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平学校科普系列活动之
——文家沟科学考察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意义:
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根据学校“以自然优势创科普教育特色,实现人、自然、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当前实际,特开展王家沟科学考察活动。通过科学考察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活动背景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保证。我乡位于5.12汶川地震中心带,在地震中山体、植被破坏严重,随后导致严重的山洪暴发和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等环境问题。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现在,清平的环境怎样的呢?为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我们特组织学生对家乡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果进行实地考察活动。
三、活动时间:
4月1日-4月7日为考察前期准备时间。
4月8日为实地考察时间。
4月9日-4月20日为考察后材料整理、收集及活动宣传时间。
四、科技考察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付润章(负责科考活动的筹备、安排)
副组长:付兴军(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负责三、四年级学生安全)
李雪梅(负责活动现场应急处理,负责五、六年级学生安全)
蔺天文(负责活动现场环境保护,负责一、二年级学生安全)
廖代敏(负责科考活动的组织、引领、讲解)
成 员:卢朝德、廖冬梅、王世华、陈 军、兰 露、蔺天永(负责本班学生科学考察活动的一切具体工作)
五、活动人员:
1、全校师生共162名。
2、全校分六个大组,班主任为组长,负责联系各跟班教师到组和考察期间的一切事项。各大组分设3-4个考察小组,每组1位跟班老师带领6-8名学生。
3、各班分组数及跟班教师名单:(请班主任4月3日前上报学生分组名单)
一年级(21人)分3组:卢朝德、蔺天文、张 剑
二年级(25人)分4组:廖冬梅、颜富香、陈 翔、邱龙平
三年级(23人)分4组:王世华、曹培志、付兴军、陈炳全
四年级(21人)分3组:陈 军、杨德贵、薛卫华
五年级(17人)分3组:兰 露、丁建宏、李雪梅
六年级(32人)分4组:蔺天永、周玉杰、廖代敏、牟 见
六、 活动内容:
1、了解文家沟5.12地震和8.13泥石流前后的变迁。
2、耕地再造区实地考察,了解泥石流上耕地再造、复耕工程。
3、文家沟实地考察,全面地了解山区泥石流的成因、治理情况。
4、文家沟沟区采集奇石、化石、矿物标本。
5、文家沟林区采集山区植物并压制成标本。
6、文家沟林区捕捉蝴蝶、蛐蛐等小动物,进行观察并制成部分标本。
7、一、二年级学生谈活动体会、感想等,三至六年级学生撰写考察活动作文。
七、活动准备
1、分小组,学生民主选举出组长,讨论考察事宜、确定人员分工等。
2、学生处安排六年级学生回家了解文家沟5.12地震和8.13泥石流前后的变迁,并在集会上讲给其他孩子。
3、教导处印制《文家沟泥石流成因模式分析》、《人造耕地》、《植被和环境》、《环境与我们》等一系列宣传资料对学生进行前期宣传。
4、科学老师准备采集捕捞工具、制作标本所需纸板、胶水、针线、标签等。
5、午餐准备。学生自备午餐(熟食)、矿泉水和垃圾袋等。
八、活动方法和步骤
1、考察前:(4月1日-4月7日)
(1)、学习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侵蚀和沉积现象、了解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生、现状及其危害,并了解人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般措施。
(2)、课前了解文家沟的变迁。
(3)、发放前期宣传资料。
2、考察时:(4月8日)
(1)、实地考察:①文家沟泥石流堆积处看水土流失和保护现状,沿人造耕地区看耕地再造情况,②进入文家沟了解山区泥石流的成因、治理情况。③到林区看森林植被情况,认识本地区的动植物等。
(2)、科普讲座:《文家沟泥石流的成因和治理》
(3)、采集制作:奇石、化石、矿物、植物及动物并制成标本。
(4)、考察交流:学生分组谈活动体会、感想等。
3、考察后:(4月9日-4月20日)
(1)、请跟班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以下活动材料,并负责收集和整理后交廖代敏老师处。
①科考小报:A4纸,内容包括:活动剪影、活动启示、活动体会及考察报告、环保相关知识等。三至六年级每组至少2份。
②奇石、化石或矿物标本:全校每生至少1份。
③植物或动物标本:每组至少2份。
④考察活动作文:以考察活动为内容,体裁不限,三至六年级每生一份。
(2)、宣传环保意识。
①、活动成果展示:把科考小报、各类标本和考察作文张贴或摆放在校园宣传栏中,并评出优秀小报、金典标本、优秀作文。
②、当小小解说员:向家长、周围邻居介绍一些环境问题,讲解一些环保做法。
九、活动设奖:
1、组织奖:6个,以学生上交的活动材料为主要标准。
2、个人奖:科考小报,奇石、化石、矿物标本,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和考察作文五项分设一、二、三等奖各3个。
十、预期达到的收获与体会:
1、激发学生参与到学校科普系列活动的激情,推动学校科普系列活动工作的全面开展。
2、了解文家沟泥石流的成因,人们为治理泥石流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就。
3、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科学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十一、活动安全:
详见《清平学校文家沟科学考察活动安全预案》。
清平学校科普活动领导小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