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314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73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2023年第4期 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Vol.39 No.4 Jul.2023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张汉东(玉溪师范学院 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云南 玉溪 653100)关键词爨宝子碑;书法艺术;刚稳美摘 要“爨宝子碑”作为祖国西南边疆的重要碑刻、书法中的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既反映了历史上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也反映了汉字碑刻书法从隶向楷过渡的转折嬗变特点,印证书法艺术演变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其“刚稳”特征,显现出独特的刻石书法之美。因此,对其艺术魅力“滋味”的进一步“品

2、”,还有待于做深入研究和挖掘提升。中图分类号 J2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506(2023)04-0073-06“品”,既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评论方法之一,也是具有东方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一种审美评论范式。运用这种评论方法与范式进行“品”,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区域的重要碑刻、书法独特艺术的样式“爨宝子碑”的韵味凸显。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自古以来相对封闭落后,但是书法成就较高,又独具风格,“爨宝子碑”可说是其中的代表。“爨宝子碑”(以下简称“小爨”)之所以称为“小爨”,那是与“爨龙颜碑”a比较而言。“爨龙颜碑”的碑形大,故将“爨宝子碑”称为“小爨碑”,而把“爨龙

3、颜碑”称为“大爨碑”,后人把两爨碑并称“南碑瑰宝”b。作为重要文物,二爨碑是研究云南历史的珍贵史料,可以追寻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爨氏统治云南的一些历史线索,探寻云南文化现象;作为书法艺术,“小爨”碑刻文字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碑刻书法从隶向楷过渡的转折嬗变特点。自爨宝子碑出土面世以来,人们给予其高度评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称其“端朴若古佛之容”“朴厚古茂、奇姿百出”。李根源认为“爨宝子碑”是“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周钟岳则给它以“南碑瑰宝”之美誉。杨守敬平碑记认为此碑“绝用隶法,极其变化,虽亦兼折刀之笔,而温淳尔雅,绝无寒气之态,大体得之”c。一、视觉构成形美以感目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东方的

4、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进而,他高度评价汉字之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作者简介张汉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民族学。a 罗旭崐.论爨龙颜碑六朝碑版之冠的地位和价值 J.丝路艺术,2018.(05).b 转引自:沈鸿根历代楷书名作鉴赏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5:10-11.c 转引自:沈鸿根历代楷书名作鉴赏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5:10-11.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74 耳,意美以感心a。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而汉字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一种抽象符号艺术,它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

5、写,具有四维特征b。在审美视角下,中国书法独特的视觉形体结构与和谐的音调以及妙不可言的意境一起,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c。作为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中国书法通过形的视觉构成,既体现了万事万物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爨宝子碑中的文字书写正是形美以感目的视觉构成美的体现。首先,从视觉构成角度来看,小爨的文字造型结构体现着点线面、大小、粗细、方圆、曲直、长短等视觉元素以及疏密、节奏、韵律、呼应、顾盼、支撑等平面构成组织原理。其次,小爨的字形大小、笔画粗细、方圆形成鲜明对比,书写时墨色的浓淡和虚实相宜

6、,笔画形成的立体构成产生了空间效果的视觉美;再次,小爨恰到好处地融入边疆民族的蛮野、不拘个性的特质,使其文字造型具有灵动的特性。第四,从视觉构成来看,小爨的形美以感目,既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趣,也使其在书法艺术的表现中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由此,小爨极大地丰富了文字造型的视觉效果,其视觉呈现均衡、对比、节奏、调和,是一种特殊的造型美,堪称视觉审美经典。具体来说,小爨文字造型以“刚稳”和“蛮灵”两个特点最为突出。在书法史中,楷书因方正平直而稳定,隶书因形扁笔平而沉稳,但是在造型特征方面,二者与小爨中大多数明显以楷隶方法形成的文字相比较,仍然显得圆转偏多而方稳不足,更缺乏一种刚毅之气。小爨具有的刚稳

7、大气之势,极大地满足了刚毅个性和稳固内容的艺术表达需求,既显现出汉字造型的丰富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也使其在中国书法历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艺术地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和描述,如果仅仅从传统碑、帖历史根源的角度来分析,那是远远不够的(见图 1)。(1)张迁碑截图 (2)神策军碑截图 (3)爨宝子碑截图图 1 不同风格碑文截图小爨视觉上的形美以感目,更需要一种“品”的审美观照。所以,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评论方法与范式进行“品”,方能品味出其所具有的东方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品味出其独特的“滋味”艺术韵味。小爨造型具有特殊性,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刚稳”与“蛮灵”,因“刚

8、稳”产生“方稳刚毅”视觉感,因“蛮灵”而独显民族特色与韵味(见图 2)。(1)局部截图 (2)“肃”字截图(3)“崩”字截图(4)“彰”字截图图 2 爨宝子碑局部及单字截图a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b 刘守安.中国书法:汉字书写的艺术 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c 呼延思雯.试论汉字的审美功能 J.卷宗,2017(13):215-215.75 张汉东: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南朝钟嵘在诗品中提出了“滋味说”,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a这里,钟嵘是在品诗五言诗,但是他对文艺创作建构的以“品”“滋味”的审美感觉为中心的中国审

9、美创作和鉴赏论,将此说法移于论书法:无品,则不可以为书法;无品,则书法艺术的“滋味”艺术韵味也无从产生。以此从视觉构成上“品”鉴赏小爨,其书法“气韵生动”,尤其是“神”“妙”“能”“逸”“美”五品尽得之矣。二、造型特征“方稳刚毅”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进行审美观照,小爨文字造型的“刚稳”视觉感,主要由“方正”“稳固”“刚锐”三个方面组成,其原因各不相同。首先是方正。如同所有碑文、楷书、隶书文字造型的共性特征一样,小爨由碑文中的标题、正文、落款、题跋等组成,反映了历史上云南与内地文化的密切联系。小爨文字造型通过外形严格规范的正方形文字及内容与内容之间、各类文字竖与行之间,构成整体视觉效果的方

10、正感,可谓稳之基础,同时将部分文字的形状有意往方正方向塑造(见图 3)。图 3 爨宝子碑“方正”典型字截图其次,小爨文字呈现的是笔画形成的“四边形”结构和“满锐角”造型,由此使得文字以及文字书写组合产生一种特有的刚稳效应。在整体视觉上,小爨文字的笔画结构基本为四边形,主要由中间细两头粗的“横”和上窄下宽的“竖、撇、捺”笔画构成(见图 4、图 5),这也是其产生刚稳视觉美感的重要原因。小爨文字中“横”的笔画较多,在外形平直基础上,这些笔画书写具有明显的“骨头”一样的特征两头粗中间细,就像现代人手握力健身器一样既沉重下坠、又容易抓稳,由此产生一种双重稳定性通感(图 6),有效地增强了文字造型的稳定

11、性。图 4“横”笔画中间细两头粗典型字“墓”截图 图 5 上窄下宽的“竖、撇、捺”笔画典型字“故”截图 (1)“春”字截图(2)“春”字局部截图图 6“横”笔画“骨头”特征典型字“春”截图a(南朝梁)钟嵘.诗品 M.古直,笺,许文雨,讲疏,杨焄,等.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76 作为刻石书法,小爨文字的四个角变圆为尖,自然也就稳中见刚。不仅如此,四个角的上与下还各有刚稳功能,整体呈现出一种“刚稳”之美。(1)“天”字截图(2)“晋”字截图 (3)局部截图图 7“刚稳”典型字截图图 7 中的小爨,其两个上角有意上翘,整体感觉就像两把锋利的尖刀伸向天空,具有强烈的攻

12、击性和捍卫感,进一步增强“刚”的视觉效果。其下面的两个角似乎紧紧抓住支撑面,像钉子深入物体一样,稳住笔画,稳住字,也稳住了整体。而且,其“撇、捺”及“口”的笔画,偏旁也以类似的造型方式,共同形成文字的稳定感(见图 8)。其文字书写的左右两边明显内凹,使得横画四个角形成明显的“锐角”(见图 6)。(1)“墓”字截图(2)“其”字截图(3)“自”字截图图 8 爨宝子碑稳定感典型字截图图 6 显示,汉字书写造型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强烈的钢铁个性与端庄品质,特别是其中的“尖”,强化了文字形状之“刚”的视觉效果。如果说小爨“横”的笔画中大量出现“四锐角”状态,使得小爨特色鲜明,那么在“竖”“撇”“捺”的笔画

13、中,又刻意以不规则四边形造型显现出特色中的特色。其中,无论笔画方向如何变化,几乎都是上窄下宽的不规则四边形。再如图 5“故”的“撇、捺”笔画,最下面的“角”似乎是尖锐地“插”在支撑面而立,另外一端则用力支撑字形,整体增加了造型稳的视觉效果。通常情况下,楷隶“撇”笔画使用的是上粗下细的“钉子”状尖角收尾,而小爨正好相反,其汉字书写样式呈现是上细、下粗,四边形构成“大刀”一样有尖“角”的方形(见图 10)。例如“有”字之“竖、撇”“墓”字之“撇、捺”笔画,同样的尖“角”,却通过笔法形状的改变,在稳定性的表现上,产生了大不相同的视觉效果(见图 9)。(1)爨宝子碑 (2)九成宫醴泉铭 (3)张迁碑图

14、 9 不同字体“有”字截图 77 张汉东:爨宝子碑文字造型的“刚稳美”品析第三,小爨之所以会产生方刚视觉效果,其原因主要是三角点形成“三锐角”造型,这个造型给人予坚刚锐利感。以“刚”来讲,如果说四边成角的“横”笔画形成了小爨造型方刚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书法截然不同,那么字中的“点”笔画就凸显其“尖刚”,这是小爨的另一重要特征。图 10 中的“熙”字,其所示的“点”笔画与楷隶相比较,明显将圆点完全改成了三角形的点,这一变化造成的视觉效果,很显然是一改“水性感”的楷隶“圆点”为带有攻击性的刚锐“三角点”。这一变化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仅仅是“尖刚”,更为显著的是“稳定”。小爨“熙”的四个点笔画水平面的四个

15、点,因为中间凹陷,使得字的每一个点有两个尖角的“八角爪”,更加形象的扎进了字体的支撑面,形成了不可撼动的视觉稳定感。(1)柳公权 (2)颜真卿 (3)高湛墓志 (4)爨宝子碑图 10 不同字体“熙”字截图第四,小爨方刚之势的原因是“横折”“横折弯勾”笔画和“宝盖头”“走字旁”偏旁的独特运用。其中,最典型的是“穹”字(见图 11)。“穹”上方的“宝盖头”偏旁、中间的“横折”和下面的“横折弯勾”笔画,其书写可说是中国书法方刚形状特征的范例。其中,“横折”笔画内外皆方的造型手法,与内方外圆或者是外方内圆的楷、隶相比,显得更为方刚。而“宝盖头”偏旁和中间的“横折”、下方的“横折弯”笔画组合造型,已经不

16、仅仅是变圆为方,而且还是特殊的将“竖横折弯钩”笔画改为“竖横折方回折”笔画,不仅仅是笔法方正,字形结构也彻底方正。这样的效果还明显体现在反方向的“走字旁”偏旁中。(1)爨宝子碑 (2)礼器碑图 11 爨宝子碑与礼器碑截图对比总之,小爨造型因尖锐而凸显阳刚特色,也因尖锐,使得整体方正小爨碑看上去更加稳固,总体形成了“刚稳”的特殊造型风格,造就了方刚稳固的独特视角艺术魅力。三、独特形式金石刻印与汉字书写的高度完美融合小爨实现了金石刻印艺术与汉字书写艺术的高度完美融合,使其成为汉字书法艺术的独特样式。小爨文字造型“方中刚稳”特点,正是其独树一帜的视觉效果、艺术魅力所在。小爨“刚稳”效果产生的原因是“

17、角”,是大量分布于文字笔画中的三角形“点”、不规则四边形的“竖、撇、捺”笔画,以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78 大量内外皆方的“横折、宝盖头横折、走字旁竖折”笔画与偏旁的使用,特别是在其有四个锐角的“横”中,几乎每一笔都同时存在三个以上特殊“锐角”。小爨是碑刻,但是却给神奇的毛笔书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从书法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来看,千百年来难于找到类似的用笔方法,在大量实践中也难于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小爨“刚稳”的文字造型特征是方正结构书写与尖锐棱角雕刻的完美组合。无论其书写、刻写是否主观有意为之,还是为了简化过程无意而成,均如同金石之气书写一样难及。小爨文字造型在刻石书法基础上的雕刻艺术发挥,书写

18、与雕刻共同造就方刚气象,使之成为中国书法历史一道靓丽风景。四、结 语以上只是对小爨“刚稳”视觉感的一种解读与鉴赏,而对其艺术魅力“滋味”的进一步“品”,还有待于做深入的研究。例如,形成小爨文字造型的“锐角”是否是刻意制作,为什么其中的部分笔画还保留隶书圆润的燕尾?为什么要刻意“刚稳”?“刚稳”视觉效果对于书法发展和社会应用有何作用与意义?特别是,小爨“蛮霸灵动”的原因与效果、书写与雕刻的互动与应用关系又是怎样?其“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艺术效果、视觉构成的经典奥秘、其人文意义的精神内涵等,这些均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提升。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

19、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a。小爨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区域的重要碑刻、书法中的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既反映了历史上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也反映了汉字碑刻书法从隶向楷过渡的转折嬗变特点,印证书法艺术演变发展的轨迹;既反映了艺术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也是其书法艺术与碑刻艺术特殊性的显现。Appreciation of Vigor,Stability and Elegance of the Character Model on Cuanbaozi Bei ZHANG Handong(Institute of Mekong River Subregi

20、onal Ethnic Culture,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Yunnan 653100)Key Words:Cuanbaozi Bei;the art of calligraphy;Gang Wen MeiAbstract:Cuanbaozi Bei,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scriptions on a tablet and a unique visual art of calligraphy,symbolizes the close ties of Southwest China with inland as well as the calligraphy diversion from official script to regular script,which reflects the evolution track of art of calligraphy.The appreciation of vigor,stability and elegance of the character model on Cuanbaozi Bei should be further researched and enhanced.a 刘守安.中国书法:汉字书写的艺术 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