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72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4 期*本文系 20212022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B21MK01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胡万霞(1980-),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中,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是打造我国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教育、科技、人才的排序中着重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的现

2、代化,对解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推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提质增效至关重要。应该说,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高层次引领力量,不仅需要加强内在资源发掘实现内涵式发展,也需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形式和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横向上融通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诉求和资源;在纵向上贯通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满足各类主体不同成长阶段的多元需求,这也是搭建高等教育“立交桥”的理论缘起和现实逻辑。从这个意义上看,高等教育“立交桥”就是强调教育现代化属性中的三重内涵:一是基于人的现代化。为不同生命阶段和教育背景的人群提供多样性、多元化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为不同发展阶段和行业领域的机构岗位提供优秀合格的教育

3、人才,对不同现实诉求的社会机构和市场主体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二是基于国计民生的现代化。高等教育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代发展需求、经济业态发展、社会变革的充分联系和互动循环,切实服务于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三是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代化。“立交桥”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不断优化教育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设计,不断调整教育体系的类型设置和区域定位1。综合来看,高等教育打造贯通融通“立交桥”,是积极融入和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推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一、“立交桥”是中国式现代化视

4、域中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应然状态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对教育质效、人才培养、学科架构都具有一定的统领和决定作用。在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下,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方向的高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结构;以类型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多重覆盖的高校教育层级结构;以新时代协同育人场域建设为核心的多元化优秀教育梯队结姻胡万霞摘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下,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必须强调拓扑结构的自洽性、对焦时代发展的新诉求、应对国内国际的新环境。要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角度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立交桥”,找准点线面场形成横纵联合的主体框架,立足中国实际打造共享共通的特色节点,强化数字治理构筑通畅运转的交互机制,

5、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元系统的知识流转,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质效提升。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立交桥;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教育结构;贯通融通;交互机制引用格式:胡万霞.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4):3-7.中图分类号:郧649.21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员园园源原远猿猿载穴圆园23雪24原园003原园5教育理论与实践栽澡藻燥则赠 葬灶凿 孕则葬糟贼蚤糟藻 燥枣 耘凿怎糟葬贼蚤燥灶第 43 卷(圆园23 年)第 24 期第 3-7 页灾燥造援 43(圆园23)晕燥援24孕3原孕7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

6、系的优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构;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冷门学科、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等学科专业架构及不同应用场景;基于教育公平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结构。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的贯通融通格局,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教育结构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具现代化意义、更富有时代价值和治理效能。一方面,是基于各教育门类的相互贯通。以人口规模巨大为首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主体对象也具有大体量、多诉求、高需求等特点,由此,后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要面向更大体量、更多需求、更广场景进行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改革,将

7、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充分结合,将学科建设与学校建设统筹推进,着力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内部元素动态贯通,着力促进教育生态共同体内部不同禀赋条件的动态更新。具体来看,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纵向贯通需要从人的现代化和终身教育出发,围绕教育主体不同成长阶段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教育阶段的贯通。实践证明,在教育阶段体系中,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通用学识的诠释,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技能提升和岗位实践的创新结合,高等教育则更加强调在某个或多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但这种深入研究和应用不是凭空而来,是紧紧依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前置教育水平来实现的;这种研究和应用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统筹引领

8、应用型本科和学术性本科院校,引领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为新时代民众教育诉求和素养提升提供多样化优质资源供给。综合来看,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建设最终目的是更加科学高效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更加坚决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这需要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内部高职、应用、理论等不同方向、不同特色、不同地域的院校特色,聚焦世界一流进行核心竞争力打造,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统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门类教育形式,实现教育成果互认共享,教育人才融合流动,教育成效全面提升2。另一方面,是基于各社会场域的全面融通。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是确保高层

9、次人才有秩序有层次供给人力资源市场、促进高质量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校已经成为融通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民众诉求的重要平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学术精神、职业文化、个体价值等多种元素交织融通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筹推进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是全面、系统的,能够有效实现与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领域不同方面进行全面衔接。具体到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中,就需要紧紧依托中国基本国情、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以高等教育的学科设计、学术支撑、人才供给为渠道,加强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经济、技术与创新、基础与应用等多个方面的融通,促进

10、高等教育积极融入宏大而火热的现代化实践。比如,要积极适应当前共享互惠的发展规律,加强国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全方位流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步加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改造,提高资源的增值率。综合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必须紧紧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循环,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学术资源融通上实现突破。二、高品质“立交桥”是高质量发展中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主体逐渐转向更具普遍意义的高等教育。要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就

11、必须要把高校内涵发展、学科建设、育人成效置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目标中进行考量,着力推动高等教育贯通融通路径的拓展和通畅,打造更高品质、更严标准、更大容量、更优结构的教育“立交桥”。(一)拓扑结构的自洽性高等教育是一个多种教育资源以不同态势呈现、组织、交融的共同体,也是一个能够在不同维度、不同领域发挥知识作用和育人效果的功能体,而不能简单定位为培养合格人才或者提供学术服务的机构或平台。从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高等教育制度的院系设置及高校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面向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持,特别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外延式扩张发展,带有教育结构与时代发展宏大背景的自觉契合特性。

12、尤其是进入新时代,4第 24 期随着“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提出,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在从面向精英阶层向大众化普及发展中的重要趋向,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内在规律、时代发展的显性需求结合更加紧密。在这一态势下,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从自上而下的拓展铺设,到根据时代所需进行及时补位,再到当前系统化顶层设计、目标化精准发展,其结构逐渐从金字塔状转向扁平化、又转向树状拓展,最终指向具有数字化跃迁特性的拓扑状态。即能够动态根据时代需求在整体框架和基本核心优势之外,进行点状拓扑和面状引领,形成优势学术高地和学科建设集团。因此,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打造高品质“立交桥”,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扁平化结构观念和静态化

13、的体系构建思路,着力打造具有内部流转、内外流通、整体推动的自适应共同体,不断健全和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拓扑结构的自洽性3。(二)对焦时代发展的新诉求高品质的教育“立交桥”,即符合时代要求、契合高教规律、适合民众诉求的高质量教育结构体系,涵盖着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时代认知,包含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设置、教育结构框架体系和优化方向等,也包括对我国高等教育不同门类、不同场域间的相互关联及改造认知。综合来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然是结构日臻合理的教育体系。这种合理不仅体现在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律及全民公众素养提升规律上,更体现在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上。

14、虽然新时代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指引,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教育结构和学科框架的调整优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从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来看,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在传统优势教育范式、新兴教育方式及业态充分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冷门学科、重点学科与通识学科的统筹上,加强系统设置与总体安排,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需要积极适应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时代需求,立足长效化常态化制度设计保障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区域教育公平、空间范畴上优质资源配置、类型教育内在协同、特色教育优势发掘上下功

15、夫,持续满足高等教育服务新时代终身全民教育的新需求,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挑战的动态化自适应能力。三、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实践策略受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云空间等新技术新理念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新应用不断涌现,为教育结构提供了更多可选样本及要素。同时,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相对稀缺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充分衔接、与民众诉求的高效对接,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调整的重要命题。要实现高等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须统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场域的教育资源,以更加和谐的教育主体间性、更加流畅的资源空间流转、更加及时的教

16、育场景赋能,持续推动教育结构向教育体系转变,着力打造更加高质量的教育“立交桥”,进而促进人才、资源、成果多渠道供给,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参与建设。(一)要找准点线面场,形成横纵联合的主体框架要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立交桥”架构,需要找到主体框架的横纵联合节点,根据不同的节点所涉及的教育链条、人才链条、创新链条,连接成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教育场域。具体可从四个层面来构建横纵联合的教育结构体系:一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教育强国的建设,寻找高等教育架构的立足点。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新时代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领域新赛道出发,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国情和广大民众的基本诉求出

17、发,找到高校育人的现实定位、学术发展的功能定位,最终形成具有传统优势、创新优势、实践优势、应用场景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二是立足新业态新技术新理念,寻找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融通方向。要面向未来创新发展需要,将高等教育同科技、人才充分融通,加强对卡脖子科学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培育,以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教育发展前沿目标,以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教育科研挖潜对象,以自然学科、技术应用作为创新突破口,加强对新工科、新农科、新制造业等多种业态学术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三是立足类型教育来组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主体。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备的学科结构和院校设置,形成了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双

18、轨制的育人范式,在本科层次为主体的教育体系中形成了专科、硕博相辅助协同育人体系,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门类中形成了不同方向、不同对象人群胡万霞: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5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的教育类别。但从实践层面看,面对新的经济业态和市场环境,高校教育分工正在逐渐明晰化,在内部不断挖掘潜能形成核心特色和优势力量,在外部不断合纵连横形成协同育人优势。四是立足制度化定型来组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合理的教育体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必须要具体化、精准化,改变就单一教育类型进行优化的方式,加强系统理念,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长效化

19、制度来推动教育结构体系的元素流动、要素配置,进而形成高规格、差异化的“立交桥”架构4。(二)要立足中国实际,打造共享共通的特色节点新时代高等教育横纵贯通融通策略的实现,必须遵循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坚决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方针导向,着力打造共享互通、共通共建的特色教育品牌和融合节点。具体而言,就是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特色共享节点建设:一是坚持推动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地见效,把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和顶层设计置于“双一流”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时代建设进程中考量,要着眼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教育诉求,围绕区域发展的教育支撑、行业进步的教育动力等角度,推动

20、高等教育内外的学历互认、学历晋升、学科互鉴、学术共享等,加强高等教育内外生态环境的政治基础和发展保障。二是找准高等教育时代化大众化的契合点。要明确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模式,不是专供精英阶层的学术资本推动下的精致私利,而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人民性和社会性。因此,要打通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晋升的通道和路径,不断拓展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加强资源集聚。三是找到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结合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不谋而合。在促进学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中,

21、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推介应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精神世界不断丰盈,引导社会公众在终身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同诉求下,都能够及时高效地获得教育资源。(三)要强化数字治理,构筑通畅运转的交互机制在打造高等教育“立交桥”中,离不开对现代化教育模式和手段的运用,更离不开对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共同体的组织管理和现代治理。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先进技术和虚拟情境对传统集中式线下教育的冲击显而易见,必须要利用好数字技术的便利和变革,加强现代化教育治理手段的革新与应用,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不断外延融通、下沉贯通中构建起良性运转机制。这种运转机制类似于“立交桥”上红绿灯和斑马线,不仅要明确融通运行

22、的规则,也要划定底线和标线。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打造善治良知的高等教育场域。运用好大数据技术的跟踪分析和项目预判功能,强化物联网、云教育空间的及时储存传输释放作用,以高等教育与市场行业主管部门为核心组建政府部门间联席机制,构建不同阶层、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融通发展共同体,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区域壁垒、信息壁垒、学科壁垒、师资壁垒,形成数字化的信息流、人才流、资源流、项目流。这个过程中要加强权责利的属地管理,加强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的监测调整,强化教育评估的数字化和跨界化。另一方面,要打造多元共建的高等教育创新孵化实验室。充分借鉴已经形成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等经验成果,加强

23、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类型教育的共同育人,围绕新的经济业态、新的社会问题、新的发展需求,打造一种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多元素。即各类各级教育形式和主体机构都可以参与其中,寻找共同目标下的共同项目,或者寻求共同风险下的共同应对策略。尤其是面对当前教育诉求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必须吸收尽可能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拥有者加强教育投入,形成多领域支持态势。另外,则是高容错。面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立交桥”不仅要承担人才流转、资源周转的功能作用,也要承担起牵头引领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提质增效、加强供给质量管理的重要使命。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教育

24、现状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不回避矛盾和短板,充分激发各类教育场域参与者的主观动力,加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资源交叉和融通,形成整体协同育人和学术研究合力5。综合来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数字化支撑的新知识经济时代,要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高等教育的世界化开放交6第 24 期流至关重要。要引导我国高等教育“立交桥”能够包容和容纳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国别不同地域的教育资源,鼓励高校不断加强对外推介和交流,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和延展中展现教育的多样性与价值感,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话语体系。其前提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话

25、语、学科建设须达到一定层次和水平。因此,必须要立足知识和人才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既要努力打破学科的层级和界限,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专业分化与综合统筹设置,也要敢于打破层级门类间的学术窄化视野,积极开展创新人才的开放性思维培育,以高品质的教育“立交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 李桂荣,许佳佳.对人才成长“立交桥”与中职升学定位的思考与讨论 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5):27-31.2 张伟远,段承贵.建构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先驱:新西兰的经验和教训 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14-19,95.3 袁松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

26、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04-112.4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国际比较及启示:基于分类教育体系构建的视角 J.江苏高教,2011(6):76-78.5 刘湘豫.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探析 D.开封:河南大学,2010.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张家口邮编075000Building an Education“Overpass”: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HU Wan-xia(School of Marxism,Hebei

27、 College of Architecture)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o optimize the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we mustemphasize the self consistency of topological structure,focus on the new demands of era development,and respond tothe new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We shoul

28、d focus on building the“overpass”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rtical connection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find the right point,line and plane toform the main framework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build the characteristic node of sharing and commonbased on C

29、hina s actual situation,strengthen digital governance to build a smooth operating interactive mechanism,break discipline barriers to achieve multi system knowledge transfer,and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structural system;overpass;Chinese moderniza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educational structure;connect and integrate;interaction mechanism胡万霞:打造教育“立交桥”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