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幕墙.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18306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幕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筑幕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幕墙 一、门分类 1、按用途分为:外门、阳台门、风雨门、内门、安全门。 2、按开启方式分为:平开门、单扇平开门、左开(单扇)外平开门、左开(单扇)内平开门、右开(单扇)外平开门、右开(单扇)内平开门、左开(单扇)双向弹簧门、右开(单扇)双向弹簧门、左开(单扇)双向地弹簧门、右开(单扇)双向弹簧门、双扇平开门、左开双扇外平开门、左开双扇内平开门、右开双扇外平开门、右开双扇内平开门、左开双扇双向弹簧门、右开双扇双向弹簧门、左开双扇双向地弹簧门、右开双扇双向地弹簧门、推拉门等。 二、窗分类 1、按用途分为:外窗、内窗、风雨窗、亮窗、固定亮窗、换气窗、落地窗、逃生窗、观察窗、橱窗。 2、按开启方式分为:平开窗、单扇内平开窗、左开单扇内平开窗、右开单扇内平开窗、单扇外平开窗、左开单扇外平开窗、右开单扇外平开窗、滑轴平开窗、单扇滑轴内平开窗、左开单扇滑轴内平开窗、右开单扇滑轴内平开窗、单扇滑轴外平开窗、左开单扇滑轴外平开窗、右开单扇滑轴外平开窗、上下推拉窗、上下双推拉窗、下推拉窗、上推拉窗等。 三、《铝合金门窗》GB/T 8478-2008版与2003版的区别 1、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要求由“支承单层、夹层玻璃L/120、支承中空玻璃L/180、且最大值不应超过15mm”,分别修改为“支承单层、夹层玻璃L/100、支承中空玻璃L/150、且最大值不应超过20mm”。 2、增加了遮阳性能,以遮阳系数SC为指标和分级。 3、增加了平开旋转门的抗静扭曲性能。 4、第6.7条增加了表16门窗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 四、《铝合金门窗》GB/T 8478-2008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手动启闭操作的建筑外墙和室内隔墙用窗和人行门,以及垂直屋顶窗。非手动启闭操作的墙体用门、窗以及垂直天窗可参照使用。 不适用于天窗、非垂直屋顶窗、卷帘门窗和转门。不适用于防火门窗、逃生门窗、排烟窗、防射线屏蔽门窗等特种门窗。 五、遮阳系数SC的原理 在给定条件下,太阳辐射透过外门、窗所形成的室内得热量与相同条件下透过相同面积的3mm厚透明玻璃所形成的太阳辐射透得热量之比。 六、门窗附件:门窗组装用的配件和零件。 七、双金属腐蚀:由不同金属构成电极而形成的电偶腐蚀。 八、门窗产品系列分类方法 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符合1/10M(M为10mm)的建筑分模数数列值为基本系列;基本系列中按5mm进级插入的数值为辅助系列。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小于某一基本系列或辅助系列值时,按小于该系列的前一级标示其产品系列。如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为72mm时,其产品系列为70系列;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为69mm时,其产品系列为65系列。 九、铝合金型材要求 基材壁厚及尺寸偏差,外门窗框、扇、拼堂框等主要受力杆件所用主型材壁厚应经设计计算或试验确定。主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基材最小实测壁厚,外门不应低于2.0mm,外窗外门不应低于1.4mm。有装配关系的型材,尺寸偏差应选用GB/T 5237.1规定的高精级或超高精级。铝合金型材基材壁厚采用分辨力为0.5µm的膜厚检测仪和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在型材的不同部位分别测量表面处理层膜厚和型材壁厚(总厚度),测点不应少于3点,基材的实测壁厚为型材壁厚与膜厚之差并经计算求得,结果取平均值,精确至0.01mm。 表7 门窗及装配尺寸偏差 项目 尺寸范围()mm 允许偏差()mm 门 窗 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内侧尺寸 <2000 ±1.5 ≥2000,<3500 ±2.0 ≥3500 ±2.5 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内侧尺寸与对边尺寸之差 <2000 ≤2.0 ≥2000,<3500 ≤3.0 ≥3500 ≤4.0 门窗框与扇搭接宽度 ±2.0 ±1.0 框、扇杆件接缝高低差 相同截面型材 ≤0.3 不同截面型材 ≤0.5 框、扇杆件装配间隙 ≤0.3 十、中空玻璃的最小安装尺寸(GB/T 28887-2012《建筑用塑料窗》) 表4 中空玻璃的最小装配尺寸(mm) 中空玻璃 固定部分 前部余隙 后部余隙 嵌入深度 边缘间隙 下边 上边 两侧 4+A+4 3.0 2.5 13 6.0 5.0 5.0 5+A+5 14 6+A+6 15 注:A为气体层的厚度,其值不应小于9mm 十一、隐框窗扇梃与硅硐结构密封胶(密封胶需要做相容性试验)的粘结强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个开启窗扇下梃处宜设置两个承受重力的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其厚度不应小于2mm,长度不应小于50mm。 十二、铝合金门窗在各级指标值风压作用下,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要求 表9 门窗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要求 支承玻璃种类 单层玻璃、夹层玻璃 中空玻璃 相对挠度(mm) L/100 L/150 相对挠度最大值(mm) 20 注:L为主要受力杆件的支承跨距。 十三、门窗的反复启闭试验次数是多少 门窗的反复启闭次数为:门不应少于10万次,窗不应少于1万次。 十四、门窗检测的组批与抽样规则 门窗及框梃装配尺寸偏差检验,从每个出厂检验(交货)批中的不同品种、系列、规格分别抽取10%,且不少于3樘。 十五、门窗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复验规则 GB/T 8478-2008《铝合金门窗》:抽检产品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抽检产品检验结果如有多于1樘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抽检项目中如有1樘(不多于1樘)不合格,可再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双倍数量产品进行重复检验。重复检验的结果全部达到标准要求时判定该项目合格,复检项目全部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GB/T 28886-2012《建筑用塑料门》:外观质量、门的装配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单件不合格时,判定该单件不合格。其他项目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抽检项目中如有一樘不合格,可再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双倍数量产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复检验,当重复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GB/T 28887-2012《建筑用塑料窗》:同GB/T 28886-2012《建筑用塑料门》。 十六、铝合金门窗的产品标志应包括哪些内容 铝合金门窗的产品标志应包括:1)产品名称或商标;2)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3)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及批号;4)生产许可证标记及编号。 十七、主型材可视面最小实测壁厚 主型材可视面最小实测壁厚,平开门不应小于2.8mm,推拉门不应小于2.5mm。 十八、门装配的增强型钢要求 当门主型材构件长度大于450mm时,其内腔应加增强型钢。增强型钢的最小壁厚不应小于2.0mm,应采用镀锌防腐处理,增强型钢端头与型材内角距离不宜大于15mm,且以不影响端头焊接为宜。增强型钢与型材承载方向内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1mm。当门主型材构件长度小于450mm时,可不加增强型钢。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得少于3个,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距型材端头内角距离不应大于100mm。 十九、门扇与门框搭接量的允许偏差与实测值 平开门、平开下悬门、推拉下悬门、折叠门的门扇与门框搭接量的允许偏差为±2mm,装配时应有防下垂措施。推拉门锁闭后的门扇与门框搭接量的允许偏差为±2mm,且门扇与门框上下搭接量的实测值(导轨顶部装滑轨时,应减去滑轨高度)不应小于8mm。窗为6mm。 二十、塑料窗在力学性能检验后应满足的要求 力学性能 检验后应满足的要求 外平开窗、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 推拉窗 窗的开关力 平合页:不大于80N 滑撑:不小于30N,不大于80N 推拉窗:不大于100N 上下推拉窗:不大于135N 悬端吊重 在500N力作用下,残余变形不大于2mm,试件不应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翘曲 在300N力作用下,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撑挡 在200N力作用下,不允许位移,联接处型材不破裂。 大力关闭 模拟7级风连续开关10次,试件不损坏,仍保持开关功能 反复启闭性能 经不少于1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松脱,仍保持使用功能。 焊接角破坏力 窗框焊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2000N,窗户焊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2500N,且实测值均应大于计算值 窗框焊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2500N,窗户焊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1800N,且实测值均应大于计算值 弯曲 在300N力作用下,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扭曲 在200N力作用下,试件不损坏,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 注 大力关闭只检测平开窗和上悬窗 没有凸出把手的推拉窗可不做扭曲试验 二十一、荷载计算 ——受力杆件所承受的总荷载(N);——受力杆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m²) ——施加在受荷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Pa) 二十二、焊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 ——焊接角最小破坏力(N);——型材最小破坏力,设定为35MPa; ——试样支撑面的中心长度{(400±2)mm};——临界线与中性轴的距离(mm); ——应力方向的倾倒矩(mm);——型材横断面轴的惯性矩,T型焊接的试样应使用两面中惯性矩的较小的值(mm) 结果取5个试样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与焊接角最小破坏力进行比较。 二十三、检测的类型 1、变形检测: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4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而进行的检测。 2、反复变形检测: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6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反复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及功能性障碍进行的检测。 3、定级检测:为确定外门窗抗风压性能指标值和水密性能指标值而进行的检测。 4、工程检测:为确定外门窗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抗风压和水密性能而进行的检测。 二十四、门窗三性检测装置的组成及要求 门窗三性检测装置由压力箱、试件安装系统、供压系统、淋水系统及测量系统(包括空气流量、压力差、位移测量装置)组成。 门窗三性检测装置要求:①压力箱箱体开口部位最大挠度不应超过5mm或1/1000,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且以不影响观察试件的水密性为最低要求。②试件安装系统应保证试件安装牢固,不产生倾斜及变形。③供压系统具备施加正负双向的压力差的能力,提供3s~5s周期的波动风压。④淋水系统的喷淋装置应满足在试件的全部面积上形成连续水膜并达到规定淋水量的要求。喷嘴布置应均匀,各喷嘴与试件的距离宜相等且不小于500mm;装置的喷水量能调节,并有措施保证喷水量的均匀性。⑤测量系统应满足差压计的两个探测应在试件两侧就近布置,差压计的误差应小于示值的2%。空气流量测试系统的测量误差应小于示值的5%,响应速度应满足波动风压测量的要求。位移计的精度应达到满量程的0.25%。 二十五、空气流量系统和淋水系统的校准周期是多少 空气流量系统和淋水系统的校准周期不应大于6个月。 二十六、试件数量及试件安装完毕后的要求 相同类型、结构及规格尺寸的试件应至少3樘。试件安装完毕后,应将试件可开启部位开关5次,最后关紧。 二十七、气密性的渗透量计算 (总渗透量平均值减去附加渗透量平均值) 将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渗透量(m³/h)值 ——标准状态下通过试件空气渗透量值(m³/h) ——试验室气压值(kPa); ——试验室空气温度值(K); ——试件渗透量测定值(m³/h) 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m³/(m·h)]: 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m³/(m²·h)]: 100Pa检测压力差下的测定值[m³/(m·h)]和[m³/(m²·h)]换算为10Pa检测压力差下的相应值±[m³/(m·h)]和±[m³/(m²·h)]值: ±= ±= 将3樘试件的±值或±值分别平均后对照表1确定按照缝长和按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二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的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 表1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分级表 分组 1 2 3 4 5 6 7 8 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m³/(m·h) 4.0≥>3.5 3.5≥>3.0 3.0≥>2.5 2.5≥>2.0 2.0≥>1.5 1.5≥>1.0 1.0≥>0.5 ≤0.5 单位面积级指标值m³/(m²·h) 12≥>10.5 10.5≥>9.0 9.0≥>7.5 7.5≥>6.0 6.0≥>4.5 4.5≥>3.0 3.0≥>1.5 ≤1.5 二十八、水密性检测的淋水要求 对整个试件均匀地淋水,淋水量为2L/(m²·min),如果试件面积为2m²,则淋水量为4L。 二十九、位移计安装位置 中间测点在测试杆件中点位置,两端测点在距该杆件端点向中间方向10mm处。 三十、杆件或面板的面法线挠度公式 、、——各测点在预压后的稳定初始读数值(mm); 、、——某级检测压力差作用过程中的稳定读数值(mm); ——杆件中间测点的面法线挠度 三十一、普通玻璃检测的杆件的允许挠度 ①以变形检测压力为基准,对杆件的允许挠度是L/300。②以反复检测压力=1.5,对杆件的允许挠度是L/200。③以安全检测压力=2.5,对杆件的允许挠度是L/120。 三十二、玻璃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的公式 玻璃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按公式计算,并且不应小于1.0kN/m²。 = ——风荷载标准值(kN/m²); ——阵风系数,按GB 50009采用;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GB 50009采用;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GB 50009采用; ——基本风压(kN/m²),按GB 50009采用。 GB 50009标准的杭州地区相关系数采用表 三十三、建筑幕墙检测人员应掌握的标准 1、GB/T 15227-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2、GB/T 18250-200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3、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4、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5、JGJ 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6、幕墙相关材料的产品标准。 三十四、建筑幕墙检测装置的组成及要求 建筑幕墙检测装置由大型试验箱体、供压系统、差压计、空气流量测试装置、淋水装置、位移计、紧急控制开关、平面变形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等组成。 建筑幕墙检测装置要求:①大型试验箱体。由钢板制成的密封箱体,箱体一个大面就开口状态并能满足试件安装要求。箱体自身的密封性能不得影响气密、水密性能检测。②供压系统。应能提供正反双向的稳定风压、脉动风压。应有压力控制装置控制箱体压力以及压力失控时的保护装置。供压系统应能保证箱体压力可达到±5kN/m²以上。③应有两台不同精度的差压计能够测试箱体压力。检验气密性能的低压力差压计精度为示值的2%,检验水密、抗风压性能的高压力差压计精度为示值的1%。④空气流量测试装置。可以是空气流量计或风速仪,精度为示值的5%。⑤淋水装置。洒水喷头不少于10个/m²,供水量不少于5L/(m²·min),洒水范围覆盖整个箱体。⑥位移计。精度是满量程的0.25%。⑦紧急控制开关。设备失控时可直接断电关机。⑧平面变形装置。应能使幕墙产生平面内的左右摆动,可以为专用框架或活动横梁,配置拉压千斤顶,精度为满量程的0.5%。⑨安全防护装置。活动的安全防护网或隔断。 三十五、幕墙检测试件要求 ①试件规格、型号和材料等应与生产厂家所提供图纸一致,试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措施。②试件应有足够的尺寸和配置,代表典型部分的性能。③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和水平接缝。试件组装、安装方向和受力状况应和实际相符。④构件式幕墙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垂直承力构件。试件高度不宜少于一个层高,并应在垂直方向上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与支承结构相连接。 ⑤单元式幕墙试件应至少有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接缝,并应有一个完整单元的四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同的接缝。 ⑥全玻璃幕墙试件应有一个完整跨距高度,宽度应至少有两个完整的玻璃宽度或三个玻璃肋。 ⑦点支承幕墙试件至少应有4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或一个完整的十字接缝,支承结构至少应有一个典型承力单元。张拉索杆体系支承结构应按照实际支承跨度进行测试,预张拉力应与设计相符,张拉索杆体系宜检测拉索的预张力。当支承跨度大于8m时,可用玻璃及其支承装置的性能测试和支承结构的结构静力试验模拟幕墙系统的检测。玻璃及其支承装置的性能测试至少应检测4块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及一个典型十字接缝。采用玻璃肋支承的点支承幕墙同时应满足全玻璃幕墙的规定。 三十六、委托方应提供的资料 委托单,包括试件的详细信息及材料的生产厂家、型号等。工程或设计图纸,包括典型节点图及与箱体连接构造图。设计计算书等。 三十七、试验进度与计划 完成整个试验需要22天左右。其中:主体结构和试件安装为1~7天,密封胶固化养护8~16天,试验准备17天,四项性能试验18~19天,试件拆除20~22天。 三十八、试件安装与验证 试件所用材料、加工制作、安装工艺、构造和节点处理应与设计一致。做好试件四周与试验箱体的连接与密封,不得有漏气或渗水。试验箱体、框架、安装横梁不得应试件安装产生过大变形。 三十九、检测顺序及分类 检测顺序为:气密、抗风压变形检测、水密、抗风压反复检测、抗风压安全检测。 检测分类:定级检测和工程检测。 四十、气密性能检测 检测加压顺序见下图 试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5次,最后关紧。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3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持续时间为3s,加压速度宜为100Pa/s。然后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气密性检测结果按下表进行分级 四十一、水密性检测 1、稳定加压法(适用于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工程、定级检测) 1.1 检测加压顺序 1.2 预备加压:施加3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压速度约为100Pa/s,压力差持续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5次,最后关紧。 1.3 淋水:对整个幕墙试件均匀地淋水,淋水量为3 L/(m²·min)。 1.4 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定级检测时,逐级加压至幕墙固定部位出现严重渗漏为止。工程检测时,首先加压至可开启部分水密性能指标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15min或幕墙可开启部分产生严重渗漏为止,然后加压至幕墙固定部位水密性能指标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15min或产生幕墙固定部位严重渗漏为止;无开启结构的幕墙试件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0min或产生严重渗漏为止。 1.5 观察记录: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状态及部位。 1.6 检测结果按下表进行分级 2 波动加压法(适用于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工程检测) 2.1 加压顺序及时间 2.2 预备加压:施加3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压速度约为100Pa/s,压力差持续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5次,最后关紧。 2.3 淋水:对整个幕墙试件均匀地淋水,淋水量为4 L/(m²·min)。 2.4 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波动压力。定级检测时,逐级加压至幕墙固定部位出现严重渗漏。工程检测时,首先加压至可开启部分水密性能指标值,波动压力作用时间为15min或幕墙可开启部分产生严重渗漏为止,然后加压至幕墙固定部位水密性能指标值,波动压力作用时间为15min或产生幕墙固定部位产生严重渗漏为止;无开启结构的幕墙试件压力作用时间为30min或产生严重渗漏为止。 2.5 观察记录: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状态及部位。 2.6 检测结果分级同稳定加压法。 四十二、抗风压性能检测 1、检测顺序: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 2、检测类型:定级检测、工程检测。 3、位移计布置 4、最大允许相对面法线挠度 5、定级检测时的变形检测 每级升、降压力差不超过250Pa,加压级数不少于4个,每级压力差持续时间不少于10s,压力的升、降直到一受力构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值达到/2.5或最大检测压力达到2000a时停止检测,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各个测点的面法线位移量,并计算面法线挠度值,采用线性方法推算出面法线挠度对应于/2.5时的压力值±。以正负压检测中绝对值较小的压力差作为值。 6、工程检测时的变形检测 每级升、降压力差不超过风荷载标准值的10%,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于10s,压力的升、降达到幕墙风荷载标准值的40%时停止检测,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各个测点的面法线位移量。 7、反复加压检测 以检测压力差(=1.5)为平均值,在平均值的1/4为波幅,进行波动检测,先后进行正负压检测。波动压力周期为5s~7s,波动次数不少于10次。记录反复检测压力值±,并记录出现的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8、安全检测的条件 当反复加压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应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过程中施加正、负压力差后分别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5次,最后关紧。升、降压速度为300Pa/s~500Pa/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 9、定级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使检测压力升至(=2.5),随后降至零,再降到-,然后升至零,升、降压速度为300Pa/s~500Pa/s,记录面法线位移量、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10、工程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对应于设计要求的风荷载标准值,检测压力差升至,随后降至零,再降到-,然后升至零。记录面法线位移量、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当有特殊要求时,可进行压力差为的检测,并记录在该压力差作用下试件的功能状态。 四十三、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 1、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为性能指标。在非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在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可按表20的规定执行。 2、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指标 3、幕墙进行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或其他可行的验证试验条件 ①面板为脆性材料,且单块面板面积或厚度超过现行标准或规范的限制;②面板为脆性材料,且与后部支承结构的连接体系为首次应用;③应用高度超过标准或规范的高度限制;④所在地区为9度以上(含9度)设防烈度。 4、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装置加载方式 连续平行四边形法(为仲裁检测法),对称变形法。 5、试件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名称 允许偏差(mm) 主要杆件垂直度 杆件高度为5m以下时 2 杆件高度为5m以上时 3 横向构件水平度 杆件长度≤2000mm时 ±2 杆件长度>2000mm时 ±3 分格对角线差 对角线长度≤2000mm时 3 对角线长度>2000mm时 3.5 6、检测方法 预加载,位移角为分级表中最低级的50%。按分级表中最低级开始加载检测,每级使模拟相邻楼层在幕墙平面内沿水平方向作左右相对往复移动三个周期,从零开始到正位移,回零后到负位移再回零为一个周期(周期为3s~10s).检测中应保持反复加载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加载和卸载的速度宜一致。详细记录各级位移复位后,幕墙试件的破坏情况。 7、检测结果判定 对于定级检测,幕墙或其连接部位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破损(指面板破裂或脱落、连接件损坏或脱落、金属框或金属面板产生明显不可恢复的变形)时停止加载,以前一级位移角值为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的定级值。对于判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检测,应逐级检测到幕墙设计层间位移角为止,要求在设计层间位移角下,幕墙不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破损。 四十四、分别简述构件式幕墙、单元式幕墙、点支式幕墙、全玻璃幕墙、石材幕墙的试件要求 1、构件式幕墙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垂直承力构件。试件高度不宜少于一个层高,并应在垂直方向上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与支承结构相连接。 2、单元式幕墙试件应至少有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接缝,并应有一个完整单元的四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同的接缝。 3、点支承幕墙试件至少应有4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或一个完整的十字接缝,支承结构至少应有一个典型承力单元。张拉索杆体系支承结构应按照实际支承跨度进行测试,预张拉力应与设计相符,张拉索杆体系宜检测拉索的预张力。当支承跨度大于8m时,可用玻璃及其支承装置的性能测试和支承结构的结构静力试验模拟幕墙系统的检测。玻璃及其支承装置的性能测试至少应检测4块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及一个典型十字接缝。采用玻璃肋支承的点支承幕墙同时应满足全玻璃幕墙的规定。 4、全玻璃幕墙试件应有一个完整跨距高度,宽度应至少有两个完整的玻璃宽度或三个玻璃肋。 5、石材幕墙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垂直承力构件。试件高度至少应包括一个层高,并在垂直方向上要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相连接。试件组装和安装时的受力状况应和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四十五、简述建筑门窗与幕墙在建筑结构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建筑门窗与幕墙在建筑结构中的相同之处:都是支承结构体系(窗框)与面板(窗扇)组成的构件。 建筑门窗与幕墙在建筑结构中的不同之处:幕墙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自身有一定的变形。门窗相对主体结构不发生位移,其主要功能是采光与通风。 四十六、分别描述门窗和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 门窗和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预埋件连接、后加螺栓连接。 四十七、石材幕墙面板支承形式有哪几种 石材幕墙面板支承形式有嵌入、钢销、短槽、通槽、勾托、平挂、穿透、碟形背卡、背栓。 四十八、阐述以下窗标记的含义 WZY50PLC-115145(5-2-6-SC0.5)GB/T 8478-2008 (外墙用)遮阳型5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该产品规格型号为115145,抗风压性能5级,气密性能2级、水密性能6级、遮阳性能SC值为0.5 门代号表 用途 外墙用 内墙用 铝合金门代号 LM 代号 W N 功能种类 普通型 隔声型 保温型 遮阳型 代号 PT GS BW ZY 开启类别 平开旋转类 推拉平移类 折叠类 开启形式 合页平开 地弹簧平开 平开下悬 水平推拉 提升推拉 推拉下悬 折叠平开 折叠推拉 代号 P DHP PX T ST TX ZP ZT 物理性能 抗风压性能 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 隔声性能 保温性能 遮阳性能 采光性能 符号 SC 窗代号 用途 外墙用 内墙用 铝合金窗代号 LC 代号 W N 功能种类 普通型 隔声型 保温型 遮阳型 代号 PT GS BW ZY 开启类别 平开旋转类 开启形式 合页平开 滑轴平开 上悬 下悬 中悬 滑轴上悬 平开下悬 立转 代号 P HZP SX XX ZX HSX PX LZ 开启类别 推拉平移类 折叠类 开启形式 水平推拉 提升推拉 平开推拉 推拉下悬 提拉 折叠推拉 代号 T ST PT TX TL ZT 物理性能 抗风压性能 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 隔声性能 保温性能 遮阳性能 采光性能 符号 SC 标记方法:门窗用途、功能、系列、品种、产品简称、尺寸规格型号、物理性能与等级或指标值、标准代号的顺序进行标记。 四十九、根据图描述图中、、、的物理含义及铝合金窗用中空玻璃(5+12A+5)时各个参数的数值 ——前部余隙,——后部余隙,——嵌入深度,——边缘余隙 铝合金窗用中空玻璃(5+12A+5)时各个参数的数值见下表 五十、简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的构成及传热系数检测步骤。并说明什么是稳定传热状态 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主要由热箱、冷箱、试件框、控湿系统、环境空间五部分构成。 传热系数检测步骤:检查热电偶是否完好,启动检测装置,设定冷、热箱和环境空气温度。当冷、热箱和环境空气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监控各控温点温度,使冷、热箱和环境空气温度维持稳定。传热过程稳定之后,每隔30min测量一次参数、、、、、,共测量六次。测量结束之后,记录热箱内空气相对湿度,试件热表面及玻璃夹层结露或结霜状况。 稳定传热状态是指逐时测量得到热箱和冷箱的空气平均温度和每小时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不大于0.1℃和0.3℃;温差和每小时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不大于0.1K和0.3K,且上述温度和温差的变化不是单向变化,表示传热过程已达到稳定状态。 五十一、简述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校准的条件、方法及结果处理 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校准的条件:①试验室内环境温度应在20℃±5.0℃范围内,检测前仪器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1h。②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所用差压计、流量计应在正常检定周期内。 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校准的方法:①将全部开孔用胶带密封,按GB/T 7106-2008中7.2试验要求顺序加压,记录相应压力下的风速值并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值作为附加空气渗透量。②按照1、2、4、8、16、32个孔的顺序,依次打开密封胶带,分别按GB/T 7106-2008中7.2试验要求顺序加压,记录相应压力下的风速值并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总空气渗透量。③重复上述步骤2次,得到3次校准结果。 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校准的结果处理:①按GB/T 7106-2008中公式(1)计算各开孔下的空气渗透量。按GB/T 7106-2008中公式(2)换算为标准空气渗透量。三次测值取算术平均值。正、负压分别计算。②以检测装置第一次的校准记录为初始值。分别计算不同开孔数量时的空气流量差值。当误差超过5%时应进行修正。 五十二、分别写出下图1~图5中外门的名称和图6~图10中外窗的名称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计算题 一、某工程窗立面图如下(忽略型材尺寸),已知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测得正压各级压力差值时的空气渗透量如下表,计算正压标准状态该窗单位缝长度空气渗透量值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检测室温度18.5℃,大气压力102.1kPa。 序号 检测类型 压力差值 +10Pa +50Pa +100Pa +150Pa 1 总渗透量(m³/h) 61.52 124.88 208.47 303.54 附加渗透量(m³/h) 32.65 53.64 80.19 124.17 2 总渗透量(m³/h) 60.57 125.18 210.01 304.27 附加渗透量(m³/h) 32.49 52.98 81.65 125.26 3 总渗透量(m³/h) 60.94 124.30 207.65 303.14 附加渗透量(m³/h) 31.78 53.09 79.86 123.98 解:1、缝长=1.20×5+1.20×5=12.0m 面积=2.4×1.8=4.32m² 取100Pa压力差时空气渗透量作标准状态计算3樘平均空气渗透量 (208.47+210.01+207.65)/3-(80.19+81.65+79.86)/3=128.14 m³/h 换算成10Pa作用下空气渗透量 ==27.92 m³/h 单位缝长度空气渗透量:=27.92/12=2.33 m³/(m·h) 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27.92/4.32=6.46 m³/(m²·h) 按单位缝长4级,按单位面积4级 二、已知花岗岩石材幕墙试件立面图如下,采用8#槽钢作为立柱,5#角钢作为横梁,立柱采用双跨结构,1、在立面图上画出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测点位置,并计算测点距离。2、若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测得各级压力差值时的受力杆件挠度值见风压变形性能检测表,计算变形检测压力差值± 风压变形性能检测表 压力差值(Pa) 挠度值(mm) 压力差值(Pa) 挠度值(mm) 250 1.01 -250 1.07 500 2.05 -500 2.18 750 3.11 -750 3.27 1000 4.16 -1000 4.36 1250 5.20 -1250 5.48 解:1、测点距离=立柱长跨距离-20mm=3000-20=2980mm 2、钢立柱石材幕墙对应挠度为==4.77mm 因此±对应挠度均在1000 Pa~1250 Pa区间 +=1250-(5.20-4.77)/(5.20-4.16)×250=1146 Pa -=1250-(5.48-4.77)/(5.48-4.36)×250=1091 Pa 所以变形检测压力差值为+为146 Pa,-为1091 Pa 三、杭州郊区某建筑物,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建筑物高度48m,玻璃幕墙高度45m,杭州地区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为0.45kN/m²,计算该玻璃幕墙外表面在负压正墙角部位的风荷载标准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高度H(m) 地面粗糙度类别 A B C D 40 1.92 1.56 1.13 0.73 50 2.03 1.67 1.25 0.84 阵风系数 高度H(m) 地面粗糙度类别 A B C D 40 1.52 1.60 1.73 2.01 50 1.51 1.58 1.69 1.94 解:杭州郊区,按B类地区选 45m处采用插值:==1.615 =1.59 围护结构负压正墙角边体型系数取-1.8 =1.59×(-1.8)×1.615×0.45=-2.08 kN/m² 所以,该玻璃幕墙外表面在负压正墙角部位的风荷载标准值为2.08 kN/m² 四、温州市区某工程,建筑物高度50m,玻璃幕墙高度40m,温州地区50年一遇基本风荷载为0.60 kN/m²,计算该玻璃幕墙固定部分水密性能设计值取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高度H(m) 地面粗糙度类别 A B C D 40 1.92 1.56 1.13 0.73 50 2.03 1.67 1.25 0.84 解:玻璃幕墙高度40m,水密性能设计值=1000××× 温州地区处C类别,=1.13,=1.2 所以:=1000×1.13×1.2×0.60=813.6 kN/m² 因为固定部分水密性能设计值=814 Pa<1000 Pa,所以按1000 Pa取值。 所以,该玻璃幕墙固定部分水密性能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