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闸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2、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
3、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
4、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 教师活动:A、展示顾闲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并以一幅工笔花卉为例演示其绘画技
5、法。 B、提出问题:结合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总结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学生活动:A、结合图示分析工笔画的绘画技法。B、根据工笔画的技法,总结出韩熙载夜宴图运用了线条勾勒、随类敷彩的语言表现方式。 教师活动:A、展示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宣誓,指导学生从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等几个方面了解具象艺术的其他表现方法。 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 学生活动:A、分析并总结荷拉斯兄弟宣誓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 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 (2)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生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
6、、夸张、重组等语言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达利记忆的永恒、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德国马尔克的蓝马、齐白石的虾和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 B、提出问题:观察分析以上作品中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手段? 学生活动:A、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展示的作品给与鉴赏和分析 B、学生讨论并回答:变形、夸张、重组、概括、提炼 老师总结: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3)抽象艺术:主要是在20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
7、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热抽象” 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黑黄兰构成、捷克画家库普卡的牛顿色盘 B、提出问题:我们从这两幅作品中分别着到了什么形象?两幅作品在运用美术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A、鉴赏作品B、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也就是我们什么形象也辨别不出来,完全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 4、自我评价练习: 教师活动: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若干幅让学生来辨别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 5、课堂回顾总结: 教师活动: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B、提问:美术作品的基
8、本语言元素是什么?语言表现手段是什么?美术语言的表现形态分为哪三类?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复述回答 教师活动: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走进具象艺术”,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研究具象艺术的有关内容,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 6、板书设计: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特征:具体性和形象性 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问、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2)意象艺术(3)抽象艺术第三课如实的再
9、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阐述。一、教材分析: 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3、主题性作品的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4、具象艺术的功能 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鉴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
10、: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的模拟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首先展示几幅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然后再以古希腊
11、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二)、新授: 第一环节: 以五代时期黄荃的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重点以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分析,作者根据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主题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天才的运用,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严密紧凑,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世
12、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得出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的就象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 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那么请同学们鉴赏作品: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分析其典型形象的塑造。 第三个特点: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和描述。如作品:货郎图、血衣。 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同学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作品来加深了解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环节:“怎样鉴赏具象艺
13、术” 在这一环节中运用第一课所学的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在这节中,从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两大类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在这一环节当中重点讲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在主题性作品中中,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或者说,它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具体以作品血衣、田横五百士、拿破仑一世加冕为例赏析、讨论加深理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第三环节: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其意义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作品的意义呢?具象艺术的记录功能
14、和社会干预功能这两个主要功能就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它的形象和主题(内容)奠定了基础。具象艺术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的记录功能上,它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使我们可以认识当时的社会和艺术的思想与观念。另一方面,具象艺术又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教育意义。四、课堂小结: 把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一总结,重点强调在具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塑造问题。五、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具象艺术的特点,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第4课
15、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一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二、教法设计 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
16、三、学法: 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 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白
17、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什么是意象艺术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教师活动:(1)板书:什么是意象艺术 (2)提出问
18、题:A、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B、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3)展示作品:圣维克多山、呐喊、星月夜、内战的预感 (4)提问 (5)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鉴赏意象艺术的根本要求。这一环节,我重点是要传达
19、给学生这样两个理解的切入点,那就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突出的就是“感觉”和“想”。 教师活动:(1)板书: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3)提出问题:A.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提示:我们从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 (4)展示:朱耷的鹤鹑图 (5)提出问题:画面中鹤鹑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现实中会出现吗?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
20、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B、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C、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板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4.总结回顾: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我们知道,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生观表达。理解意象艺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21、,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抽象艺术,请同学们提前预习。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一美术鉴赏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生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
22、),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二、教学方法: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
23、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0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
24、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2、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热抽象含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 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 能力练习: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
25、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 (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1、抽象艺术的形成?: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1、抽象艺术的形成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基本确立。 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抽象艺术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
26、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 知识补充抽象艺术在我国的独特表现, 抽象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拓展:学生欣赏完这些作品后,跃跃欲试。都想创作抽象艺术作品,那么,这时候老师要适时满足学生的欲望。 动手实践,创作作品 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重点讲述的是冷、热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四、板书设计: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
27、分别展示冷抽象、热抽象美术作品,分析其分类、代表艺术家、特点等环节,分析鉴赏部分作品。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1、学习内容“美术鉴赏” 模块的学习内容:内容建议学习活动建议鉴赏基础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
28、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n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鉴赏内容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2成就标准通过“美术
29、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4) 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5)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6)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模块B:绘画雕塑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
30、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 学习内容本学习模块包括绘画与雕塑两个门类,也涉及运用多种材料以及各种造型语言的现代艺术。“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内容:类别学 习 活 动 建 议绘画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
31、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种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 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雕塑2成就标准 通过“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1) 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2) 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3)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4)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作出评价。(5)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2007-03-07人教网下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