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1. 练习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检查自学
复习导入:
12×4= 21×3= 42×2=
13×2= 33×2= 43×2=
看来小朋友们都会口算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位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新知。
二、设疑引导,合作探究
1.出示例一:
每盒有12支彩笔,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列出算式:12×3=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12×3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想一想等于多少呢?不能口算的同学用小棒帮帮忙。
(2)交流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2+12+12=36、10×3=30、2×3=6、30+6=36。
(3)师摆小棒演示算理。指着第二种算法:12哪去了?为什么10×3、2×3呢?学生思考并交流。
现在明白了吗?先把12分成几和几?10×3是因为?2×3是因为?
(边说边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通过口算,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展示交流,点拨指导
2.探索算法
(1)同学们,乘法除了可以口算以外,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2)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竖式,指出:末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行的前面。
(3)介绍各部分名称。1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先用个位上的2乘3等于6,写在积的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乘3,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1乘3等于3写在十位上。
(4)挑学生说算法。
3.用竖式计算124×2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之后,交流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算法的基础上,再现乘法竖式,理清乘的顺序,竖式的格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四、拓展训练,达标测评
1.第60页做一做
14×2= 33×3= 21×4= 423×2= 212×3= 221×4=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评价。
2. 一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32人,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式计算
①小火车一次可坐22人,3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②每一边放342盆花,两边共放多少盆?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分层练习,让学生在掌握运算算理的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
五、概括总结,感悟提升
1.怎样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计算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练习各个知识点,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进而使学生对新学内容真正内化吸收,能力上得到提升。
六、作业设计
1、P63 2
2、竖式计算
32×2 331×3 41×2 121×4 421×2
七、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每盒有12支彩笔,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12×3=36(支)
1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