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课反思我执教的五年级唱歌课拉萨谣一课的课例研磨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还有很多地方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完善。一次次的集体备课、打磨,让我从中思考了很多,受益匪浅。现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反思:首先,对课标的把握不够准确,解读的不够具体。新课标中指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基于五年级的学生对简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视唱能力这一特点,在每一次学唱歌曲时,首先让学生多听,在采用歌曲接龙的方法,老师先唱难一点的乐句,学生再接唱简单的乐句。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多听再唱,简化了难点。对于乐谱的学习,我同样采用先听再唱的方法。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纠正演唱的音准。其次,对教材
2、的分析不够深入。磨课中其他老师提出了建议,把旋律相同的乐句放在一起学习,分别找出歌词中唱到“忘记了”的歌词和“忘不了”的歌词。对于旋律相同的乐句,通过变换歌词的方法来演唱,让学生先试着自己加入歌词演唱,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指导。相同的旋律重复的的聆听、演唱,学生很快就能够唱好。这样的学习化难为简,更有层次。而在第二次备课的时候,我对整首歌曲进行了分段学习,总感觉教学的层次不够鲜明,学生学习的很困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很重要,备好一节课,不是会唱一首歌就可以了,而是在不断地备课中,深入分析歌曲、挖掘教材。最后,教学语言要有引导性、目的性,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第二次备课中的预设问题,让学生找出歌词中唱到了哪些事物是可以忘记的,哪些事物是无法忘记的。问题的提出只体现了教学语言的呈上,而对下一步的教学却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做到启下。在三次备课时,对“忘记了”和“忘不了”的乐句进行学唱,这样,充分发挥教学语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教学语言更周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但是总的方向对了,课堂的方向基本上就不会错。比如,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对教材的正确分析,对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教学语言的正确使用等等。 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希望明天的我,面对课堂能够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