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情感。
重点难点
学会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游乐园里玩得真开心,可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复习巩固】
1.出示教材第53页例4情景图。
2.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
生: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要烤几次?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提问:你能解决“剩下的要烤几次”这个问题吗?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请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重点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和列式。
生1:我先算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再用它除以每次能烤的个数,得到的就是还要烤几次。列式为:
90-36=54(个)
54÷9=6(次)
生2:我的想法和他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90-36)÷9=6(次)
师:你先算什么?
生2:我先算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生2:我的方法是在90-36的前面和后面加上一个小括号,表示要先算90-36。列式为:(90-36)÷9=6(次)。
师:你从哪里知道要加小括号的?
生2:我上节课学习的。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你是学习的小主人。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的数学家在很早以前就约定,像这样又要写在后面,又要先算的情况,用小括号把后面的算式括起来,表示先算。如果在以前,你们也能成为数学家,你们真棒!
师:你们会读(90-36)÷9这个算式吗?
生:不会。
师:这个算式应该这样读:90减去36的差与9的商是多少。
4.自主体验,总结判断。
师:比较上面几种算式,说说自己喜欢哪一个算式,再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5.通过刚刚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6.尝试练习。
(1)投影出示:
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瓶插几枝?
(2)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把先算的部分加上小括号。
(19+16)÷5
=35÷5
=7(枝)
答:每瓶插7枝。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3题。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4题。
(1)让学生说明图意。
(2)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5题。
(1)让学生板演此题,同时加强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增强学生的数感。
(2)教师讲解。
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6、7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各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8题。
(1)让学生仔细看题中的情境图。
(2)请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以及要求的问题。
(3)学生先独立思考解题,再在全班交流。
(4)老师讲解,统一订正。
答案:
1.80-(25+37)=18(棵)
2.(25+15)÷8=5(只)
3.37 48 56
5 33 10
4.(1)(60-15)÷5=9(米)
(2)(5-1)×5=20(元)
5×4=20(元)
买5个和4个一样的价格,故李老师可能买5个。
5.38-(42-24)=20(分)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我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而且方法很多,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老师希望大家能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