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进展与课程建设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065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进展与课程建设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进展与课程建设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进展与课程建设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为了推进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以及课程建设,该文针对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价值简单进行分析,分别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人员基本信息素质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针对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和课程建设面临的认知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以及教师信息化素养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提升教学认知,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统筹整合课程信息化教育资源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水平的策略。关键词:大学体育 信息化教学 课程建设 创新改进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3)20-0005-04Research on the

2、 Progress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NAN Haiyan(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Petrochemical University,Fushun,Liaoning Province,113001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3、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many aspects,such a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information resou

4、rce construction,basic information quality of personnel,discuss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odels,construction of

5、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s,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level,and finally proposes strategies to enhance teaching cognition,build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odels,coordinate and integrate inform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 resources,and enhanc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6、level.Key Words: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Curriculum construction;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基本条件和内容,信息传递是基本形式。在我国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深层次变革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现如今,信息领域与课堂教学工作深层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素质教育工作持续推行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中国教育现代化20

7、35 等诸多文件出台后,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价值 1.1 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大学DOI:10.16655/ki.2095-2813.2304-1579-5424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一般课题(项目名称: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进展及教学效 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JG20DB277)。作者简介:南海艳(1979),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5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20期专家论坛体育

8、教学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需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积极整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全方位尊重学生的知识学习主体地位,始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产生剧烈的冲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以及各种类型的运动,帮助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和技术内容的前提下,激活学习积极性1。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规划和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将难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制作成课件,以直观方式展示在学生眼前,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

9、学效率。1.2 有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持续扩张随着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传统体育教学资源单一的现象能够有效扭转,体育教学工作能够摆脱单纯的教材限制,利用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项资料,确保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运用技巧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教学任务。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利用体育教学信息和方法与教师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激活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指导学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3 有助于教师科学管理学生档案在传统社会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模

10、式中,教师始终处于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教师倾向于利用理论知识灌输或文字表达等方法传播体育知识及运动技巧,但当前时代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体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2。体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基本体育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利用信息平台搜集、整理、分析学生的档案信息,及时记录各种体测成绩,对学生的成绩档案、学籍档案分类进行管理,能够在减轻体育管理工作总量的同时,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也可以通过个人学号和密码查询自己的体能发展信息,有助于促进体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2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从目前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发展工作来

11、看,有关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我国境内高校体育场馆尚未全面引进电化教学设施。作为现代信息化教学核心设施的计算机,校内体育部门的平均拥有数量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不够完善,依旧是以传统的电化教学模式为主,尚未全方位普及应用以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但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打印机、复印机和扫描仪与计算机后台的兼容性基本达到了100%,这也证明在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教学自动化。体育教学工作将计算机重点集中在日常管理工作方面,能够实现不同计算机后台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并且我国各大高校的网络建设状况也得到了明显

12、提升。信息资源作为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包括了各种信息依据以及相对应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等,信息质量最为基础的要求是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及拥有足够长的保存时间,信息管理方法将会对信息价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过程中,信息管理方式先后经历了手工、机器和资源管理3个发展阶段,机器管理是以计算机管理为主,能够帮助教师将之前手动管理的原始资料转变为电子资料资源管理,可以借用网络数据库进行资源的分类以及数据管理,从之前的原始信息逐渐转变为能够产生新信息的信息资源。总体看来,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效率较低,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且管理方式

13、发展落后,信息资源的保存年限以25年为主,完全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3。高校体育部的计算机管理者是接触各种信息技术装备最早的人群,在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能够利用个人的信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但实际上,高校体育部的计算机管理者并非来自计算机专业,这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3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及课程建设面对的困境 3.1 认知发展不完善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以及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认知水平对于教育和改革工作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认知水平提升是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条

14、件。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依旧存在着观念肤浅的问题,并未针对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价值形成正确认知,出现了一种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教学的现象5。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从结构方面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本质。但因为体育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和目的认知不够全面,出现了信息化教6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专家论坛2023年(第13卷)第20期学本末倒置的现象。3.2 尚未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我国境内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革新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不同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

15、式也在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工作也在逐渐探索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现如今,我国高校已经针对体育教学工作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堂,但网络课程学习依旧是以静态环境为主,体育教学带有明显的实践特征,网络课程无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利用,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进行学习,使得大学体育尚未形成师生广泛认可的信息化教学模式6。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始终面临的问题是体育教学如何突破传统的学科特性以及时空限制,塑造全新的信息化教育生态。3.3 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有待完善在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以及课程建设中,数字化资源是其中的重要条件,同样也是信息化教学

16、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内容丰富且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推动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并且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投入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与个性化教学工作质量有着紧密关联7。高校大学体育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通常来源于个人制作、互联网平台搜索获取以及共建共享3个途径,但用于体育教学的可共享教学资源数量较少,依旧适合将个人制作和互联网平台搜索获取作为主要途径。4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及课程建设的策略 4.1 提升教学认识及观念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看来,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已经实现了深层融合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不同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从我国教育工作

17、的顶层设计看来,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内容的基本内涵。在信息社会发展、成长的学生,在信息获取方式、习惯和时间、空间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信息技术加持下的深度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发展趋势。由此不难发现,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体育教师需要在思想上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对于信息化教学以及课程建设的价值形成正确认知,主动推进体育信息化教学。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质量,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并非最终目的。信息

18、技术与体育教学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因。体育信息化教学是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工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现的全新发展成果。在信息技术加持下,大学体育教学生态无论如何变化,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工作都不能偏离最初的教学目标和规律。4.2 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以及课程建设中,教师需要适应我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逐渐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云课堂、翻转课堂等作为目前教育工作应用频率较高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云课堂的教学方式,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工作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

19、习资料,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基础能力制作对应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并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分享。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自主进行学习和思考,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课件中的体育内容进行学习,保障学生能够建立主动探究的体育云学习课堂模式。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设,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体育评价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评价模式是以学生的最终体测成绩为主,带有明显的终结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技能发展并未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不利于学生个人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推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建设相对应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融合信

20、息化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对应的线上学习平台,并上传基础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资源,同时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设计学生评价板块,让学生评价、分析所学的各项内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8。4.3 统筹整合课程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教育资源是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和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校方需要以“互联网+教育”资源优势发挥为基础,与各类院校合作进行体育教育资源库的整合,最终形成面向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公共服务资源体系。校方需要以体育信息化教学工作需求为基础,持续强化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且要在思想方面关注体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在解决体育教师信息

21、化技术了解程度较低问题的过程中,从技术层面建立有关微课制作的范式,确保体育教师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微课视频7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20期专家论坛中融入体育学科的知识点9。实际上,我国体育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课程视频的拍摄、制作等技能掌握不熟练的问题,校方可以专门建立相对应的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确保体育教师能够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状况,选择对应的微课制作专业技巧,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制作教学课件。此外,校方需要以体育学科为基础推进信息化教学,对在线课程资源库进行整合。校方和教师可以将国家体育的精品在线课程以及国

22、内外知名慕课平台的优质资源进行收集,从而建立共享式的在线教育资源服务,以体育教学实际为基础,组织专业的师资队伍,开发体育学科的在线课程,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校方需要与校外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相关的公共资源服务体系,保障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获得相应的在线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技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4.4 提升教师个人信息化素养水平对于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以及课程建设而言,教师个体素养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各项新技术主动进行学习,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体育教学以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为主,教师要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体育运动项

23、目差异为基础,对课程群进行整合,引入信息化技术,将运动技术、体育技能等各项知识合理串联,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使用启发式教学,推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10。同时,教师需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和体育理论突破之前的技术阻碍,以体育理论课、术科课为基础,积极引入翻转课堂,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平台,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在学会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校方的集体培训以及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共享会,提高个人的信息化素养水平。5 结语 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以及课程建设是顺应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的表现,能够帮助教师在实现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

24、的同时,持续拓展教学内容。但总体看来,大学的体育信息化教学办公自动化的水平明显高于教学自动化,并且在思想认知、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以及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水平方面始终存在问题,导致体育信息化教学工作未能达成既定的目标。校方为了全面实施大学体育的信息化教学工作,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需要在提升领导层以及教师教学认知的前提下,主动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实现校内外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配合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水平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参考文献1 李薛,韩剑云,孙静.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2 白永惠.基于信息化教学审视体育研学平台建设J.体育风尚,

25、2022(11):56-58.3 马腾,孔凌鹤.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与信息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8.4 侯鹏,杨楠,孔东.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3+3+3”高校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研 究 J.大 学 教 育,2022(12):152-154.5 钟世欣.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产品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22.6 余振东,党佳楠,杨小镘.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J.老区建设,2021(24):85-90.7 滕凤仙.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27):149-152,155.8 廖勇胜.信息化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4):86-87.9 杨辉,刘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367-368.10 王国亮,魏本卿.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1):103-105,1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