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认识
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中心学校 杨占有
教学目的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等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高线的概念,并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线,特别注意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三角形的三条高分别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就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位于三角形的外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高等概念及其画法。
2.难点: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及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认识三角形的高等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等
一、引入新课
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二、探究新知
1、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高的做法:
1)、将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BC边重合
2)、平移三角尺,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点A
3)、从点A向对边BC作垂直线段
4)、作标记,标出垂直符号、高和底。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三、知识运用
1.、说出下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给下面的每个三角形画一条高。
3、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高,三个底。
③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④这是三角形ABC的一组底和高。
4、找一找:
三角形ABC以BC为底边上的高是线段( ),以AB为底边上的高是线段( ),线段BD是以( )为底边上的高。
5. 画出下面三角形各边对应的高。
四、课堂总结,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总结
三角形的认识
1、 掌握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
3、会作出三角形的高。
五、布置课外作业:
1: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2:《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第31页内容
课堂作业:
1、填空
(1)由三条( )(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 ) 到它的( )作一条( ),( )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 )叫做三角形的底。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