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
园林绿化管养标准 - 2 -
一、目的 - 2 -
二、适用范围 - 2 -
三、职责 - 2 -
四、内容和过程控制 - 3 -
1、草坪管养标准 - 3 -
2、灌木和花卉的管养标准 - 4 -
3、乔木管养标准 - 5 -
4、垂直绿化管养 - 6 -
5、日常养护注意事项 - 7 -
园林绿化管养标准
为了加强我公司园林绿化管理,美化园区,更好地为员工创造一个优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环境与园艺处特制定园林绿化管养标准。
一、目的
明确园林绿化管养标准,规范园林绿化的养护,确保社区园林绿化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园林绿化养护
三、职责
绿化管理员负责园林绿化的管养具有以下职责:
1、熟悉园区绿化布局和责任区域的职责范围,以及花草树木的品种和数量,掌握花草树木的生长习性及养护管理以便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方法。
2、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
3、根据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来决定浇水量多少。
4、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施肥,并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
5、每季度对园区植物进行两次病虫害防治,提高园区环境质量。
6、每季度对草地进行1-2次修剪,控制恶性杂草。
7、正确并熟练使用园林机械,并做好园林机械的保养工作。
8、严格执行本部门相关的作业程序及标准。
9、服从本部门领导的工作安排和调动,接受部门领导对绿化工作的巡视检查。
10、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内容和过程控制
1、草坪管养标准
草种生长良好,草坪整齐雅观,覆盖率达95%以上,杂草率低于5%,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
(1)生长势
生长势中等,生长量达到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色青绿,无枯黄叶。
(2)修剪
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草坪每季度修剪1-2次,高度控制在10cm以下。保持草坪整齐雅观,发挥其最佳绿化效果。
(3)灌溉、施肥
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淋水和施肥。除下雨外,应保证每周淋水2-3次,夏秋干旱季节每天淋水一次,每天的淋水量不低于该草种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5%,沙壤土为6-10%,壤土为12-20%,粘土为20-21%。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4.5%,沙壤土为8.5-11.5%,壤土为17-22%,粘土为21-22%。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2.8-4.5%,沙壤土为5.7-8.5%,壤土为10-15%,粘土为18-20%。结合淋水适当追肥,以保证草坪植物在秋冬季节保持青绿。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伤。
修剪后要及时施肥,肥料一重氮复合肥为主,特别要在深秋入冬时重剪一次,并铺上沙与蘑菇肥混合肥料,为次年春天草皮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草坪的施肥与修剪次数可根据季节情况和草生长状态适当调节。
(4)除杂草
每月应拔杂草一次,经常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纯度大于95%。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到要求。
(5)填平坑洼
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积水,平整美观。
(6)补植
对被破坏或其他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
补植要求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适当密植,补植后要加强保养,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5%。
(7)病虫害防治
发生病虫危害,最严重的危害率在8%以下。
2、灌木和花卉的管养标准
生长良好,花繁叶茂,造型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和立体感。
(1)生长势
生长势中等,生长量达到该植物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色较新鲜,无枯枝残叶,植株基本整齐。花卉适时开花,花坛轮廓完美,无残缺,绿篱无断层。
(2)修剪
根据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除下雨天外,应保证每周淋水2-3次,夏秋干旱季节每2天淋水一次,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淋水量要求不低于该种类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5%,砂壤土为6-10%,壤土为12-20%,粘土为20-21%。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4.5%,砂壤土为8.5-11.5%,壤土为17-22%,粘土为21-22%。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2.8-4.5%,砂壤土为5.7-8.5%,壤土为10-15%,粘土为18-20%。结合淋水适当追肥,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各一次。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埋施要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先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一般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
根据苗木生长需要每年施肥3-4次,多施用复合肥,特别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有些花卉可适当喷施促花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可促进开花、延长花期。
(3)除杂草
经常除杂草和松土,每年松土3-4次,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枝。除杂草松土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
(4)补植
及时清理死角,并在两周内补植回原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要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5%以上。
(5)病虫害防治
根据不同苗木不同季节生长情况每年喷药2—3次,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下药;发生病虫危害,最严重的危害率在8%以下。
3、乔木管养标准
生长良好,树形美观、行道树上缘线和下缘线整齐,修剪适度,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良好。
(1)生长势
生长势较强,生长量达到该树种该规格平均生长量;枝叶健壮,无枯枝残叶。
(2)修剪
1)不同苗木种类的生长特性及景观需要,整形乔木每年修剪3—4次,保持树木良好形态;非整形树修剪1—2次。
2)每种树的生长特点如叶芽、花芽分化期等,确定修剪时间,避免把花芽剪掉,使花乔木适时开花;乔木整形效果要尽量与周围环境协调;行道树修剪要保持树冠完整,枝叶密度适宜,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并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间,注意不能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指示牌;要及时修剪;修剪时按照规程进行,尽量减小伤口,剪口要平,不能留有树钉;荫枝、下垂枝、下缘线的萌蘖枝和干枯枝要及时剪除。
(3)灌溉、施肥
1)除下雨外,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并要求在每年春、秋季施肥1-2次。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乔木施肥穴的规格一般为30*30*40厘米,挖沟的规格为30*40厘米,挖穴或开沟的位置一般是树冠外缘的投影线(行道树除外),每株树挖对称的两穴或四穴。
2)每年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适当施肥2—3次以上,特别在每年春秋季各重点施肥1次,以保证树木长年生长旺盛。
(4)补植
1)及时清理死树,在三周内补植回原来的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要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乔木类达95%以上,其它树达到85%以上。
2)每年松除草3—4次,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枝,补栽空缺绿地。
(5)病虫害防治
根据不同苗木在不同季节生长情况每年喷药2—3次以上,预先防治病虫害及时对症下药;发生病虫危害,最严重率在8%以下,单株受害程度在8%以下。
(6)防风
做好防风工作。要加固护树设施,合理修剪,以增强抵御大风能力。大风后要及时进行扶树、护树,补好残缺,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疏通道路。同时要求随着树木的长大,及时将护树带或铁箍放松,以免嵌入树皮内。
4、垂直绿化管养
垂直绿化的管养标准是攀缘植物生长良好,整齐雅观,生长期覆盖率达95%以上,一年四季常绿(落叶植物除外),有花攀缘植物要适时开花。
(1)生长势
生长势良好,生长量达到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枝叶较健全,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有花的植物要适时开花。
(2)牵引、修剪
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牵引措施或设置网架等辅助设施让其迅速、均匀的长满墙面。修剪要考虑该种类的生长特点,确定修剪时间和修剪程度,避免剪掉有用的叶芽、花芽和主蔓,合理修剪过密的侧蔓,控制主蔓,使覆盖均匀,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
(3) 灌溉、施肥
经常淋水以保证其生长需要。秋、冬季加强淋水,使落叶植物延缓落叶,延长绿叶期。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的追施无机肥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伤。
(4)补植
不失时机地进行补植。补植要补回原来的种类并加强淋水、养护等管理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0%以上。
(5)病虫害防治
根据不同苗木不同季节生长情况每年喷药2—3次,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下药。做好病虫害得防治工作。
(6)监管
加强监管,使绿地内没有堆放东西和停放自行车、机动车,没有人力车和机动车驶进草地,没有设摊摆卖,没有在草坪上踢球等进行损害花草树木的活动,没有在树上挂标语、晾衣服等现象。
5、日常养护注意事项
根据室外绿化的实际情况,日常养护工作主要分九个方面:浇水抗旱、合理施肥、防病除虫、整形修剪、松土除草、补栽补种、清洁卫生、防风防涝、维护维修。
(1)浇水抗旱
1)大面积浇水可以采用喷灌淋水,单株浇水可用水管浇灌;
2)浇水时要根据不同苗木及不同生长季节对水分的要求,防止过干过湿;
3)新栽植物因根浅,抗旱能力差,蒸发量大,应优先保证一次浇透;
4)夏天要在早晨与傍晚浇水,预防土壤温度过高,浇水后蒸发剧烈,使植物受暑;冬天宜在中午浇水;阴天随时都可以进行浇水。
(2)合理施肥
1)根据树种苗木的不同生长特性和生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多用作基肥的有基肥(如垃圾肥、蘑菇肥、饼肥等)可穴施、环施、沟施;无机肥(化肥)可用于撒施、喷施和根外做追肥;
2)施肥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不选阴雨天,阴雨天施肥容易造成流失;
3)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化肥需完全粉碎成粒状或粉状,可适当稀释,以防止对植物造成伤害;
4)绿化地带施肥(特别是有机肥)应注意环境卫生,施肥后应随时覆盖,追肥后应及时淋水;
5)总的来说,施肥应遵守“四多、四少、四不和三忌”的原则,“四多”是指黄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后多施;“四少”是指苗壮少施、发芽后少施、开花期少施、雨季少施;“四不”是指徒长时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三忌”是指忌农肥、忌热肥(指高温夏季)、忌坐肥(指栽花时根部贴在盆底基肥上)。
(3)防病虫害
1)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情况,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预测预报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是植物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掌握虫情和病情,一旦发现苗头,立即进行预防或消灭,防止蔓延。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要按操作规定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要求和标准。
2)一般情况下,春末夏初是病虫害发生的盛期,本季度主要做好预防喷药工作,对所有植物进行药物喷射防治;夏季至初秋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季节,这个季节除做好防治喷药外,有针对性地发现植物病虫害及时对症下药,及时防治;从深秋至明春之交,虽然病虫害比较缓和,主要需要抓紧防病除虫的工作,特别要抓紧时间,消除越冬害虫及虫茧、虫囊,集中处理虫枝、病株等,消灭病虫害来源。
(4) 整形修剪
1)修剪时应掌握一看二剪三型检查的原则,修剪前对树木的生长势、枝条分布情况及需要的冠先了解清楚,然后由上而下,由外及内,由粗剪到细剪,把枯枝、密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剪去(注意剪口芽留在期望长出枝条的方向),保证树形形态优美,树冠通风透光,以防止树冠过大而招风和滋生病虫害,最后检查修剪是否合理,有无漏剪与错剪,以便修正或重剪。
2)树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同时萌发许多萌蘖、嫩枝,应及时除萌、去孽,均衡树势,注意抹芽除孽时不撕裂树皮,以免影响树木生长。
(5) 松土除草
1)为了保持绿地苗木的生长健壮,减少病虫的传播,保持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的通气状况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需要经常进行松土除草。
2)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即是指除杂草应该在杂草滋生时,特别是一定要在杂草开始结籽而未成熟前及时除尽。
3)松土应在晴天进行,最好雨后2—3天时进行;松土深度一般在5cm以上,浅根性树木种植宜浅,生根系树种适当加深;松土范围最好在树冠滴水线内但不要过分贴近树盘,其吸收根最多,松土效果最好。
(6) 补栽补种
1)对管养范围内死树缺株及时清理并在两周内补回与原来苗木种类和规格相同或相近的苗木,行道树补种的植物应与原有成行,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
2)确定必须补种的植物品名及地点。
3)对需补种地翻土或打洞,不施基肥。
4)挖苗或购苗,剪去包装物以及部分枝和叶。
5)补栽覆土时应把土敲细,新土高地面3—5cm,栽上草后浇水,然后压实草皮,使新种草根与土密接。
6)对新种乔木应支撑保护。
7)浇水定根时要一次浇透,每天早晚各一次。
(7) 清洁卫生
环境卫生的标准是绿地清洁,无垃圾杂物,无石砾砖块,无干枯枝叶,无粪便暴露,无鼠洞、蚊蝇滋生地和蚁穴,为了保持绿地整洁、美观,增强园林绿化、美化效果,清洁卫生要求:
清洁、保洁
及时清除绿化带垃圾杂物(如树叶、烟头、纸屑等)及枯枝黄叶;
园道保持清洁、美观,要求及时清除路面垃圾杂物,修补破损并保持完好;
保持树冠枝叶无明显可见灰尘及生活垃圾。
垃圾清运
归堆后的垃圾杂物和箩筐等器具摆放在隐蔽的地方,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不过夜,不焚烧。
(8) 防风防涝
1)对高大挡风易倒(特别是新栽)的乔木需做支撑
2)平时注意对乔灌木进行培土护根。
3)对乔木适当疏剪树冠以减少对风的阻力。
4)经常检查保持雨水井和明沟、暗沟畅通。
5)对下沉绿地进行填土改造,以保证绿地不积水。
(9) 维护维修
1)维护
绿地维护的标准时绿地版图完整,花草树木不受破坏,无乱摆、乱停、乱放的现象。
2)维修
设施维护的标准是设施完好无损,景观效果优良。
围栏、护树架和护网等绿化设施,对破坏行为要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绿化管理部门;
绿化供水设施,防止绿化用水被盗用。
3)设施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或更换,保证设施的完整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