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上好一堂红楼梦导读课?责任编辑:张炼煌转载 日期:2014-01-08 09:46:33 点击: 2 我要投稿如何上好一堂红楼梦导读课? 2013年12月30日,我在广州“两岸四地暨新加坡中学语文教学交流研讨会”上执教了红楼梦送宫花一课。授课经历,俯仰之间已成陈迹,但所思所悟,仍萦绕脑中。 不喜欢的、读不懂的、读不好的这堂课的定位是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导读课。我所理解的导读课类似叶圣陶先生说的“精读课”。“精读”与“略读”是不可分割的一组概念。先生说:“课文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
2、正宜从此入手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里所教的送宫花,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回。但就教学目标而言,却不只是读懂此篇,而是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红楼梦全书。我一直认同王荣生教授的一个观点:“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就这堂课而言,主要想解决“不喜欢”的问
3、题,兼及“读不懂”、“读不好”的问题。学生一般爱读三国、水浒,不爱读红楼。红楼梦写的多是日常琐事,学生往往读不出其中的“味道”。要让学生认识到红楼梦“琐细中有无限烟波”,以“送宫花”为例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送宫花”本是红楼梦中一出不起眼的“过场戏”,如果“送宫花”都能读出“无限烟波”,不就能改变学生红楼梦“琐碎”“无聊”的偏见了吗?“不喜欢”往往是因为“读不懂”、“读不好”。 要让学生发现红楼梦虽然“琐碎”但很有“意味”,就要教学生怎样读红楼梦。走马观花是不行的,读红楼梦要学会细读。“细读”概念来自“新批评”,但对中学生而言,“细读”既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细读”的本领不是一节课能教出来
4、的,但可以培养学生“细读”的态度,教他们一点简单的“细读”方法。也就是说,这堂课有两个教学目标:1. 通过对送宫花“琐细中有无限烟波”的研讨,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2.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细读”的态度,教学生初步的“细读”方法。具体教法是,教师选取一个小片段(“周瑞家的和女儿谈官司”)作一个示范,然后学生阅读文中“给黛玉送宫花”和“宝钗谈冷香丸”两个片段,尝试自己读出“人物性格”及“背景”。在“冷香丸”部分,教师再加以点拨,提示学生红楼梦的阅读除了读出“人物”、读出“背景”,还可以读出“文化”,还可以作“研究型”的阅读。后两层的阅读虽然学生力有不逮,但我以为有必要让他们见识
5、一下。现在反思,这两个目标是有张力的。着眼于前者,就要把“琐细中”的“烟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发现以为“一望便知”的东西其实“一无所知”,从而感受到红楼梦的魅力。而着眼于后者,则应以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主,让学生读出他所能读出的东西。如果通过点拨,学生自己就能读出“琐细中有无限烟波”,这两个目标就融为一体了。在东莞的课堂上学生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这需要学生对红楼梦比较熟悉并有较强阅读能力。但在广州的教学中,学情发生了变化。 该教的、想教的、实际教的美国学者古德拉德将课程分成五个层面: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运作的和经验的。前二者存在于课程理念与政府文件里;后三者就在课堂中,分别是“想教的”、“
6、实际教的”和“学生实际学到的”。三者是有差别的,所谓“眼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亦不是手中之竹”。但在理想状态下,三个层面应尽可能一致。由于是借班上课,更由于这次借班上课的特殊性,“该教”、“想教”、“实际教”的矛盾在这堂课表现突出。带队老师把学生带到会场,我就有点奇怪:一个班不是有五十名左右的学生吗?怎么这个班只有二三十个人?与带队老师简单交流,才得知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如何“特殊”不便细说,只能说学生程度不甚理想。上台与学生交流,又发现虽然前一日就托带队老师将印好的课文发给学生预习,但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竟一眼未看。这堂课本来预设的学情是:学生对红楼梦一书有大致的了解,仔细阅读过印发的
7、送宫花文本。但现实的学情是:学生连“薛宝钗”这个名字都不太熟悉,对送宫花文本内容也茫然无知。上课铃响,箭在弦上,“想教”与“实际教”的错位就不可避免了。本想通过教师示范与点拨引导学生自己读出红楼梦“琐细”中的“无限烟波”,实际却是教师讲授为主,只能算作了一场红楼梦文本解读的“讲座”。课后,几位不认识的老师过来说:“老师很有水平”,“讲得挺不错的”。但我深知:“老师有水平”不等于“课有水平”,因为一堂课的价值要看“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讲得不错”也不等于“教得不错”,因为教学绝不是把所知“讲”给学生这么简单。课后一直在想,面对此种学情“该教的”应是什么。今日读到王君老师的博文“备学生”漫谈,颇
8、受启发:我教的其中一个班,基础比较差。又社会实践刚回来,学生躁得厉害。这几天上课,孩子们疲惫,心神不宁,课堂效率很底。苦恼啊!今天最后一节课,明天放清明假,那更不得了,孩子们完全涣散着。我讲于园,才开讲一段,就发现没有几个孩子在状态。这么讲下去,熬完一节课,效果呢?想都不敢想。师生还都痛苦。我决定不再忍受。我把书一扔。我说:小家伙们,不讲了。明天过节了,我们来诵诗吧。于园放假回来再学,这节课,我们诵诗,迎接清明小长假!教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我感觉,几十个孩子天下大赦般欢欣鼓舞,全无一分钟之前疲惫磨蹭的难受劲儿。教学是为了谁?为了学生。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既然学生对红楼梦一无所知,既然课前
9、没有按要求阅读文本,何不改弦更张?如果重教此课,我想先把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介绍一下,然后至少拿出半节课给学生把课文读完,割舍“文化层面”和“研究层面”的内容,只教他们“从语言读出性格”一点就足够了。还是王君老师提醒我们:“ 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在乡镇中学、或者其他普通中学呆过,几乎不可能见识教育的真刀真枪。”“在一线,相当部分学生连走路都很难学会,你就要想带领着他们去跳去跑去飞,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了。”(语文教学要研究如何为中差生服务)我们这些得到招生政策偏袒的所谓“重点中学”的教师,更要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语言层的、文化层的、研究层的学生该如何读红楼梦?在我的设想中,应该有三个层次的阅读:语言层
10、的、文化层的、研究层的。第一层是“语言层的阅读”,就是教学生“从语言读出人物性格及背景”。这是把红楼梦作为一般小说来读,关注的是“人物”、“环境”等所谓小说“要素”。比如黛玉的两句话:“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仔细品味,可以读出其敏感、多疑、孤高自尊性格,以及其追求唯一、纯粹的思维方式。但如果止步于此,和读别的小说没有太大区别。第二层是“文化层的阅读”。 这是把红楼梦作为“文化经典”来读。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深入到“文化层”,才能读出红楼梦的特色。对“冷香丸”药方的品读中,我们当然容易看出薛家的富有,也能感悟到所谓“热毒
11、”绝不仅是身体的“热”,还是性格的“热”。再进一步呢?放到“儒释道”的文化背景中,可以发现“和尚”、“海上仙方”象征的释道文化与宝钗的儒家功名思想的对立。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当然不易读出这一层,但让学生了解一下、见识一下,是有必要的。第三层是“研究层的阅读”。这是让学生触摸一下“红学”研究。本课选取的是第三回黛玉外貌描写的异文研究。通行版本的红楼梦(包括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字都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但在各种手抄本中,有很多异文。让学生比较一下到底哪个版本更好,是一种带有批判意味、研究意味的阅读。这里可能面临的质疑是:文化层的、研究层的阅读,还是语文课吗?近几年一直有批
12、判语文教学“泛文化”、“泛人文”倾向的声音。这体现了对“语文本位”的自觉追求,笔者也基本赞同。但在反对“泛化”的同时,也要警惕语文教学走向“窄化”甚至“技术化”。黄厚江老师曾提出语文教学的三境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最差);“非语文勿视,非语文勿听”(一般);“看看什么都有,想想都是语文”(最高)。(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建设2013年第5期)当然还有更低一层的:“只有语文考试,没有语文”,这就谈不上什么“境界”不“境界”了。“最高境界”与“最差境界”看起来差不多,其区别就在于是否“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以此揆量,本课文化层的、研究层的阅读并未
13、“跑偏”。本课未用一张图片,也无声、光、电的运用,只有文本的素读。从“蘅芜君兰言解疑癖”读出宝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从“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诗句中读出宝钗对功名地位的热衷,这些均非脱离语言,架空文本,空谈文化。“研究层的阅读”选取的是“似喜非喜含情目”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异文比较。从上下文看,“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和“泪光点点”都与“似喜非喜”矛盾,这是红学问题,更是语文问题。当然,现在看来,把这些内容放到一节课里,显然太过复杂艰深。由于借班上课不熟悉解学情,加之应变不足,这些教学设想也未能充分实现。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公开课更是如此。这里想借郭初阳老师什么是公开课中一段话来结束本文:“所谓公开课,即是指那些耗费了我们最多的心力,却往往得不到一句好评的课。但是,公开课并不可怕,因为自从你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哪一节课不是公开的呢?”作者:张炼煌 来源:张炼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