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血防选择题全.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11155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防选择题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血防选择题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本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4个备选答案中,任选1~4个正确答案) 1 日本血吸虫属于:B A 雌雄同体吸虫 B 雌雄异体吸虫 C 雌雄同体线虫 D 雌雄异体线虫 E 以上都不对 2 日本血吸虫的消化系统组成为:A A 口、食道、肠支 B 口、食道、肠支、肛门 C 口、肠支、肛门 D 无消化道 E口、食道、胃、肠支 3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雄虫的形态特征:ACD A 抱雌沟   B 分支样睾丸 C 串珠样排列的7个睾丸 D 虫体呈乳白色 E 虫体呈黑褐色 4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雌虫的形态特征:AC A 虫体呈黑褐色 B 虫体呈乳白色 C 具有长椭圆形卵巢 D 具有分叶状卵巢 E 颗粒样的卵巢 5 日本血吸虫雌虫卵巢的形态特征为:B A 长管状,位于虫体前半部分 B 长椭圆形,位于虫体的中部 C 颗粒状,分布于虫体的后半部分 D 分支样,位于虫体的中部 E 以上都不对 6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ABDE A 椭圆形,淡黄色 B 卵壳一侧有侧刺 C 卵壳上有卵盖 D 卵内有毛蚴 E 卵内有油滴样的分泌物 7 日本血吸虫尾蚴属于:D A 无尾型尾蚴 B 短尾型尾蚴 C 单尾型尾蚴 D 叉尾型尾蚴 E 微尾型尾蚴 8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形态特征:ABCDE A 具有口、腹吸盘 B体前端为头器 C 具有一个头腺 D 具有2对前钻腺和3对后钻腺 E 具有分叉的尾叉 9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过程中需要的宿主包括:A A 终宿主,中间宿主; B 终宿主,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C 只在终宿主体内发育 D 只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E 不需要宿主 10 日本血吸虫的生殖方式为:C A 只进行有性生殖 B 只进行无性生殖 C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 D 不进行生殖 E 以上都不对 11 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为:B A 成虫、虫卵、毛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童虫 B 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C 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 D 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囊蚴、童虫 E 以上都不对 12 日本血吸虫成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为:A A 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B门脉-肠系膜动脉系统 C 肝脏小静脉 D 肺部小静脉 E 皮肤小静脉 13 日本血吸虫成虫性发育成熟的必备条件为:C A 摄食红细胞 B移行到肠系膜静脉   C 雌雄合抱 D 移行到肝门静脉 E 移行到肺部 14 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宿主的:AC A 肝组织 B生殖器官组织 C 结肠肠壁组织 D 膀胱组织 E 肾脏 15 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的致病阶段有:ABCD A 成虫 B 尾蚴 C 虫卵 D 童虫 E 毛蚴 16 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C A 成虫 B 尾蚴 C 虫卵 D 童虫 E 毛蚴 17 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B A 鸡、鸭等禽类 B 牛、犬、猪等哺乳动物 C 钉螺 D 慢性患者 E 隐性感染者 18 异位血吸虫病主要见于: D A 生殖系统 B 消化系统 C 淋巴系统 D 肺和脑 E 泌尿系统 19 日本血吸虫虫卵的致病机理为:D A 大量虫卵机械性阻塞血管 B 虫卵卵壳抗原刺激引起炎症反应 C卵内毛蚴的毒素溶解组织 D 卵内毛蚴分泌物引起超敏反应及肉芽肿形成 E 以上都不对 20 血吸虫病最基本的病变为:C A 贫血 B 尾蚴性皮炎 C 虫卵肉芽肿 D 组织纤维化 E 肝脾肿大 21 血吸虫虫卵的发育包括以下时期:B A 初产卵、胚胎卵、成熟卵 B 初产卵、空泡卵 、胚胎卵、成熟卵 C 初产卵、空泡卵 、成熟卵 D 初产卵、空泡卵 、细胞卵、成熟卵 E 单细胞卵、多细胞卵、成熟卵 22 血吸虫虫卵从肠壁小血管排出体外的机制为:ABCD A 血管内压的挤压作用 B 腹内压的挤压作用 C 肠蠕动的推动作用 D 毛蚴分泌物的溶组织作用 E 以上都不对 23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孵化条件:A D A 低渗环境 B 黑暗环境 C 40℃水温 D pH为7.5水环境 E 高渗环境 24 下面哪些属于毛蚴的活动特性:BCD A 水中曲线运动 B 水面做直线运动 C 向光性 D 向清性 E 向下性 25 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阶段有:BC A 童虫 B 尾蚴 C 母胞蚴 D 虫卵 E 成虫 26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既发育又增殖的幼虫阶段有:AC A 子胞蚴 B 毛蚴 C 母胞蚴 D 童虫 E 成虫 27 影响日本血吸虫尾蚴逸出的条件有:ABC A 水温 B pH C 光照 D 风力 E 湿度 28 日本血吸虫尾蚴逸出的温度范围为:D A 10℃~30℃ B 25℃~40℃ C 4℃~30℃ D 15℃~35℃ E 4℃~40℃ 29 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类型包括:ABD A 肝门型童虫 B 肺型童虫 C 肠型童虫 D 皮肤型童虫 E 以上都不对 30 从免疫病理角度来说,血吸虫属于一种:B A 传染病 B 免疫性疾病 C 肠炎 D 肝病 E 代谢性疾病 31 虫卵肉芽肿在体内的发育过程为:A A 急性期、过渡期、慢性期、瘢痕期 B急性期、慢性期、瘢痕期 C急性期、过渡期、慢性期 D急性期、慢性期、瘢痕期、愈合期 E 以上都不对 32 急性期虫卵结节的典型病理表现为:A A 嗜酸性脓肿 B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 C何博礼现象 D大量成纤维细胞浸润 E 以上都不对 33 过度期虫卵结节的典型病理表现为:C A 嗜酸性脓肿 B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 C何博礼现象 D大量成纤维细胞浸润 E 以上都不对 34 慢性期虫卵结节的典型病理表现为:D A 嗜酸性脓肿 B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 C何博礼现象 D大量成纤维细胞浸润 E 以上都不对 35瘢痕期虫卵结节的典型病理表现为:B A 嗜酸性脓肿 B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 C何博礼现象 D大量成纤维细胞浸润 E 以上都不对 36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属于:D A 胆汁型肝硬化 B 坏死性肝硬化 C 淤血性肝硬化 D 干线型肝硬化 E 以上都不对 37 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有:ABCD A 腹腔积液 B 肝脾肿大 C 上消化道出血 D 腹壁静脉曲张 E 心包积液 38 血吸虫病免疫属于:C A 固有免疫 B 消除性免疫 C 伴随免疫 D 带虫免疫 E 以上都不对 39 下面哪些成分可成为血吸虫循环抗原:ABCD A 虫体代谢物 B 虫体分泌物 C 虫体表皮脱落物 D 毛蚴分泌物 E 以上都不是 40 血吸虫循环抗原包括:ABC A 肠相关抗原 B 膜相关抗原 C 可溶性虫卵抗原 D 尾蚴抗原 E 成虫抗原 41 可作为血吸虫病诊断抗原的有:AC A 肠相关抗原 B 膜相关抗原 C 可溶性虫卵抗原 D 尾蚴抗原 E 成虫抗原 42可作为血吸虫病保护性抗原的为:B A 肠相关抗原 B 膜相关抗原 C 可溶性虫卵抗原 D 尾蚴抗原 E 成虫抗原 43 血吸虫病伴随免疫的作用为:C A 可杀灭体内已有的成虫和再感染的童虫 B 仅杀灭体内已有的成虫,对再感染的童虫无抵抗力 C不能杀灭体内已有的成虫,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伤作用 D对体内已有的成虫和再感染的童虫均没有杀伤作用 E 以上都不对 44 人体杀伤进入体内的血吸虫童虫的主要免疫效应机制为:A A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 B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C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D 嗜酸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 E 嗜碱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 45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类型包括:ABCD A 急性血吸虫病 B 慢性血吸虫病 C 晚期血吸虫病 D 异位血吸虫病 E 隐性血吸虫病 46 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见于:C A 少量多次感染血吸虫尾蚴者 B慢性感染患者少量感染尾蚴 C 初次感染较大数量血吸虫尾蚴者 D初次感染少量血吸虫尾蚴者 E 以上都不对 47 急性血吸虫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AC A 尾蚴性皮炎 B 肝硬化 C 发热 D 上消化道出血 E 痉挛 48 晚期血吸虫病综合征包括:ABCD A 肝脾肿大 B 腹腔积液 C 门脉高压 D 静脉曲张 E 精神症状 49 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类型有:ABCE A 巨脾型 B 腹腔积液型 C 结肠增殖型 D 静脉曲张型 E侏儒型 50 日本血吸虫病感染方式为:D A 生食淡水鱼虾 B 生吃水生植物 C 生食溪蟹或喇 D 接触疫水经皮肤感染 E 接触土壤经皮肤感染 51 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以后的移行途径为:C A 口、小肠、肠系膜静脉 B 皮肤、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左心、主动脉、全身微血管 C 皮肤、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左心、主动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D 皮肤、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左心、主动脉、肠系膜动脉 E 以上都不对 52 日本血吸虫病目前仍流行于我国:C A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湾省 B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12个省、市、自治区 C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7个省、市、自治区 D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的7个省、市、自治区 E 以上都不对 53 日本血吸虫病分布于远东地区的:B A 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 B 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C 中国、日本、菲律宾、柬埔寨 D 中国、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 E 以上都不对 54 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确诊的依据为:C A 免疫学检查 B 超声波检查 C 病原学检查 D CT检查 E 磁共振检查 55 下面哪些诊断方法属于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方法:AC A 粪便直接涂片法 B 间接血凝试验 C直肠粘膜组织活检 D 肝脏B超检查 E 磁共振检查 56 在我国,已经基本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地区有:A A 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 B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江西 C 安徽、上海、江苏、广东、广西 D浙江、上海、福建、四川、云南 E 浙江、上海、云南、广东、广西 57 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D A 阿本哒唑 B 青蒿素 C 槟榔南瓜子合剂 D 吡喹酮 E 以上都不对 58 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为:B A 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 B 含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水体中有钉螺存在和人群接触疫水 C 慢性患者、疫水、牛 D 钉螺、牛、血吸虫病患者 E 人、水、牛 59 日本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为:A A 湖北钉螺 B 扁卷螺 C 日本钉螺 D 福寿螺 E 光滑双脐螺 60 血吸虫病流行区包括:ABD A 湖沼型 B 山区丘陵型 C 高原型 D 平原水网型 E 洼地型 61 下列哪种类型的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A A 湖沼型 B 山区丘陵型 C 旱地型 D 平原水网型 E 高原型 62 目前,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重点为:A A 控制传染源为主 B 消灭钉螺为主 C 保护易感人群为主 D 以机代牛为主 E 改厕改水为主 63 日本血吸虫的英文学名为:A A Schistosoma japonicum B Schistosoma mansoni C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D Oncomelania hupensis E Trichinella spiralis 64 湖北钉螺的英文学名为:D A Schistosoma japonicum B Schistosoma mansoni C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D Oncomelania hupensis E Trichinella spiralis 65 湖北钉螺可分为:C A 圆壳钉螺和光壳钉螺 B 圆壳钉螺和肋壳钉螺 C 光壳钉螺和肋壳钉螺 D 圆壳钉螺和扁壳钉螺 E 扁壳钉螺和肋壳钉螺 66 平原水网型流行区主要分布于:A A 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处 B 我国的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 C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 D 我国的西部地区 E 我国的东部地区 67 山区丘陵型流行区主要分布于:B A 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处 B 我国的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 C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 D 我国的西部地区 E 我国的东部地区 68 湖沼型流行区主要分布于:C A 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处 B 我国的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 C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 D 我国的西部地区 E 我国的东部地区 69 日本血吸虫不同于其他人体寄生虫的特征有:ABC A 雌雄异体 B 为叉尾型尾蚴,经皮肤感染宿主 C 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 D 具有口腹吸盘 E 具有不完整的消化道 70 血吸虫尾蚴钻透宿主皮肤的机理为:BCD A 宿主皮肤的温度 B 腺体分泌物的酶促作用 C 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 D 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 E 空气的湿度 71 目前检测抗体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ABD A 环卵沉淀试验 B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 补体结合试验 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以上都不对 72 钉螺在自然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ACDE A 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阳光 C 肥沃的土壤 D 丰富的植物 E 较好的水质 73 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包括:ABE A 查治病人,控制传染源 B 控制和消灭钉螺 C人群预防性服药 D 积极开展预防注射 E 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防护 74 下面哪些寄生虫可通过皮肤感染人体:CD A 蛔虫 B 绦虫 C 血吸虫 D 钩虫 E 蛲虫 75 寄生于人体静脉血管的寄生虫有:AB A 血吸虫 B 丝虫 C 钩虫 D 蛔虫 E 绦虫 76 粪检可查到的寄生虫有:BC A 血吸虫 B蛔虫 C 钩虫 D丝虫 E 旋毛虫 77 生食水生植物能感染的寄生虫有:A A 布氏姜片吸虫 B 血吸虫 C 蛔虫 D 猪带绦虫 E 旋毛虫 78 能造成明显肝脏损害的寄生虫有:AE A华支睾吸虫 B蛔虫 C 旋毛虫 D 猪带绦虫 E血吸虫 79 显微镜下检测,具有卵盖的虫卵有:BD A 血吸虫虫卵 B 华支睾吸虫卵 C 蛔虫卵 D 姜片吸虫卵 E 并殖吸虫卵 80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溪蟹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BC A 布氏姜片吸虫 B 华支睾吸虫 C 卫氏并殖吸虫 D日本血吸虫 E 蛔虫 81 生虫生活史的世代交替是指:B A 有宿主更换 B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 C 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交替 D 水生与陆生交替 E 以上都不对 82 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B A 保虫宿主 B 中间宿主 C 终宿主 D 转续宿主 E 储蓄宿主 83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是指:C A 血吸虫病,钩虫病,疟疾,蛔虫病,黑热病 B 血吸虫病,疟疾,蛔虫病,黑热病,阿米巴痢疾 C 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D 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疟疾,旋毛虫病 E 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黑热病 84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A A 自然疫源性,季节性,地方性 B 多发性,自然疫源性,连续性 C 阶段性,连续性,季节性 D 地方性,阶段性,自然疫源性 E 多发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85 下列属于生物源性蠕虫的是:D A 钩虫,丝虫,蛔虫 B 鞭虫,血吸虫,旋毛虫 C 姜片虫,肝吸虫,蛔虫 D 肝吸虫,血吸虫,旋毛虫 E肝吸虫,钩虫,旋毛虫 86 线虫生长发育最显著的特征是:B A 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B 蜕皮 C 幼虫需移行后发育为成虫 D 需氧代谢转为厌氧代谢 E 以上都不是 87 下列哪些属于虫媒病:ABDE A 丝虫病 B 疟疾 C 血吸虫病 D 鼠疫 E 黑热病 88 幼虫期能侵犯人体肺部的寄生虫是:ABCD A 钩虫 B 肺吸虫 C 蛔虫 D 血吸虫 E 姜片吸虫 89 在人体内主要致病阶段为幼虫的寄生虫有:BDE A 布氏姜片吸虫 B 猪带绦虫 C 蛔虫 D卫氏并殖吸虫 E 旋毛虫 90 下列属于食源性寄生虫的是:BCDE A 血吸虫 B 弓形虫 C 旋毛虫 D 肺吸虫 E 曼氏迭宫绦虫 91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包括:ABC A 气候和地理环境 B 经济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 C 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D 宿主的易感性 E 寄生虫的侵袭性强弱 92 输血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BC A 隐孢子虫 B 弓形虫 C 疟原虫 D 血吸虫 E 钩虫 93 可寄生于脑组织的寄生虫有:ABCD A 猪囊尾蚴 B 血吸虫 C 弓形虫 D 曼氏迭宫绦虫 E 钩虫 94 饮生水可能感染:AC A曼氏裂头蚴 B 钩虫 C血吸虫 D 猪带绦虫 E 蛔虫 95 下列哪些属于寄生虫病的特点:ABCD A 隐形感染 B 多寄生现象 C 异位寄生 D 慢性感染 E 以上都不是 96 可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寄生虫有:ABDE A 血吸虫 B 钩虫 C 蛲虫 D 弓形虫 E曼氏裂头蚴 97 复殖目吸虫生活史过程中,其基本发育阶段为:A A 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和童虫、成虫 B 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 C 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D 卵、毛蚴、胞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E 以上都不对 98 与其他吸虫比较,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的特点是:A A 只需一个中间宿主,感染阶段为尾蚴 B 有转续宿主 C 有保虫宿主 D 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E 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既发育又增殖 99 下列寄生虫中能引起人体幼虫移行症的有:AE A 曼氏迭宫绦虫 B 旋毛虫 C 猪囊虫 D 肝吸虫 E斯氏狸殖吸虫 100 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B A 淡色库蚊、中华按蚊 B 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C 嗜人按蚊、中华按蚊 D致倦库蚊、微小按蚊 E致倦库蚊、中华按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