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垂线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的高、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空间里的垂直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与其他数学知识一样,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和性质,蕴含着“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课时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是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相结合。 学法:本课时我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来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三、
2、设计理念: 摆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较大的学习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的疑点也力争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突破。四、 精讲点: 1、渗透垂直定义既是判定也是性质及推理形式。 2、画线段的垂线时,延长线用虚线。五、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垂线,理解“互相垂直”和“垂足”的含义。 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3知道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
3、力,形成垂线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 在经历小组发现问题,探究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概念的几何语言表述及垂线的画法。六、教学过程:一演示操作 创设情境 1.演示模型,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a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二合作探究 得出新知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4、.1.给出垂直定义.定义:当两条直线AB和CD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垂直的表示法垂直用符号 “”来表示,读作“垂直于”. 如“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就记作“ABCD”。交点O叫做垂足。三、举例感知 新知升华1.填一填 记作: MN _ EF , 垂足为_. 记作: _,垂足为_.或者MNEF于O 或者ABOE于O2.注意:垂线的定义有以下两层含义:如图 (1)ABCD(已知) 190(垂线的定义) (2)190(已知)ABCD(垂线的定义)3.例1 如图,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若135 2
5、55,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 解:135,255(已知) AOE18012 1803555 90OEAB (垂直的定义)四、画图实践 探究归纳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a的垂线.(1)已知直线a,画出直线a的垂线,还能画出a的垂线吗?能画几条?学生回答(直线a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动脑筋:如果我们手边没有三角板那怎么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 ? (2)在直线a上取一点A,过点A画a的垂线.师生共同总结画法: 1靠(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线上;2过(点):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点;3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问题:这样画a的垂线可以画几条?(3
6、)已知直线 a和a外的一点A ,作a的垂线.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这样画a的垂线可以画几条?结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五、变式练习 应用拓展 问题:如何过一点画一条线段AB或射线AB的垂线呢? 注意:画线段(或射线)的垂线时,有时要将线段延长(或将射线反向延长)后再画垂线.六、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 )1.什么是垂线? 2.怎么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3.过一点能画几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呢?板书设计 垂线1、两直线垂直关键:交角有一个为直角2、垂线的表示:垂直用符号 “”来表示,读作“垂直于”. 如“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就记作“ABCD”。交点O叫做垂足。3、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