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索幕墙张拉施工说明
一、单索张拉工作流程
安装竖索→安装横索→在钢结构外立面弹一道垂直参照线→校千斤顶压力表→布置张拉设备→张拉竖索(一次张拉,竖索张拉先中间、后两边,依次排序张拉)及对张拉数值记录→放置索夹具(必须保证竖索固定、横索可以滑移)→张拉横索(50%、横索预起拱状态,横索张拉顺序按两根横向桁架之间作为一个张拉区,先从两桁架附近向中间呈对称张拉,两行同时张拉,依次排序张拉,每次1根。)及对张拉数值记录→安装玻璃→张拉竖索(二次张拉,竖索先拉中间、后两边,依次排序张拉)及对张拉数值记录→张拉竖索(100%设计值,竖索拉先中间、后两边,依次排序张拉)及对张拉数值记录→张拉横索(70%横索预起拱状态)及对张拉数值记录→蠕变→张拉横索(100%横索张拉)→对横、竖索张拉值进行检测→紧固横索夹具→施耐侯密封胶→周边耐候胶→清理
注:
a、以上程序的关键节点中,测量(位移及张力值)过程必须贯穿始终。
B、在实施张拉过程中,应对张拉索进行应力、变形检测(观察);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张拉,待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后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C、每个阶段张拉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张拉时根据天气情况由设计人员确定张拉数据。
二、张拉前的准备
1、安装
2、安装横、竖索
3、在钢结构外立面弹两道垂直参照线,X.Y轴各一条垂线。如图所示
4、千斤顶和压力表标定完成后出具相应报告,并在千斤顶和压力表贴标签。
5、布置张拉设备(如图所示)
14
6、索夹具安装
(1)将索卡与竖索按设计位置固定
(2) 索夹与横索连接但不允许固定,必须保证横索能在索夹内水平移动
三、索网张拉分析
1、 竖索和横索分别布置在两个平面,轴线距离40mm,竖索在外层。
2、 根据索力优化,按索力不同,将横索分为2组,竖索分为4组。
3、索网布置图
为保证分区段、分层次的张拉施工方法,须根据索网布置图考虑油泵的配置
(四)张拉竖索
1、安装程序
(1)安装反力支座油压千斤顶于底部弹簧套件内。
(2)将油压千斤顶与油压泵相连。每根竖索使用2个千斤顶张拉。
(3)通过2个油压泵将所有的竖向钢索上的千斤顶连接。按索网布置图,两侧油压泵各连接2个油压千斤顶。门头上方油压泵连接4个油压千斤顶。
(4)开启油压泵,将竖向钢索张拉力拉至预先设计值(分区域同步预紧)。具体数值严格按计算执行。
(5)张拉过程设计分为三级进行如下表:
本计划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平均气温为30摄氏度左右。张拉过程中要对索的张力和变形进行监控,逐级调整,最终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温度高于或低于超过允许值必须调整张拉值。
(6)以张力计测定钢索之张力。
(7)测量钢索的预先标识位置并与设计理论值作比较,必要时必须做出调整。
(8)每次张拉100小时后重测钢索张力值,若张力值不正确必须再次调整。
2.2 张拉方法。
a. 在主体钢结构柱内,利用钢柱结构,在适当高度搭设操作平台,用于放置油泵及操作横索张拉施工。
b. 采用特制牵引工装与拉索端张拉锚具可靠连接,用液压穿芯式千斤顶牵引拉索,达到设计要求后固定拉索。
竖索底部张拉图
门框顶竖索张拉图
a.张拉前应对张拉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用分级张拉、桁架位移监控与千斤顶拉力监控的张拉施工工艺。
c. 准备投入运行之前,应具有测量资格的计量单位进行配套标定,并试运行,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d. 本工程拉索张拉过程设计分为三级进行,如上表所示,张拉要对索的张力和变形进行监控,逐级调整,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e 张拉过程中对每级张拉都应进行张拉力和伸长量控制,并监控钢梁控制点变形,及时对拉索张拉过程进行调整,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f. 张拉完毕后,应再次测试拉索的应力值和各拉索内力及控制节点位移,对拉索进行调整.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后,按照有关规定对锚具进行耐久性保护。
2.3 张拉注意事项
a. 张拉设备油路和线路连接好后,未张拉前应在空载情况下模拟操作两个行程,确保张拉设备无异常情况。
b. 张拉到设计值或相关要求后,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保证连接件连接可靠,如有角度或尺寸偏差应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c. 张拉过程必须平稳、逐级进行,严禁超载作业。
d. 在实施张拉过程中,应对张拉索进行应力、变形检测;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张拉,待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后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竖索和横竖分组同步张拉时相应油泵与拉索位置图(见附图),油泵安装在钢结构横竖工作台面的相应位置,控制系统为泵站及其 “耐震压力表”,为防止过张,调整读数到需要值,从而控制液压电动油泵进行千斤顶的张拉力的控制。钢结构如果变形超过变形量(包括梁和柱)立即停止张拉,报监理、业主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排除隐患后再继续张拉。
(五)张拉横索(50%)
1、安装程序
(1)安装反力支座油压千斤顶于调整端,调整端位于幕墙右端(钢结构柱)。
(2)将油压千斤顶与油压泵相连。每根横索使用2个千斤顶张拉。
(3)通过2个油压泵对横向钢索施加张力,每个油压泵根据索网布置图各连接2-4个油压千斤顶。
(4)开启油压泵,将竖向钢索张拉力拉至设计值的50%(分区域同步预紧)。具体数值严格按计算执行。
(5)横索张拉方法及注意事项按竖索张拉的要求执行。其张拉数顺序应分为三个单元格以钢桁架为分界线,上下两边从钢桁架附近向中间同时张拉,以此顺序张拉完成为止。
(6)本阶段张拉过程设计分为一级进行,为50%,张拉过程中要对索的张力和变形进行监控,逐级调整,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7)每次张拉100小时后重测钢索张力值,若张力值不正确必须再次调整。
(六)检查调整
检查竖索张力值及标识点位置, 有必要则调整部分横索或竖索。
(七)紧固竖索上索夹具
(1)再次施工前应对钢索的张力和变形进行检查, 若有必要则进行调整。
(2)测量竖索上钢索夹具的位置,并做出标识.标识位置必须在±3mm公差范围内。
(3)将索卡与竖索固定,横索轻微固定。
(八)玻璃板块安装
1.说明
玻璃板块是由车间加工,然后在工地安装的,由于工地不宜长期贮存玻璃,故在安装前要制定详细的安装计划,列出详细的玻璃供应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安装顺利进行及方便车间安排生产。
2.主要材料说明
玻璃板块、玻璃扣件。
玻璃板块:由车间根据工地的下料中工通知单加工而成的。它由玻璃、结构胶、双面贴、分子筛、密封胶条等组成。
3.工艺操作流程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 检查验收玻璃板块 → 将玻璃板块按顺序堆放 → 初安装 →
调整 → 固定 → 验收。
4.基本操作说明
1) 玻璃安装前准备:
(1) 安装前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安装队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检查施工中所用的脚手
架、工具是否完善可靠;
(2) 安装工具采用吊篮(室内室外均有)配合卷扬机施工。
(3) 左右下部定位槽要清理干净,并按图纸要求放好橡胶垫块及橡胶密封胶条。
2) 玻璃安装
(1) 按现场条件利用卷扬机和电动、手动吸盘结合将玻璃座装在玻璃夹具上,再安装 扣件,并拧紧。
(2) 由四周向内部安装玻璃板片。
(3) 玻璃调整与固定:
a) 按图纸要求及有关标准对玻璃进调整,保证玻璃的垂直度偏差:≤1.5mm;玻璃之间接缝处不平整度:≤1.0mm;且横竖胶缝的宽度,水平度、垂直度都达到图纸及标准要求。
b)调整固定完毕后安装队自检,项目经理复检。
5.所需工器具及人员
工器具: 吊篮、卷扬机、吸盘、专用扳手、其他。
人员: 每组4~5人。
6.管理要领
1) 计划好安装、供应现场堆放等环节的协调配合。
2) 严格把好质量关,包括半成品原材料安装施工等。
3) 注意劳动安全保护。
4) 注意劳动成果的保护。
5) 安排好人员、材料运输、现场管理。
(九) 蠕变
待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对钢索网安装质量进行确认后停止工作50小时或2日,待钢索进一步蠕变。具体时间可根据蠕变情况而定。
(十)张拉横索(70%、100%)
1、安装程序
(1)安装反力支座油压千斤顶于调整端,调整端位于幕墙右端(钢结构柱)。
(2)将油压千斤顶与油压泵相连。
(3)通过9个油压泵对横向钢索施加张力,每个油压泵根据索网布置图各连接2-17个
油压千斤顶
(4)开启油压泵,将竖向钢索张拉力拉至预先设计值(分区域同步预紧)。具体数值严格
按计算执行。
(5)张拉方法及注意事项按竖索张拉的要求执行。测量横向索与竖索连接点的位置,
与设计理论值作比较,必要时必须做出调整。
(6)每次张拉100小时后重测钢索张力值,若张力值不正确必须再次调整。
(7)单索张拉完成后,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报告。
(十一)紧固索夹具
(1)再次施工前应对钢索的张力和变形进行检查, 若有必要则进行调整。
(2)测量竖索上钢索夹具的位置,并做出标识.标识位置必须在±3mm公差范围内。
(3)将索卡与竖索及横索固定。
(十二)注耐候密封胶
玻璃板块安装调正后即开始注密封胶,该工序是防雨水渗漏和空气渗透的关键工序。
1.材料及工器具说明
材料:耐候密封胶、填缝泡沫条、清洁剂、清洁布、注胶枪、刮胶纸、刮胶铲。
2.工艺操作流程
工艺流程:填塞泡沫条 → 清洁注胶缝 → 粘贴刮胶纸 → 注密封胶 → 刮胶 → 撕掉刮胶纸 → 清洁饰面→ 检查验收。
3.基本操作说明
1) 填塞泡沫条:选择规格合适质量合格的泡沫条填塞到拟注胶之缝中,保持泡沫条与板块侧面有足够的摩擦力,填塞后泡沫条凸出表面距玻璃表面约4mm。
2) 清洁注胶缝:选用干净不脱毛的洗洁布和二甲苯,用“两块抹布法”将拟注胶缝在注胶前半小时内清洁干净。
3) 粘贴刮胶纸以防污染玻璃:(略)
4) 注胶:胶缝在清洁后半小时内应尽快注胶,超过时间后应重新清洁。
5) 刮胶:刮胶应沿同一方面将胶缝括平(或凹面),同时应注意密封胶的固化时间。
4.操作人员
人员: 每组2~3人。
5.管理要领
1) 在填塞泡沫条前要全面检查压块的安装,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2) 现场要派人跟踪清洁质量。
3) 收胶应光滑流畅。
4) 抽样做耐候胶的粘结测试,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