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背诵本诗。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学习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学习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诵读要求:(1)字词的发音要准确(2)、找出诗中押韵的字,简要归纳本诗押韵的特点,声情并茂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3)尝试理解诗句的含义。2材料搜集资料
2、一: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
3、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资料二: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
4、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3重点字词句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ng) 荇藻(xng zo) 蓬蒿(Png ho) 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u y):“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学生有感情诵读。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试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标出重音: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
5、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2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探究研讨,交流展示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4)指出下列
6、各句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有什么不同,简要说说其含义。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3)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4)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 2.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五、教学反馈,拓展应用1、达标训练 1)、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我国现代诗人 的诗作。诗句“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 “广大的土地”象征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灰jn( ) 河堤( ) 憔悴( ) 蓬 ho( ) 荇( )藻 3)、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7、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2、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节选诗句,回答问题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1)、诗中写自己的家乡
8、,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是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诗人如同身临其境的? 2)、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3)、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米 金黄的稻米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塑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
9、思想。 1、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该诗所写的时间是 诗歌中的“而你们,站在那儿”一句中“你们”所指的是 。 2、诗歌中,诗人由金黄的稻米想到了 、 。 3、简要评析诗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中“皱”与“美丽”的含义。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米”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米”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米”“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来写收获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