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药临床杂志2 0 0 9 年 1 O月第 2 1 卷第 5期 王晖应用面部色素望诊的经验 陈 勇达 指导 老师:王晖。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医院中医科 3 1 5 1 0 5 2 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中医内科 3 1 5 0 1 0 关键词 经络学说 面部色素望诊 名医经验 王晖 王晖老师是第 3 批 全国名老 中医药专家学 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 导老师,他从 4 O余年 临床实 践 中发现,面 部色素沉淀现象能反应人体生理病 理现象 的敏感点 和 关键点,观察面部色素的异 常表现,运用 经络学 说理论 分析推求经络相关 脏腑 的病 理特性,而将 自己内科杂 病诊疗过程 中发现的面部色素沉淀现 象归纳 为 5个证 型,即精亏、寒凝、肝郁、痰 瘀、湿热。这 5种 色素 沉淀 现象 分布 的 位置 主要 集 中在 眼、鼻、颧 3个 部 位。其 中,肝 肾阴虚,精 血不足者常见 眼部周 围色素沉 浊伴两 颧潮红;脾肾阳虚,经脉寒滞者 常见眼 部周 围色 素沉浊 伴 面色眦 白;肝郁 脾寒,胃热肠湿者 常见 鼻梁青黄色素 暗淡;痰瘀互 阻,脉 络不 畅者 常见全 面色素 暗沉;肝胆 湿热,经络阻滞者常见两颧痤 疮伴色 素暗滞。同时,王 晖老师提出了面部色素望诊 与经络辨证 相结合诊 治 内 科疑难杂病的新思 路、新 观点,并获 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聆听 言传 身教,感 悟颇深,受益 匪 浅,兹将其学术观点与临证治验介绍如 下。眼部周 围色素沉浊伴 两颧 潮红 肝 肾阴虚,精 血不足 赵某,女,4 8岁,公务 员,宁波 江东人。眼部 周 围色 素沉浊,两颧潮红。年及更年,月经 已乱,曾育 一胎,人 流两次,有子 宫肌 瘤史。腰 膝酸 软,足 跟 隐痛,心悸 心 烦,口干咽燥,夜寐 失 眠,烘 热盗 汗(以胸部、大腿 内侧 为主)。纳可,尿 常,大便 干结。舌红 苔 薄 白,脉沉 弦。辨体:肝 肾 阴虚体 质。辨 病:围绝经 期 综合 征。辨 证:肝 肾阴虚,精血不足。治 拟:滋 肝补 肾,育 阴潜 阳。方 药:知柏 地 黄 汤合 三 甲复 脉 汤 加 味:知 母 1 5 g,黄 柏 l O g,生熟地各 1 5 g,山萸 肉 1 2 g,淮 山药 3 0 g,茯 苓 1 2 g,泽泻 l O g,丹皮 l O g,甜 苁蓉 1 5 g,生 龙牡各 3 0 g(先 煎)、瘪桃干 3 0 g,龟板 1 8 g(先 煎)、炙 鳖甲 1 5 g(先 煎)。7剂,每 日1剂,水煎,分上 下午服。转归:服 7剂后症减,继 服半月色素转浮转淡、面色含 蓄。按此病 人属典 型 的围绝经 期综 合征,妇女生 育 3 85 流产,肾精久 耗,呈现 肝 肾阴虚 体质。阴虚火 旺,虚 火 灼阴,阴不敛 阳,虚 阳上浮,心 肾不交,故 经乱、腰 膝 酸 软、足跟 隐痛、心悸 心 烦、口干咽 燥、夜寐 失 眠、烘热 盗 汗(以胸部、大腿 内侧 阴经 所 过之 处 为主)。证属 肝 肾 阴虚,精血不 足。治 拟滋 肝补 肾,育阴潜 阳,予 以知柏 地黄汤合三 甲复脉 汤加 味 2 1剂而 面部 色素转淡,诸症 显减。经络辨证分 析:灵枢 经脉 日:“肝足厥 阴之 脉,循喉 咙之后,上人 颃颡,连 目系,上 出额,与督 脉会 于巅。”足厥 阴肝经经 脉直接连 目系,肝 阴不足,经 隧空 虚,故在 较早 时期 可伴 随经乱、子宫肌瘤、腰 膝酸 软、足跟隐痛等 而呈 现 目窍周 围色 素沉 浊及两颧 潮红 现象。灵枢 经脉 云:“肾足少 阴之脉,其支者,从肺 出,络心,注胸 中。”灵枢 经脉 又云:“心手少 阴 之脉,其支者,上 挟 咽,系 目系。”足少 阴肾经 经脉 络心,经 气灌 注于手 少 阴心经,手少 阴心经上挟 咽,系 目系。故病位逐 渐 由足少 阴。肾经传 变至 手少 阴心经,而 出现心经症状,如心悸心烦,口干 咽燥,夜寐 失眠,烘 热盗汗。治疗也 从足 厥 阴肝经 和 足少 阴 肾经着 手,兼 及手少阴心经,故运用大队入肝 肾二经 的药物,补其 不 足,毋伐有 余,“壮水 之 主,以制 阳光”而 获 良效。王 老 总结认 为,有较 大一个 人 群,特别 是 中老年女性,体 质 均呈现肝 肾精亏,阴不敛阳证,她们 的典型面部望诊 特 点就是 眼部周 围色素沉浊伴两颧潮红。眼部周 围色素沉浊伴面色觥 白 脾 肾 阳虚,经脉寒滞 方某,女,4 1岁,农 民,宁波宁海人。眼部周 围色素 沉浊,面色鱿 白。四肢 末 端发 冷 青紫麻 木,颈脊板 胀,心悸胆 怯,神疲懒言,月经先后 无定,经行 十 日方净,白 带量 多,曾育 一胎,人 流 一次,夜 寐 不安,胃纳欠 佳,大 便时溏,小便 清长。舌暗苔薄 白,脉细虚。辨体:脾 肾阳 虚体质。辨病:虚 劳。辨 证:脾 肾 阳虚,经脉 寒 滞。治 拟:温脾 固肾,温通 经脉。方 药:当归 四逆汤加 味:当归 2 0 g,桂枝 l o g,炒 白芍 2 0 g,细辛 3 g,通草 l O g,炙 甘草 6 g,大枣 3枚,党参 3 0 g,黄 芪 3 0 g,丹参 3 0 g,乌 药 l o g,小茴香 l O g,葫芦 巴 1 5 g。7剂,每 日 1剂,水煎,分 上下 3 86 午服。转 归:服 7剂 后症减,继服 三周 色 素 转浮转 淡、面色明润。按该病例是虚劳,证属脾 肾阳虚,经 脉寒滞。患 者素体阳虚,外感寒邪则 阳气更虚,而致经 脉寒滞。肾 为先天之本,脾 为后 天之本,二者 相互 资生,命 门虚衰 则脾 阳失于温蒸,终致脾 肾阳虚,不达 四肢,经 脉寒滞,出现 面色 白,肢 末发冷 青紫 麻 木,颈 脊板胀,继 而心 悸神疲,经带失 调,食 睡欠佳,二便 异常。治 以温脾 固 肾、温通经脉为法,予 以当归 四逆汤 2 8剂,故面部 色素 转浮转淡,面色红 润,而诸症亦瘥。经络辨证分析:足少 阴肾经 经脉络 心,经气灌 注于 手少阴心经,手少 阴心经上挟 咽,系 目系。所 以这 个证 型的病人很 大部 分有 眼部 周 围色素 沉浊 症状,和肝 肾 阴虚、精血不 足型非常 相 似,但 脾 肾阳虚、经脉 寒滞 型 患者面色胱 白,而肝 肾阴虚、精血不足型患者有 两颧潮 红现象,二者截然不同。鼻梁青黄色素暗淡 肝郁脾寒,胃热肠湿 李某,女,3 2岁,教 师,舟 山岱山人。鼻 梁青黄色素 暗淡。肠鸣腹痛便 下 一年余。平 素多 思善虑,每遇 寒 冷、饮食 不 当、抑郁 恼怒、情 绪 紧张 即作,日三五 次,泻 后痛减,便 稀而 不畅。腹部 喜 温按,胃脘 嘈杂 易饥,失 眠多梦,尿 常,月经量少 色淡先后 无定期。舌淡红 苔薄 少,脉 弦细。辨体:肝郁 脾寒、胃热肠 湿 复杂体 质。辨 病:泄泻。辨 证:肝 郁脾 寒,胃热肠 湿。治 拟:疏肝 温 脾,清 胃化 湿。方 药:调 肝 理 脾 汤:柴 胡 1 0 g,炒 白芍 3 0 g,炒枳壳 1 5 g,生甘草 5 g,陈皮 1 0 g,太 子参 2 0 g,炒 白 术 1 5 g,茯 苓 1 5 g,防风 1 2 g,木 香 1 0 g,黄连 6 g,干姜 1 2 g,淮 山药 3 0 g,淮小麦 3 0 g,炒二芽各 3 0 g。7剂,每 日 1 剂,水煎,分 上下午服。转 归:服王老经验方调肝理脾 汤治疗两月诸症显减,鼻梁红黄隐没,色素转微转散。按此患者为 肝郁 体质。平 素 多思 善虑,每遇 抑 郁恼怒、情 绪紧张 则肝气 不 疏,横逆 犯 脾,出现肠 鸣腹 痛便下 日三五次、泻后 痛减 症状。木克 土 日久 则脾 脏 虚寒,腹部喜温按,肠 鸣腹 痛便 下每 遇寒 冷、饮 食不 当 即作;化源 不足 气血 亏 虚,故 月 经量 少 色 淡 先后 无定 期。胃腑虚热,则 胃脘 嘈杂 易饥;胃不 和则 卧 不安,故 失 眠多梦;肠络湿热则 便稀而不 畅。日久则 出现肝郁、脾寒、胃热、肠湿 四者俱存 的寒热 虚 实互兼、肝 脾 胃肠 失 和夹杂证。本虚标实,但 虚不 宜补,当调而和 之。调 肝理脾汤 由四逆散、异 功散、痛泻要 方、香连 丸、干姜甘 草 汤等复方合用于一体 而成,专治此兼 夹杂证,有较强 的针对性,每每徐 图缓 求收 工,是 王老 用药 特 色经验。经络辨证分析:王老认 为这一 寒热虚实 互兼、肝 脾 胃肠 失和夹杂证 中最 关 键 的病 机是 肝 郁,根 据 灵枢 经 脉 中描述“肝足厥 阴之脉,循 喉咙 之后,上 入颃颡 CJ TCM Oc t 2 0 0 9 Vo 1 2 1 No 5 ”可知足厥 阴肝经与鼻有一定 的联系,所 以肝郁 体 质往往 有非 常典型的鼻梁青黄 色素暗淡特 征。若肝 气 郁结 E l 久,克伐脾 胃太 过,而致脾 胃内伤,生化 乏源,出 现气郁血虚症状,则鼻 端也常 出现色 泽青黄、色素 暗淡 之态。全面色素暗沉 痰 瘀 互 阻,脉 络 不 畅 王 某,男,4 6岁,企 业家,宁波慈 溪人。体胖腰 圆,全面色 素 暗沉。夜 难入 眠,胃纳 不 香,多食 则 胃脘 胀 闷,时有 隐痛,大便 稀 而不 畅,尿 有余 沥。体检 发现 血 压、血糖、血脂、尿酸均 高,有脂肪肝、慢性胆囊 炎、胆 结 石、慢性 胃炎、慢性前 列腺炎病 史。有烟 酒史 2 O余年。舌质黯边瘀 点苔黄腻,脉 弦细。辨体:痰湿血瘀互 阻偏 颇体质。辨病:代谢 综合 征。辨证:痰瘀 互 阻,脉 络 不 畅。治拟:分清别浊,化痰 祛瘀。方 药:降浊合剂加减:苍术 3 0 g,丹 参 3 0 g,生葛 根 3 0 g,生 黄 芪 3 0 g,生一 扁 豆 3 0 g,生麦芽 3 0 g,生 山楂 3 0 g,生 内金 1 5 g,生米仁 3 0 g,淮山药 3 0 g,绞股 蓝 3 0 g,黄连 7 g,车前子 1 5 g(包)、泽兰 叶 1 5 g,川 草藓 1 0 g。7剂,每 日 1剂,水 煎,分 上 下 午 服。转 归:上方 出入 连 服 3个月,诸症 悉减,各项指 标 正常,面部色素转淡转浮,面色 转泽。按该病例属代谢 综合征。王 老分析认为这类 病 人在 当前生活 水平 日益 改善 的过 程 中,普遍 出现于 企 业家 等富 足人群,多是 痰瘀 互阻,脉络不 畅证型,日久 则气 阴两虚。降浊 合剂 是王 老经 验方,此方治 疗高脂 血症 的临床研究,获浙江省 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经络辨证分析:灵枢 经脉 云:“足阳 明之脉,起 于鼻,交颂(鼻根 凹陷处)中,旁约太 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 中,还 出挟 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 颐(下颌部)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 耳前,过 客主人,循发 际,至 额颅”足 阳 明 胃经 多气 多血,几 乎分布 于全面,经 络阻滞,则 面 部 肌 肤失 却 濡 养,色 素 暗沉。在 全 身属“实”,局部则属“虚”,只要能见微知著,病机就必然明 了于胸。所以痰 瘀互 阻,脉络不 畅患者常 出现全 面色 素暗沉现象。治 拟分 清别 浊,化 痰祛瘀,推 进气化,清 理脉络,犹 如 清 道夫 清 理 河 道使 河 水 流通,则 河水 清 畅。宜徐 图缓求,细水长流,欲速则不达。两额痤疮伴 色素 暗滞 胆 腑 湿 热,经 络 阻滞 孙某,男,1 6岁,学生,宁波镇海人。近两年面部痤 疮反复 发作,色红 粒大作 脓,两颧部尤 甚,两颧及 下胞 睑色素 暗滞。夜寐 梦 扰,小 便 黄 臭,大 便 干 结,纳 可。舌红苔黄 腻,脉 弦 滑。辨 体:湿 热 体 质。辨病:痤 疮。辨证:胆腑 湿热,经络阻滞。治拟:清胆利 湿。方药:龙 胆 泻肝汤去木通 易通 草:龙胆 草 9 g,黄 芩 1 2 g,炒 山栀 中医药 临床杂志2 0 0 9 年 1 O月第 2 1 卷第 5 期 1 2 g,泽泻 l O g,通草 l O g,车前 子 1 5 g(包),当归 l O g,生 地 1 8 g,柴胡 1 0 g,生甘 草 6 g。7剂,每 日 1剂,分上 下 午服。转 归:服 药 7剂痤 疮平,上方加 蒲公 英 3 0 g,野 菊花 1 0 g 继服 7剂色素转淡。按 灵枢 经脉 云:“胆 足少 阳之 脉,其 支 者,别锐 眦,下大迎,合 于手少 阳,抵 于出页(目下 颧骨 3 8 7 部),下加 颊车,下 颈,合 缺 盆”该病人 乃胆经湿 热 阻滞,而致痤疮频发。胆火上扰 心神,故夜寐 梦扰。湿 热下注,小便黄臭,大便 干结。故用龙 胆泻肝汤加减 清 泻肝胆湿热而获愈。收稿 日期:2 0 0 9-0 5 2 2 责任编校:汪新安 卓毅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张春 霞 刘 霞 指导 老师:卓 毅。1 成都 中医药大学 2 0 0 7级研究生 四川 成都 6 1 0 0 7 5 2 成都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7 5 关键词丹栀逍 遥敬 月经病 名医经验卓 毅 卓毅教授从事医、教、研 3 O余年,尤长 于月经病 的 中医治疗,对月经 病 的辨证施 治具 有 自己一整 套独特 的思维方法和有效 的 临床经 验。笔 者 有幸 随 师临床,现将其临床灵活应用丹栀逍 遥散治疗 相关妇科 疾病 的 经验总结如下。丹栀逍遥散 出 自 内科摘 要,是在 太平惠 民和剂 局方 所载逍遥散基础上加丹 皮、栀子 二药组 成。方 中 柴胡疏肝解郁;当归 甘辛 苦 涩,养血 和血;白芍酸苦 味 寒,养血敛 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 同用补 肝体 而助 肝用,使血 和则肝和,血 充则 肝柔;白术、茯 苓、甘草+健脾益气,既能 实脾 土 以御木侮,又使 营血生 化有 源;薄荷疏散郁竭 之气,透 达肝 经郁 热;生 姜温 运 和中,且 能辛散达郁;丹皮、栀 子以清 热凉血。全 方具有 清热养 血、疏肝健 脾 的作 用,多 用于 肝 郁 血虚 而 偏 于 火 旺之 证。导师认为,临床 只要辨证属 于肝郁血 虚而偏 于火 旺之证,皆可以之 为主化裁应 用,扩大本方 的临床 治疗 范围而颇有效验。原发性痛 经 某女,2 1岁,学生。2 0 0 8年 2月 1 4日初 诊。1 3岁 月经初潮,月 经周 期规 律,每 逢 经 期 第 1、2天 下腹 坠 痛,痛时不能坚持 上课,且 痛 甚 时伴有 恶心、呕 吐。自 服用元胡止痛 片、芬必得,缓解不 明显。刻诊:经期第 2 天,月经量少,色黯红,夹血块,小腹 坠痛,热敷 后无 明 显缓解,感 恶心,未 吐,双 乳 胀痛,体 型 偏 瘦,舌红,苔 黄,脉 弦细。诊 断:原发 性 痛 经。中 医辨 证 属肝 经 郁 火,气血瘀 阻。治 法:宣郁 泄 热,化 瘀调 经 止痛。丹 栀 逍遥散 合金 铃 失笑散加 减:柴胡、白芍、郁金、制香 附、延胡索、白术、川楝子、蒲黄、五灵脂各 1 0 g,茯苓 1 5 g,牡丹皮、焦山栀、当归各 l 2 g,吴茱萸、甘草各 6 g。每 日 1剂,水 煎服。连 服 7剂,日 1剂。嘱每 次月 经前 1周 连服此方,直至月经干净,连 服 1 个 疗程 3个 月。患者 诉症状完全消失。按痛 经多 因情 志 所伤、肝失 疏 泄,冲任 受损,气 滞血瘀、瘀滞 胞 宫引起。其病 位 在 冲任、胞 宫,病机 为 气血运行失 常,舒 则 通 畅,郁则 不 畅,不通 则痛。治 宜 行气 活血,通 经止 痛。加 味逍 遥散 重在 调节肝 的疏泄 功能,肝气条达,则全身 气体疏 通畅达。方 中当归、白 芍补血活血 止痛;柴胡、制香 附、郁 金、疏 利肝气,通络 止痛;延胡索、川楝 子 疏肝 泻热、活血 止痛;丹皮、山栀 凉肝血,化 瘀血;蒲黄、五灵 脂 活血 化瘀 止 痛;白术、茯 苓、甘草健 脾益气,正合 内经 所 谓“见肝之 病,当先实 脾。”全药合 用,共 奏 疏 肝解 郁 健 脾、活 血化瘀 止 痛 之 效。经 问期 出血 某女,3 6岁,教 师。2 0 0 8年 4月 2 5日初诊。自诉 平 素月经周期规律 5 7 2 8 3 0 d,近 3 个 月来,月经干 净 1 周左右 出现 阴道 出血。L MP 4月 1 1日,7 d干净,经净 5 d后 阴道少 许 出血 3 d,量少,色 黯,无血块,伴有 下腹胀痛,腰 骶酸 胀 不适,心烦,口干苦,大便 干燥,小 便黄,舌红,苔黄,脉 弦。诊 断:经 间期 出血,证属:肝郁 血热。拟方:丹栀 逍遥 散合 二 至失效 散加 减:丹 皮、栀 子、白术、茯苓、蒲黄、五 灵脂各 l O g,当归、杭 芍、柴胡、女 贞子各 1 2 g,旱莲草 2 0 g,仙鹤草 3 0 g,地榆炭 2 0 g。服 4剂,每 日1剂。4月 2 8日复诊,诉服 药后血 止。嘱每 于经净 3 d后服 药,3个 月经周期 为 1个疗 程。连 续服 用 3个月经周期后,诸症 消失,随访 3月未见复发。按卓 毅教授认 为,月 经排 出后,血海 空虚,冲任 衰少,经气 逐渐 蓄积,由空 虚渐 充盛,至 两次月经 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