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20个生字。会写“会、门”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认读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一分钟展示:
讲故事: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学习雷锋精神。
二、 字词检测
1.学生自测,把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
三、谈话导入 随文识字
一、揭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师:同学们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吗?见过天安门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文中的一位天山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去看看,他写下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二、 随文识字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2、 指名朗读
3、 思考: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小朋友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出示课文,指名朗读,指导两个多想的读法)
4、 小朋友为什么这么想去北京?(出示课文,指名朗读,红色字体的词语指读,学生跟读)
5、 借助图片识字(游北京,学生齐读名字)
6、 北京之行结束了,再去参观一下新疆。(出示新疆图片)你们想去参观一下吗?北京的一位小朋友也想去看看,他写下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7、 指名读,学生齐读。
8、 新疆这么美,小朋友这样对爸爸说。(出示课文)
9、 小朋友之所以这么想去新疆,因为爸爸这样告诉他。(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学生跟读红色字体的词语)
三、带文:《日月潭》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
3小组赛读
四、说话练习
1、 出示例句,学生仿照说句子。
2、仿照例子,说短语。
五、巩固练习
1、读一读,记一记
2、识字小火车
3、摘苹果
六、我会写
指导书写“门”“会”掌握笔顺、词语,可以借助图片说一句话。
七、 字卡互测
教学反思
李文慧
《我多想去看看》这节课,我上的是一节主题识字课。第一个环节学生自测字卡,让学生对不认识的生字有一定的了解。导入环节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随文识字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认读生字。课上,我让学生紧跟我的教学脚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具体做法如下:从有感情地读课题入手,到重点指导朗读课文分句,到找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再对这句话进行反复导读,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指名读,学生指读词语。不足之处就是课上,我没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与试教相比相差甚远。我还收集了一些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识字。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还带了一篇文章《日月潭》,但由于对小学课文了解不够,选择的这篇文中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难度。
在说话练习环节和巩固识字阶段学生的兴趣高涨,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在这两个环节处理的不够扎实。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加明确了:
1、 课不仅是备教案,更是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2、 课堂任务安排很重要,难重点一定要明确。要突出教学重点。
3、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的连接一定要有目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