类型图 C、生态监测布点图 D、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6、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D (这道题不肯定,大家自己找答案吧)
A、200m B、120m C、60m D、30m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将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中类型,以下区域适用于Ⅰ类区的是 ABD
A、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B、居民住宅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C、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D、 医疗卫生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8、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有化学物质的 A ,对附近地表径流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A、渗滤液 B、重金属 C、废气 D、地表径流
9、在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中,对于pH的多个调查监测数据,应采用 B 法获取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价。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法 C、均值法 D、内梅罗指数法
10、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是 ABC
A、就地保护 B、异地保护 C、建立种子库或基因资源库 D、设立生物通道
11、某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并且调查的地表水域内珍稀水生生物大鲵,还应增加 B 因子。
A、重金属 B、水生生物和底质 C、总磷和总氮
12、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D
A、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采用的是污染物排放标准
B、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
C、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厂界为起点的控制距离
D、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1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是根据 B 计算出的
A、矩形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AERMOD模式
14、对湖泊的环境水文条件进行调查时,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A、水深 B、流速 C、水面积 (还有一个选项既不清楚了,反正只选水深和水面积)
其他的选择题就没记得这么清楚了,只是大概记住了考点。还有一个就是:下列有关声环境二级评价的工作基本要求中正确的是(要弄清一、二、三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的不同点)
三、改错题
1、声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适用的范围是《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两达5dB(A)[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工作进行。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按照《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可以进图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采用有关六项指标来衡量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4、若新建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在严格50%执行。
四、简答题
1、生态影响二级评价需要的基本图件
①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②厂区平面图;③土地利用现状图;④地表水系图;⑤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⑥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⑦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2、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线源调查的内容
线源的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的高度(m),道路宽度(m),街道街谷高度(m);
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
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车型比例。
3、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①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②监测项目;③监测范围、点位布设;④监测时间和频次;⑤样品采集和分析测定;⑥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⑦监测单位的资质要求
(PS:这道题把我问懵了,想了半天都没想上来,到最后这道题一个字都没写,建议大家考试遇到不会的题目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按自己的理解写出答案就可以了)
4、公路、道路项目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①通过不同选线方案的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程度,提出优化的选线方案建议。
②根据工程与环境特征,给出局部线路调整、敏感目标搬迁、临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改善道路结构和路面材料、设置声屏障和对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防护等具体的措施及其降噪效果,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③在符合《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可对城乡规划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提出城镇规划区段线路与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规划调整建议;
④给出车辆行驶规定及噪声监测计划等对策建议。
5、地下水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水文地质条件调查;②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③地下水污染源调查;④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⑤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五、计算题
某厂现有工程排水量为12000m3/a,其中COD180mg/L。扩建新增污水量5000m3/a,COD180mg/L,新增污水中的2300m3将会经过进一步处理使其COD浓度<30mg/L,然后回用。计算该项目的三本帐。
某已建项目有两根排气筒,均排放SO2。A高12m,排放速率0.8kg/h;B高12m,排放速率0.6kg/h。两根排气筒之间的距离为20m,给出了SO2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问SO2 是否达标排放。
六、论述题
1、引水式水电站建设项目,坝址上游有基本农田,需要搬迁居民。经过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可能有国家或省级野生植物,下游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洄游性鱼类。
(1)运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2)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
2、一危险废物填埋场,设计总能力为50万吨/a,每年6万吨。虽然建设在矿产资源储备区但是是废弃矿区。虽然处在水库的保护区范围内但是防洪排涝标准是百年一遇洪水。距离军事基地2km。(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填埋场运营期的环境监测重点
(2)选址是否合理?为什么?
(3)本项目环境技术原则要点是什么?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