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与行为以及它们规律的科学个性的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体心理的内容: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支配调控行为,心理是内部的、主观的;行为表现反馈心理,行为是外部的,客观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的敏锐程度)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
2、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明适应:强光的持续作用引起视觉感受性的降低(对强光的适应)暗适应:弱光的持续作用引起的视觉感受性的提高(对弱光的适应)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记忆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记忆的分类:按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的四个基本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思维的两个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的分类:按媒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3、探索目标方向(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主动性创造性程度(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幻想: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动机斗争的类型:双趋斗争?、双避斗争?、趋避斗争?意志的基本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注意及其功能: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个性的定义与特征: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马斯洛的需
4、要层次论:人的需要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处在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不平衡兴奋型(不可遏止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灵活型)多血质强不平衡安静型(不灵活型)粘液质弱弱型(抑制型)抑郁质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弧:反射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神经结构就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的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条件
5、反射:为适应坏境,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两种信号系统:以实物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一信号系统) 以语言、文字为信号刺激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目的、计划和思维参加的较持久的知觉绝对感受性: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感受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绝对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与绝对感受性成反比)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与差别感受性成反比)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
6、料的干扰迁移的作用:指以获得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产生的一种影响,迁移有正迁移、负迁移之分思维的四个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思维定势:也称心向,由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性思维的四个基本过程: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豁朗阶段4.验证阶段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构成人的心理活动背景激情:一种强烈
7、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挫折: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处理挫折的策略:1.情景转移2.精神宣泄3.代偿转移4.心理咨询5.宽容受挫者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4.调节功能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性格: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
8、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在个性中处于核心低位,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心理生活标志年龄特征: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叫做心理的年龄特征心理与教育的辩证关系?1.学生的心理是教育依据的背景与前提2.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3.心理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4.教育实践丰富和深化着心理学研究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定义:推动并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1.创设问题的情境2.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3.适当开展竞赛4.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5.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什么是需要?需要的五个特点?需要时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通常以意向、
9、愿望和动机的形式表现。需要有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周期性、发展性性格、能力、气质之间的关系?三种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与任何心理现象一样,性格,能力,气质间又有联系1.性格与能力的关系: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方向和能力的发展水平能力影响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对气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气质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个性差异是指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指在能力和智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气质特征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教师
10、首先要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的气质类型,在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同一教育方式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所产生的作用不尽相同,针对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根据每一气质特点,扬长避短,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胆汁质的学生要抑制其强烈反应,对抑郁质的学生要使其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的乐趣,还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的方法合理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2.分配复习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提出问题2
11、.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动机强度2.思维定势3.功能固着4.迁移的作用5.个性差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晚,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社会性。意志的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性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意志与认知、情感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不同
12、方面,是意识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意志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意志也给认知过程以巨大的影响。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意志与情感也有密切的联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能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反过来,意志对情感具有调节的作用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的因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1.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3.刺激物的变化性4.刺激物的新异性主观方面:1.人的个性倾向性2.人的心境如何随意注意保持的条件?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保持方法有:1.加深对活动的
13、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4.排除外界干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述)?创造性思维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大批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是教育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诧异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一切事物的兴趣,以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2.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因此,发展发散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以及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3.丰富学生的知
14、识经验和想象力。丰富知识经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对头脑已有经验的调遣、重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在丰富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想象力训练,使其大胆想象,创新进取。4.培养优良的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因素有密切联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独立性、勤奋、自信和坚持有恒等优良个性特征的培养。如何组织学生的注意(论述)?注意总是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学生的注意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前提。能否组织与调节学习的注意过程,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结果的前提条件。1.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习者的
15、不随意注意。由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对比性、变化性以及新异性都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一是要注意学习环境内、外的布置与选择,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布置要简朴整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二是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与使用;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这些都对保持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起到组织作用。2.采用组织活动的方式着重培养学习者的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以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等为条件的,学生要搞好学习,就不能只凭兴趣,还要发展随意注意。使用活动目标激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采用选择注意,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把注意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
16、起来。3.开展自我指导训练,培养学习者善于利用两种注意的规律。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经常交替地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能够使注意长时间地保持集中。一般来说,学习初始时,引起学生学习或活动的是随意注意;接下来,学生对新课题、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不随意注意;当学习进入重点、难点时,要设法使学习者自身加强随意注意,集中精力思考和理解问题,使学生进入不随意注意。当然,交替使用两种注意的规律,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年龄,开展自我指导训练,创造性地运用两种注意转化规律,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维持在学习活动中。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什么是反射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
17、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 反射弧的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3、反射的环节: 开始环节 中间环节 终末环节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 在一定时间内,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它们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18、我们将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在刺激不完整的情况下产生对事物完整的认识,知觉的这种特性叫作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种特性叫作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u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与情感的产生基础不同 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冲动性和外显性。
19、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3)情绪与情感发生、发展的时间不同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2)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表现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机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频繁的应激容易破坏身体的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2、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水平和保持时间
20、长短分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记忆的品质(四个) 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准确性 记忆的准备性 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 间接性二、个性的特征(一)独特性与共同性(二)稳定性与可变性(三)整体性(四)社会性与生物性(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产生创造想象的条件: 要有创造欲望和动机 原型启发 积极的思维活动 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独特的心理
21、面貌。二、个性的特征(一)独特性与共同性(二)稳定性与可变性(三)整体性(四)社会性与生物性1、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并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2、学习动机的结构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1)认知的内驱力: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学业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3)附属的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搞好学习的需要。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2)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习反馈:使学生获得对学习的过程及结果的了解。 反馈的作用:激励动机;提供信息。 好的反馈的标准:及时的、充
22、分的(3)适当开展竞赛 竞赛的消极之处: 不利于复杂作业的管理; 助长中差生的自卑感; 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自私不合,集体观念淡薄,干扰了合作行为。(4)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 使用惩罚时应注意: 在实施惩罚之前,必须先让学生充分了解惩罚的行为标准。 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使用惩罚时应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别差异。 多使用剥夺式惩罚,少使用施予式惩罚。5)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 归因的维度: 外归因和内归因 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 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2、随意注意保持的条件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的结果的兴趣 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合理地组织活动。 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视觉适应 暗适应:白天从阳光灿烂打大街走进黑暗的电影院,开始会什么也看不见,慢慢才能辨认出过道和座位,这就是对弱光打适应 明适应:反之从黑暗的地方走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使人睁不开眼睛,过一会儿才感到不眼花,这就是对强光打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