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菜园里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菜园里》是人教版一年级识字(二)的第三篇归类识字课文,课文主要由加了拼音的9种蔬菜名称和一首儿歌、一副插图组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学好本课为其它课的识字打下基础。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积累和运用词句,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课文特点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4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和“风字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大量识字,读懂课文,因此,我将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确立为本课的重点。识记生字是难点。
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我准备了富有生活化气息的PPT课件、蔬菜实物图片等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起到化难为疑,提高课堂效率等多种功效。从本课集中归类识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将多次进行提问,给予学生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看看、说说、读读、议议、画画”的学习过程中,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地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思路:
依据儿童的特点和教材的特色,本着“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首先是兴趣导入,接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的好处,互相启发,共同探究。最后,运用生活经验,拓展延伸,从而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二)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副菜市场的图画,在学生思考蔬菜的来源,引出课题菜园里。
2、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通过向学生展示九种蔬菜实物,创设菜园里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初步感知这些蔬菜的的特点和识记它们的名称。然后再说说自己刚才的收获。由于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初读课文内时,先提示学生解决不认识的字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
3、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在自悟。通过让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男女合作读等一系列读的活动,把课文读通顺。然后引导学生质疑,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如,在学生提出”为什么萝卜地下捉迷藏?“时,我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先引导说说平时自己是怎样玩捉迷藏游戏的,再结合萝卜的特点,使学生读懂课文。最后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擂台赛表演读,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3、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巩固识字,我特意安排了摘苹果和猴子上楼梯的游戏。同时趁热打铁,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仿说句子,既积累了语言,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4、课堂总结,实践活动: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里的收获,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里。我建议学生放学后随父母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并画下来。有意将课堂引向生活,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不拘泥于教材,把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宗旨,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等一系列读的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逐步学会探究,增强了与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