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 智慧之花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2.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3.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选择一个故事进行缩写。
4.学习课文主要人物的爱心、勇气和智慧的品质。
5、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特点,并会提炼小标题。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内容:学会生存、自我保护。
2.简单交流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事例。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类似的故事——智慧之花。(板书并齐读)
4.解题:说说什么是智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预习时你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2.反馈交流:第一个故事:第1——7自然段;
第二个故事:第8——19自然段;
最后一个自然段点题:赞扬了她们的机智勇敢。
三、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具体内容和人物特点
1.带着课后第1题:思考课文讲了两个姑娘的什么事?是怎样的故事?
2.复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要素,提示:用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故事内容。
3.反馈交流: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维吾尔族的小姑娘玛利亚,她运用学过的关于电的基本知识,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了5个触电的男同学,体现了她“智勇双全”的特点。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东北的小姑娘江雪,她巧妙地向工商管理所商检科举报了卖变质冰棍儿的人,体现了她“机智勇敢”的特点。
4.再读课文,想一想:你从两个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少年儿童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生存的思想。从第一个故事受到的启发:要记住和应用学过的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从第二个故事中受到启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
四、深入了解故事内容,提炼成为小标题
1.逐个读故事,试着给两个故事编写小标题。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自己的话编写。
2.提炼小标题。
第一个故事:遇险;救助;脱险(玛丽亚智救同伴)。
第二个故事:上当;劝阻;胜利(江雪勇于维权)。
五、课后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并选择一个故事进行缩写。
2、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
3、应用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4、学习课文主要人物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的品质。
二、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
2、应用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1.浏览课文,回顾两个故事主要内容。
2.指名交流。
二、指导缩写
1.指导缩写:(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2)理清层次;(3)边画边记,逐段删留;(4)整理成文。
2.了解本次缩写要求:一是抓住故事主要内容,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二是语句要通顺、连贯,意思完整。三是抓住故事主要情节,语言具有概括性,不超过规定的字数150字。
3.学生试着进行缩写。
4.交流、评价缩写内容。
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以及布局谋篇。
1、读着我们缩写的内容,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2、课文如何体现这两个小姑娘的机智勇敢呢?四人小组自主学习,找到文中相关句子和词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预设答案:
A、“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上五年级的维吾尔族小姑娘玛丽亚,放学后背着书包往家走,蹦蹦跳跳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从这句话你感受到玛丽亚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哪些词用得好?(“阳光灿烂”写的是好天气,从而衬托出玛丽亚心情很好;“蹦蹦跳跳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用比喻手法更突出了玛丽亚的活泼可爱,为下文她的勇敢机智做铺垫。)
B、“‘你们怎么啦?’玛丽亚尖叫着,就要冲上去救他们。”“冲”字体现了玛丽亚想救同伴的本能反应。
C、①她急切地思索着,一遍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②她思索着,问自己:我该怎么办?
这两句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①句好。“急切地”、“一遍遍”体现了玛丽亚当时心里的焦急;“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反复句式的应用更能突出玛丽亚急切的心情,强化了表达的效果。)
D、“在这紧急关头,上哪儿去找那些东西?她急得双手直拍身体,忽然转忧为喜:我不是穿着尼龙裙子吗?”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即玛丽亚的焦急心情。
E、“玛丽亚迅速将尼龙裙揉成一团,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过去,又小心翼翼地蹲下来。”这句话中那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迅速”、“百米冲刺”、“小心翼翼”这些词体现了玛丽亚救同伴的急切心情而又机智勇敢。)
3、小练笔:应用以上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片段,如上课老师未到时班干组织乱糟糟的课堂;跑道上争夺冠军的精彩镜头;遇到紧急情况时等。
4、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
(1)如果没有第8自然段,好吗?为什么?(不好,前后两个故事衔接不上。这是一个过渡段,它使得文章上下联系紧密,行文自然流畅。)
(2)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篇末点题,它是在结尾时将文章的主题巧妙地点化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
四、课后练习
收集自己知道的自我保护或救助他人的其他故事,当小练笔写下来。
板书设计:
玛丽亚——智救同伴 爱心 心理
智慧之花 勇气 动作
江 雪——勇于维权 智慧 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