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6152569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0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课堂实录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或含马的诗句吗? 生: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瘦毛长、一马平川走马观花、快马加 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生:春风得意马蹄急,踏花归来马蹄香,浅草才能没马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有进一步的认识。 师:前面我们学过《爱莲说》,今天我们又将学习《马说》,有谁能够讲一讲“说〃在这里的 意思? 师:"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 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 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 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师:哪位同学介绍作者? 生: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 宋八大家”之首。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 “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 秦两汉占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师:介绍写作背景。 生: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 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 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 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师:听课文录音,明确字音、语气、节奏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沉痛、惋惜、同情。低沉缓慢师: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生: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 祗:只是;辱:受到屈辱;骈:两马并驾;槽机: 喂牲口用的槽;以:因;称:著称。 师:你能解释以下几个虚词吗? 虚词:而、之、以、也师: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 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 称号。 师: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没有遇见〃伯乐","下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生: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析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师:对于千里马的遭遇,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沉痛、惋惜、同情。 师:朗读本段的沿气、节奏应该怎样? 生:低沉缓慢师: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师: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愤怒谴责。急促、迅猛、高亢。 师: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生:一食:吃一顿;或:有时: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通“饲",喂;能: 能够;是:这样;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见:通"现",表现;且:尚且;等:等同;安: 疑问词,怎么。 师:你能解释以卜•几个字吗? ① 虚词:而、之、也、其实词:能食尽 师: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师: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生:口行T•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 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 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师:“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师:如果才美外现了,称为什么马? 生::千里马才美外现名马师:"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师: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 能千里也? 师:对于食马者的做法,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愤怒谴责。 师: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师:注意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师: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试试看虚词:而、之、以、也、其、策 ① 实词:能食尽师: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生: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吗” 师: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生: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憧得它 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师:"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师: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师: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生:呜呼!其真无马邪? 师:本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对埋没人才的愤懑之情。 师: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生: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师: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如果不是,他们分 别比喻什么? 生: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圣明的君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 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师:作者韩愈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怀才 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师:文章借千里马的遭遇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控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的无奈和愤慨,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生:托物寓意。 师:你认为十一个“不"字表达出什么语气? 生: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师:每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生: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 马者"的深刻嘲讽。 师: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